讀古今文學網 > 氣血才是命根子 > ⊙ 陽氣是人體活力之源 >

⊙ 陽氣是人體活力之源

【氣血養生經】  宇宙的和諧,人體的健康都離不開陽氣的扶持,失去陽氣,花不會開,葉不會長,動物不會旺,人也不會健康。

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這樣一種現象,形容女孩子開朗活潑,我們往往說她很陽光,用「陽光女孩」來形容。形容男孩子健碩英俊,則會稱之為「有陽剛之氣」。這都充分說明,陽與健康的關係有多麼密切。

對於宇宙萬物,陽,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

說起陽氣的魔力,《紅樓夢》裡有這樣一個膾炙人口的小故事。

《紅樓夢》第三十一回。有一天,富家小姐史湘雲和丫鬟翠縷一道出去散步。史湘雲性格豪放開朗,同時也學識豐富;翠縷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那是一個夏天,她們走到水池邊,看見荷葉隨清風蕩漾,聞到陣陣清香,忍不住就在那兒停了下來。翠縷說:「怎麼荷花還沒有開?」

湘雲說:「時候還沒有到呢,天地間萬物都由陰陽二氣化生,陽氣到了,荷花就開了。」

翠縷不解地問:「什麼陰啊陽啊,沒影沒形的,我怎麼一點也不懂?」

湘雲對她說:「陰陽哪裡有什麼影啊形啊,它不過是氣,天地中的一切都是陰陽二氣產生的,比如天是陽,地是陰;日是陽,月是陰。」

翠縷好奇起來,問道:「難道花啊,草啊,蟲子啊什麼的,也有陰陽嗎?」

湘雲接著說:「當然有了,什麼都有陰陽,比如那樹葉的正面叫陽,背面就叫陰。」

翠縷越發有興趣,說道:「這下我懂了,男的就是陽,女的就是陰;動物也是一樣,公的就是陽,母的就是陰……」

上面這個小故事雖然有調侃的成分,但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陽氣的偉大作用,荷花之所以沒開,是因為時令未到,陽氣未足,人體也是這樣,離開陽氣的扶持和養護,它也會枯萎。所以說,對於生命萬物,陽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

「陽和陰」是純粹的東方概念,或說是源於中國本土文化的概念。在醫學上,只有東方醫學(泛指中醫)有陰陽的學說。中醫的「陽」含義很多很廣,狹義是指體內維持人體旺盛精力的部分;陽氣,就是此部分在人腦想像中的物質化狀態,其實是只可意會和感知,不可觸摸和測量的;同時也因人而異。《黃帝內經》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意思是說:「陽氣就好像天上的太陽一樣,給大自然以光明和溫暖,如果失去了它,萬物便不得生存。人體若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一片黑暗,這樣,生命就要停止。」

根據《易經》的陰陽理論,我們受到啟發,陽氣才是生命的動力和源泉。我們要想健康長壽,必須堅持不懈地保養與延長我們的陽氣,對抗陰氣的生長,從而使陽氣始終處於旺盛的狀態。這就是《易經》這部玄妙與智慧之書告訴我們的養生真諦。

如何保護好我們體內的陽氣呢?

補陽氣首要是補腎、暖腎、保暖、去寒或調陰:腎為一身之陽,就像人體內的一團火,溫煦、照耀著全身。先天之精氣其實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腎」。腎,就是人的根,就如大樹的樹根一樣,只有從根上施肥、松土,才能生長旺盛,只有樹根不斷吸收營養,才能牢牢地紮在大地之中。就是大樹給吹斷了,只要有根在,它還會發新枝、長新葉。人也是一樣,只要保住腎,也就是保住人的根,人就永遠健康,永遠充滿活力。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中醫認為的「腎」是個泛指概念。以西醫學概念而言它不僅僅包含腎臟,也包含心臟和肺臟等;也就是說泛指直接為營養物質提供運輸動力的臟器和組織。補腎氣,就是要增補這些臟器和組織的功能和相互協調的能力。

腎氣不足,大致分為陽虛和陰虛兩種。陽虛者,體質偏寒,消化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欠佳:易出現消瘦,畏寒,血壓低,神經衰弱,血液循環功能性障礙等症狀。陰虛者,體質偏熱,也有冷熱交替者,一般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欠佳:易出現肝火旺盛,血壓偏高,血脂偏高,內分泌紊亂等症。

當然,保養陽氣也要掌握一定的要領,首先就是根據季節保養真陽。一年四季,陽氣也有自己的活動規律,從冬天到春天,陽氣就開始生發,從春天到夏天,陽氣是最多的時候,這叫作陽長陰消,那麼我們就應該抓住春夏時節好好養陽,多曬太陽。因為我們人的這個陽氣,和天上的陽氣是息息相通的,頭頂太陽,就是最便宜又最有效的養陽方式。

保養陽氣還要求我們學會吃,怎麼樣吃保養陽氣的食物,怎麼樣調整寒熱。具體的內容我們將在飲食養氣血的章節中進行詳細講解。

保養陽氣還有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調整我們的心態。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分別對應著我們的心、肝、脾、肺、腎。七情也分陰陽,因為喜是屬於陽,悲是屬於陰的,所以假如我們每天都很快樂、開心,那就無形中滋養了陽氣。如果我們總是很悲觀,鬱悶,不開心,那就等於自己損害自己的陽氣。所以,我們每天要快樂生活,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它就會給我們從七情裡面沾染陽氣。

保護腎臟,多曬太陽,多找樂子,這就是最簡單地捍衛陽氣之道,做起來容易,但堅持起來很難,大家要持之以恆,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