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四人幫」興亡 > 第十一章 江、張、姚進入「中央文革」 >

第十一章 江、張、姚進入「中央文革」

江青前往蘇州請「尊神」

上海錦江飯店的小禮堂,是一座不平常的建築。錦江飯店的建築群中,原本沒有這座小禮堂。那是在1959年春天,以21天的神奇速度建成的!

原來,中共中央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共八屆七中全會。論住宿條件,首屈一指的當然是上海錦江飯店。遺憾的是,那兒沒有會場。於是,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決定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建造一個會場。由於出席會議的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不過161人,加上列席人員也不過二百多人,造個小禮堂也就夠用了。

建造時定下「莊嚴、樸實、適用、保密」八字方針。設計方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審核,由周恩來審定。為著保密,小禮堂的窗玻璃是雙層的,可以隔音。室內鋪著紅地毯、綠桌布、咖啡窗簾、灰色軟椅。毛澤東曾讚揚了這座小禮堂的設計者、建設者。

此後,把上海作為「基地」,把錦江飯店當作「營寨」的江青,也就看中這座小禮堂。一回回接見「樣板戲」劇組,一次次「內部觀摩」電影,都在這裡進行。

1966年2月,在錦江飯店小禮堂裡,江青召開了特殊的座談會,與會者包括她自己在內不過五個人。雖說名為「座談會」,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的是她一個人。比起她在上海抓「樣板戲」,組織寫作兩篇「有份量的批評文章」,這個小小的座談會的份量似乎更重。兩個多月後——1966年4月10日,當這個座談會的「紀要」被作為中共中央文件印發全黨時,在中國引起了一場劇烈的震盪。

這個小小的座談會,便是「林彪同志委託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

1966年春天,是一個特殊的春天:2月,毛澤東在武昌,此後坐鎮杭州。林彪在此之前已住在蘇州。江青呢,下榻於「上海基地」。

1月21日,是丙午年正月初一。江青的轎車,出現在蘇州。她是從上海到這裡,專程向林彪拜年。

林彪,正處於直線上升中的人物:在1958年5月25日召開的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林彪被增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進入了領導核心。緊接著,隨著彭德懷在廬山會議上遭到批判,林彪旋即取代了他,出任國防部部長。不多日,又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主持軍委常委工作。在1965年12月8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批判羅瑞卿之後,林彪在軍內更是說一不二了。林彪的直線上升,在於他不斷地「鼓吹」毛澤東。他提出,「毛澤東思想是當代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頂峰」,「學習毛主席著作是學習馬列主義的捷徑」。提出「活學活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立竿見影」……

1959年9月15日舉行的軍委擴大會上,林彪(左一)被任命為軍委常務副主席兼國防部部長,主管軍委的日常工作。(孟昭瑞 攝)

江青,她正要作為一顆「新星」,在中國政治舞台上升起,她要借助林彪之力托起。當然,林彪也明白「第一夫人」的份量,借助於她,對於林彪的進一步上升也至關重要。就這樣,出於彼此的政治需要,通過這次「拜年」,江青和林彪一拍即合。

當然,江青尋找林彪的支持,也有她的「依據」。這個「依據」,便是毛澤東1964年6月4日寫給她的一個批語。

毛澤東的批語,是寫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1964年6月2日編印的《工作通訊》第131期上。

這一期通訊登載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部長林彪1964年5月9日在聽取總政治部副主任劉志堅、傅鍾和總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長陳其通關於全軍第三屆文藝會演情況的匯報後,對部隊文化藝術工作發表的談話。林彪指出,無產階級文藝的目的,就是要團結人民,教育人民,鼓舞革命人民鬥志,瓦解敵人,消滅敵人。部隊文藝工作必須密切結合部隊任務和思想情況,為興無滅資,鞏固和提高戰鬥力服務。

毛澤東看了這一期的《工作通訊》,在1964年6月4日寫下批語:

江青閱。並於六月五日去找林彪同志談一下,說我完全贊成他的意見,他的意見是很好的,並且很及時。

毛澤東 6月4日

有了毛澤東的批語,江青請林彪給予支持就名正言順了。用江青的話來說,她的蘇州之行,是前去請「尊神」。

所謂請「尊神」,此言頗有來歷。

1962年第3期《電影藝術》雜誌發表了瞿白音的《關於電影創新問題的獨白》。瞿白音呼籲去除陳規,破除「主題之神」、「結構之神」、「衝突之神」。他說,「諸神各顯神威,滿天撤下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的各種符菉和咒語。在諸神合力交攻之下,藝術家只得束手束腳,抱頭覓路。」江青把這位上海市電影局副局長的文章,已列入「大批判」的計劃之中。不過,她由此卻對「神」產生興趣。她說要求助於解放軍這「尊神」。

就在江青離開蘇州不久,北京東城一條行人稀疏、名字怪僻的小胡同——拐棒胡同內一座四合院,響起了電話鈴聲。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劉志堅中將的住宅,電話來自蘇州「林辦」,那熟悉的女聲一聽便知是林彪之妻葉群。

筆者在1990年7月22日訪問了劉志堅將軍。他感慨萬千,用一口湖南話向筆者細敘「文革」往事,他的夫人劉萊瑛不時在一旁加以補充。

劉志堅是湖南平江人,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1931年加入中共,不久擔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他參加過長征。解放後,他擔任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當他擔任總政副主任時,主任是蕭華上將。蕭華,12歲入團,14歲入黨,18歲就當上「少共國際師政委」。不過,他身體不大好,總政的日常事務由劉志堅負責。正因為這樣,葉群的電話打到劉志堅那裡。

葉群轉告了林彪的話:「江青同志要找幾個部隊搞文藝工作的、管文藝工作的同志談談部隊文藝工作問題。參加的人不要太多,只要四五個人,去幾個什麼人,你同蕭華商量,把名單報林辦,最好蕭華去。可能要研究三大戰役的創作,你們準備一下。」

江青跟部隊向來沒有什麼聯繫,這一回怎麼忽地要「談談部隊文藝工作問題」了呢?

早在延安的時候,劉志堅就認識江青,只是看不慣她「挖牆腳」,對她印象不好,沒有太多的交往。

1965年11月26日,周恩來和羅瑞卿在上海接見崇武海戰作戰有功人員。崇武海戰發生在這月14日凌晨,東海艦隊艦艇部隊在福建崇武以東海域擊沉蔣軍炮艦「永昌號」、擊傷大型潛艇「永泰號」。正在上海的江青找羅瑞卿,說道:「批《海瑞罷官》的文章北京沒有轉載,《解放軍報》為什麼也不轉載?」於是,羅瑞卿給劉志堅打了電話,轉告江青的意見。劉志堅遵命,指示《解放軍報》在11月29日轉載了姚文元的文章。這算是多年以來,劉志堅跟江青有了第一次間接的工作聯繫。就在《解放軍報》轉載姚文元文章後一個多星期,羅瑞卿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遭到批判,被撤銷了總參謀長職務。

劉志堅接到「林辦」電話,當即向蕭華作了匯報。蕭華說:「我事情多,身體又不好,文藝方面的情況又瞭解不多,你是主管宣傳文化的,瞭解情況,還是你去吧!」雖說「林辦」點名要蕭華去,蕭華還是堅持不去。這樣,劉志堅就只能去了。

蕭華和劉志堅初步商定了人員名單:既然是文化方面的事,當然派總政文化部部長謝鏜忠、副部長陳亞丁參加。另外,總政宣傳部部長李曼村也應當去。

原中央文革小組副組長劉志堅將軍(葉永烈 攝)

這一名單經總政黨委討論同意,也就定了下來。另外,除這四名正式代表外,還指派了兩名工作人員,即秘書劉景濤,以及熟悉三大戰役的《星火燎原》編輯部編輯黎明。

臨行,深知江青其人的蕭華,對去滬的六名人員「約法三章」:第一,部隊文藝工作的方向是對頭的;第二,只帶耳朵——聽,少發表意見;第三,對江青要尊重,不要和她爭,有什麼意見帶回來匯報、討論。

就這樣,2月2日上午,一行六人前往北京西郊軍用機場,乘坐一架伊爾--14飛機,直飛上海,住進上海延安中路上的延安飯店——那是一所部隊開設的飯店,接待軍中往來人員。儘管出入那裡的差不多都是穿軍裝的,劉志堅一行六人卻換上了便服,因為「座談會」是在上海錦江飯店舉行,穿軍裝進出那裡反而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