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四人幫」興亡 > 江青剋了張春橋一頓 >

江青剋了張春橋一頓

張春橋抓「樣板戲」之「樂」、之「甜」,是人所皆知的:張春橋正是借助於這條捷徑,迅速地接近了「第一夫人」,博得了她的好感,從此扶搖直上。

可是,內中的苦、酸、辣,卻是外人莫知。向來守口如瓶的張春橋,大約是太累了,大約是太煩了,偶然地吐露真言。

那是張春橋的一位熟友,回憶往事,對筆者談及有趣的一幕:

康平路,他遇見多日未見的張春橋。

他拍了張春橋的肩膀:「老兄交鴻運啦!」

「唉!」張春橋竟喟然長歎。

「怎麼,還歎氣?」他感到奇怪。

「一言難盡,太累了!」面對老朋友,張春橋這一回並不掩飾。

「日夜寫文章?」他問道。

「不是寫文章,是做記錄。她的每一句話,我都要記下來。特別是在看戲的時候,她喜歡看到哪裡說到哪裡。劇場裡那麼暗,我記的時候看不見字,回家以後要重新整理,怎麼不累?」張春橋歎畢,忽然意識到什麼,馬上閉緊了嘴,急匆匆走了。

倘若當年他不對老朋友說出這番真話,今日的人們恐怕很難想像張春橋那時候的苦、酸、辣。

「女客人」是個咋咋呼呼的女人。她的話,一天可以裝一籮筐。她隨時隨地都要發表「指示」,而她的「指示」又往往那麼瑣碎,那麼拉雜,從演員的衣服上要不要露出一點兒棉花,到背卡賓槍呢還是拿「三八式」,她全要發表「指示」。而她又是一個喜歡耍脾氣的女人,一點她講過的「指示」沒有照辦,哪怕是她提出的門簾上多打一塊補丁的「指示」沒有照辦,她都要發火,要訓人。

伺候這麼個「女客人」,真把張春橋弄得苦不堪言。

她,「淌著心上的血」,「培育」著「革命樣板戲」。張春橋這位「兩出戲書記」,筆不離手,本子不離手,只要她講一句,他就記一句。每一回,張春橋向京劇院傳達「江青同志指示」的時候,總是詳詳細細,一字不漏。

也真「難為」張春橋,在筆者所看到的各「樣板戲劇團」整理的「江青同志指示」中,唯有來自張春橋整理的那幾份最為詳盡。

張春橋所整理的《江青同志對京劇〈智取威虎山〉的指示》,長達萬言,幾乎達到「有言必錄」的程度。

舞台調度,楊子榮一上來就來了個武生的亮相,這樣不好。應該跟著鑼鼓點子上來,把相亮在報告、敬禮的地方,燈就打在他的臉上。

在李妻被土匪打死的時候,老太太要用低的聲音喊出「孩子他娘……」這要過硬,聲音低,又要送到最後一排觀眾的耳朵裡。不能大喊大叫。

楊子榮可以從容地脫掉大衣。脫大衣要注意方法,不能順便一放,楊子榮可以搞一個姿勢,表現隱蔽自己。

白茹要急著去救孩子,可以用葡萄糖合炒麵,給孩子吃。

演員中沒有一個搓手表示天氣冷的。

小分隊要改名字,小分隊是蘇聯的稱號,當時東北常用的是剿匪隊或追剿隊。

光是「有言必錄」、「句句照辦」還不行。江青常常坐一個主意,站一個主意。昨兒個這麼說,今兒個那樣講。辛辛苦苦、戰戰兢兢的張春橋,少不了挨她的剋。

就在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舉行的日子裡,1964年6月22日,山東京劇《奇襲白虎團》劇組與眾不同,應江青之邀,進入了中南海。

江青很關心來自她家鄉的京劇劇組,觀看了《奇襲白虎團》。用她跟劇組見面時的第一句話來說:「《奇》劇我第一天看了演出,喜出望外。這個戲準備請主席看,但要修改後才能請主席看。」江青把《奇襲白虎團》劇組接進中南海,就是為了商討修改事宜。她的用意是很清楚的,她要把《奇襲白虎團》樹為「樣板」——一旦請毛澤東觀看,毛澤東一鼓掌,這個戲馬上就可以在全國打響。

在江青會見《奇襲白虎團》劇組時,她的一側坐著一位神情嚴肅、不苟言笑的戴一副近視眼鏡的上海代表。

怎麼忽地把上海代表請來呢?待江青點明之後,《奇襲白虎團》劇組才明白:江青要此人「掛帥」,主持《奇》劇的修改工作。

山東的戲,怎麼由上海人來「掛帥」修改?

這位47歲的上海代表一開口,哦,原來他並非上海人,卻是道地的山東人——他乃山東巨野人氏,只是如今擔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成了上海代表。

正因為這樣,江青才請張春橋「掛帥」,主持京劇《奇襲白虎團》的修改工作。

江青接見《奇襲白虎團》劇組,說了一番意見:「這個戲反映了朝鮮戰場上的真實戰鬥故事,但藝術概括不算好,生活真實和藝術概括是不同的。藝術概括應比生活更高,要概括當時整個形勢和時代精神,藝術創作政治第一。這個戲需要從政治上加強,朝鮮人民和我們的關係很好,但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很強,要照顧到兩國的關係,我們謙虛一點好。」

張春橋變得頗為忙碌。江青讓他「掛帥」改《奇襲白虎團》,又要他「過問」《智取威虎山》劇組,按照毛澤東看戲時說的意見修改。如此這般,連張春橋自己也說:「我成了京劇書記了。」

難忘、難忘,《智取威虎山》折騰了一年多,江青在1965年4月27日再一次看了,竟批評起張春橋缺乏「牛勁」,使張春橋捏了一把汗!

江青那天的講話記錄,依然是張春橋整理的。她對上海「基地」的批評,火辣辣的:

上海是一個戰略重地,各方面進步很大,上海人民是有革命傳統的,但是,京劇弄不好,恐怕是:

一、勁頭用得不對;

二、發現了問題,不能及時改;

三、缺乏點牛勁。

我是外行,但是還有點牛勁,要堅決貫徹黨中央文藝方針政策、毛澤東思想。不達到目的,難下火線。醫生命令我休息,可是放不下心。……

《智取威虎山》的問題是一平、二散,三亂。要收縮。

去年看還滿新鮮,今年看,不新鮮了……

唉,唉,去年6月,毛澤東和江青看了《智取威虎山》,鼓了掌,說了好,和劇團合了影,張春橋喜開心。今兒個怎麼「不新鮮」了?她的講話的口氣,是那麼的不滿意。張春橋的脊背都冰涼了!

要知道,在那光度不足的劇場裡,她一邊看《智取威虎山》,一邊喋喋不休地品頭評足,那每一句話都變成文字,記在張春橋的本本上。她的每一條「指示」,張春橋都堅決照辦。怎麼又落了個「發現了問題,不能及時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