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四人幫」興亡 > 賀綠汀迎戰姚文元 >

賀綠汀迎戰姚文元

誰敢如此大膽地向姚文元挑戰?

上海樂壇主帥賀綠汀也[30]!

賀綠汀,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學院院長。他的一生,是由革命與音樂二重所組成。他的音樂造詣,使他一讀姚文元的文章,便斥罵姚文元「狗屁不通」;他的革命生涯,練就他一身硬骨頭,敢怒敢言,不把棍子放在眼裡。

賀綠汀,1903年7月20日出生於湖南邵陽。他本名賀楷。後來,他的三哥賀培真為他改名賀抱真。賀培真即賀果,毛澤東當年的中學同學。

筆者多次採訪了賀綠汀,曾問及「賀綠汀」名字的來歷。據雲,那是他1931年2月報考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時取的假名,後來竟一直沿用下去,弄假成真。他說:「汀,就是水,綠汀,意思是水中一顆綠色的小石子。取這樣的名字,大概跟我喜歡繪畫有點關係。」

他,老資格的中共黨員,1927年便化名賀如萍參加彭湃領導的海陸豐暴動,創作了《暴動歌》。此後,他的名作《牧童短笛》、《游擊隊歌》以及他為電影《都市風光》、《十字街頭》、《馬路天使》寫的插曲,使他的名字廣為人知。

接到賀綠汀的電話,《文匯報》記者蕭慶璋便應約前往上海市西區一條鬧中取靜的裡弄,撳響了賀宅的門鈴。

蕭慶璋曾作如下回憶:

「當晚我去看他時,他十分激動,見著我的第一句話是:『糟糕呀,糟糕!報紙怎麼發表這樣的文章,這篇文章是簡單的、粗暴的,沒有把德彪西書中的意思弄懂,就斷章取義,憑自己主觀想像大加發揮,結果鬧了笑話。』」

蕭慶璋拿出筆記本,記下了賀綠汀的話:

「姚文元擺下了一副批評家的架子,要出人『洋相』,結果卻出了自己洋相。因為他所引證的書中的許多話,大部分是歪曲了德彪西的原意,有的是沒有把原意弄懂,有的原意是反面的、譏刺的,而他卻當成是德彪西正面的藝術見解,大大加以駁斥,這豈不貽笑大方!對於外國的音樂作品、音樂書籍,我們應該多介紹、多研究,以開闊我們的眼界,增強我們的學識。現在這方面的工作不是做多了,而是太少了。剛出一本新的書,還沒有看懂人家是怎麼回事,就這樣劈頭蓋腦的一棍子打下去,實在對我們不利。

「此風絕不可長。」

賀綠汀還對姚文元作了很尖銳的批評:

「姚文元是位有聲望的年輕批評家,而德彪西的東西,歐洲已有許多人研究,也做過許多科學的分析,看見我們這樣的文章,會覺得我們學術研究膚淺,會認為我們的被稱為『具有馬列主義水平』的批評家,原來是這樣。這影響不好。」

如同竹筒倒豆子,賀綠汀是個痛快人,向記者說出了心底的話。

蕭慶璋聽罷,建議賀綠汀把自己的意見,寫成文章,公開發表。

賀綠汀爽快地一口答應。

1963年6月25日,《文匯報》刊出了《對批評家提出的要求》一文,署名「山谷」。「山谷」,是賀綠汀的筆名。

賀綠汀鋒芒畢露,毫不留情地批評了不懂裝懂的「批評家」:

「這本書不容易理解是事實。但是姚文元同志沒有把原來文字弄明白,就作出許多不切實際,甚至錯誤的判斷也是事實。」

賀綠汀畢竟是音樂的行家裡手,一口氣指出姚文元的十幾處錯誤,諸如:

「姚文元同志對書中題為『馬斯涅』的一篇文章,自己沒有看懂,便狠狠地批評起來,不能不使看過這篇文章的人感到十分驚訝……

「姚文元有關藝術趣味的培養問題所引用的幾段話,也是完全誤解了德彪西的意見……」

賀綠汀在指出姚文元的一系列錯誤之後,一針見血地正告這位「批評家」:

「我們知道,姚文元同志是有影響的批評家,我雖然對他的文章讀得不多,他的批評文章是有定評的。不過我認為批評家最好要有廣博的知識,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姚文元同志對1900年前後歐洲資產階級社會的藝術活動不很熟悉,對印象派音樂與繪畫到底是些什麼內容恐怕也不見得完全清楚。如果自己對某個問題不是很熟悉的話,最好也要謹慎小心,多下一點研究工夫,實事求是,不能夠『好讀書不求甚解』,更不能『望文生義』。因為批評是起指導作用的,所以必須在可能範圍內力求正確。」

賀綠汀的骨頭是硬的。在發行量甚眾的《文匯報》上,指名道姓地批評「金棍子」,確實需要足夠的勇氣。

消息飛快地傳進柯慶施的耳朵裡,他拍著桌子說:「賀綠汀自己跳出來了,很好。在報上狠狠批判!要抓住他,他是音樂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這是階級鬥爭的新動向!」

有著後台的撐腰,姚文元挑起了音樂界的一場大論戰。

於是乎,賀綠汀被用繩子跟德彪西捆在一起,同受批判。在《文匯報》上,連篇累牘地發表關於這場論戰的文章;1963年6月,兩篇;7月,三篇;8月,三篇;9月,四篇;10月,四篇;11月,兩篇;12月,兩篇;1964年1月,一篇。

這場「大批判」,還從《文匯報》擴大到《光明日報》、《人民音樂》。

誠如賀綠汀在1978年11月28日寫的《姚文痞與德彪西》一文所言:

「這是一次有組織、有領導、有目的的『大批判』,首先把我當活靶子來打,同時還想釣出一大批『魚』來批,為他們實行文化專制主義開路。

文章大都殺氣騰騰,氣勢洶洶。姚文痞還親自上陣指揮。在(1963年)8月19日《文匯報》上,他寫了一篇化名『群山』的臭文,除了替打手們打氣之外,自己無法進行回擊,真是『銀樣鑞槍頭』。9月9日,他又化名『銘人』在該報上登出《從德彪西想到冼星海》的文章,把冼星海的文章抬出來作為炮彈……」

賀綠汀痛斥姚文元,被張春橋稱為「文革」前上海文化界「最大的反革命事件」!

在「文革」剛開始,1966年6月8日,在張春橋、姚文元的指揮下,《解放日報》、《文匯報》同時以整版篇幅刊載長文:《揪出反黨反社會主義分子賀綠汀》。

從此,賀綠汀受盡折磨,以致在1968年被投入監獄。他的愛女賀曉秋,年僅28歲,在1968年4月6日夜被逼自殺[31]。賀綠汀在獄中度過了五年多。直至1973年,賀綠汀的三哥賀培真去北京找毛澤東,要求釋放賀綠汀。

儘管張春橋曾揚言:「賀綠汀不是反革命,砍了我的頭。」毛澤東還是下令解放賀綠汀,張春橋不得不照辦。直到賀綠汀出獄,回到家中,問起怎麼不見愛女賀曉秋,才知她早在五年前已憤然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