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四人幫」興亡 > 第十七章 王洪文橫行上海 >

第十七章 王洪文橫行上海

罕見的「半週年」紀念

如果要出版一本《世界奇聞錄》的話,那麼,王洪文召開「工總司」半週年紀念大會是一定要列入書中的。

大抵是過分的迫不及待,王洪文早就想慶賀一下「工總司」的「偉大勝利」,他已經等不及「工總司」成立一週年的日子——1967年11月9日,竟然提前了半年,在5月9日召開了「半週年」紀念大會!

世界上五花八門的紀念都有,唯「半週年」紀念從未有過。

王洪文如此急不可耐地歡慶「工總司」成立「半週年」,就連徐景賢也笑話他。《文匯報》的一篇文章,曾以諷刺的口吻挖苦「工總司」的「半週年」紀念大會,惹得王洪文吹鬍子瞪眼睛,揚言要率領小兄弟們砸掉《文匯報》社。張春橋聞訊,趕緊勸阻王洪文,這才止住了上海灘上的一場風波。

「工總司」是王洪文的命根子。他的平步青雲,全然仗著「工總司」;他得以躋身於「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便因為他是「工總司」的「司令」。

毛澤東曾接連發佈「最高指示」,強調了「三結合」:

「在需要奪權的那些地方和單位,必須實行革命的『三結合』的方針,建立一個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無產階級權威的臨時權力機構。這個權力機構的名稱,叫革命委員會好。」

「革命委員會的基本經驗有三條:一條是有革命幹部的代表,一條是有軍隊的代表,一條是有革命群眾的代表,實現了革命的三結合。革命委員會要實行一元化的領導,打破重疊的行政機構,精兵簡政,組織起一個革命化的聯繫群眾的領導班子。」

「『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是工人階級和人民群眾在這次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種創造。」

毛澤東如此強調「三結合」,於是每個「革命委員會」的領導成員都要以「三結合」的標準去衡量。「三結合」的含義,除了「革命幹部」、「軍隊」、「革命群眾」三者代表相結合之外,還包含老、中、青「三結合」之意。

在「上海市革命委員會」中,張春橋是理所當然的「老」的「革命幹部」的代表,姚文元、徐景賢算是「中」,而王洪文則既是「青」,又是「革命群眾」代表。張春橋成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的「主任」,姚文元為「第一副主任」,王洪文、徐景賢均為「副主任」。

「副主任,也就是市委副書記、副市長!」王洪文很得意地向他的小兄弟們解釋道。

「勝者為王!老王,你的老子給了你一個好姓,應了這句古語『勝者為王』!」他的小兄弟們欣喜地為他捧場。

「你們都弄個師長、旅長幹幹!」王洪文用座山雕一般的口氣,對「小兄弟」們說道。

如今,「司令」手中有權,他把小兄弟(當然也包括小姐妹)一個個提拔:

王秀珍成為「工總司」常委,後來躍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

陳阿大,「工總司」常委,「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常委,工交組負責人;

葉昌明,「工總司」常委,「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常委,科技組負責人;

黃金海,「工總司」常委,「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常委,財貿組負責人;

就連那個「紅色工人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的「司令」戴立清,也成了「工總司」常委,居然分管起專案工作!後來,甚至成為上海後方基地的黨委副書記!

■ 葉永烈從王秀珍人事檔案中查到的王秀珍的照片■ 王洪文的「小兄弟」陳阿大■ 王洪文的「小兄弟」戴立清 ■ 王洪文的「小兄弟」黃金海■ 王洪文的「小兄弟」馬振龍■ 王洪文的「小兄弟」葉昌明

1967年4月11日,王洪文回到了「老家」——上海國棉十七廠。那裡鑼鼓喧天,在慶賀「廠革命委員會」成立。王洪文當選為「上海國棉十七廠革命委員會主任」。雖說已經成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他,已不屑於這麼個「廠革會主任」,但畢竟那裡是他的後院,是他造反起家的地方,「廠革會主任」非他莫屬。

他是一個「紀念狂」。除了舉行過成為笑柄的「工總司」半週年紀念會之外,他還主持過如下「紀念」:

1967年10月26日,他帶領上海國棉十七廠的造反派們前往復興島,隆重紀念「永忠隊」成立一週年。他慷慨激昂地回敘一年前「黑雲壓城城欲摧」的那些日子和「永忠隊」的「戰鬥歷程」。

1968年6月12日,復興島上又是紅旗飄揚,口號聲此起彼伏。王洪文又在那裡主持「紀念大會」。這一回,是「紀念造反二週年」——因為兩年前的這一天,是王洪文倣傚聶元梓湊成七人簽名,在上海國棉十七廠貼出第一張造反大字報。這是王洪文造反生涯的起點,怎麼可以不「紀念」?在會上,王洪文感慨萬千憶當年,吹噓著自己怎樣在「罵聲」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