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鐵在燒:中國人民志願軍鐵原大戰實錄 > 彭總的眼淚 >

彭總的眼淚

其實這次在種子山的反攻作戰,規模和戰果並不大,但控制了種子山,就能使美軍「聽話」地停止攻擊,首先來啃這塊骨頭,戰略上取得了完全的成功。志願軍在極為艱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打出漂亮的夜襲和反擊,給美軍高級指揮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奇微在他的回憶錄《朝鮮戰爭》中寫到:「又輪到我們注意防禦了。范弗裡特重新著手部署,要求盡可能地使防線變得堅不可摧。整個防線設置了一層層鐵絲網,陣地前佈滿了地雷和汽油桶。只要有可能,各處都挖掘了帶頂蓋的坑道。此外,還在各陣地周圍設置了路障和地雷,並測定了後方炮兵掩護射擊的諸元。」這些措施,固然減小了志願軍反擊的成功率,但因此減緩了美軍自己推進的腳步。

朱彪命令1營撤下休整,本來作為攻擊預備隊的2營代替1營再守種子山。這個決定後來讓朱彪痛苦萬分。

就在3日上午,美軍王牌勁旅騎1師配合加拿大25旅和韓軍第9師,向種子山發起猛烈攻擊。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戰鬥,566團2營進入陣地的官兵全部陣亡。566團其他部隊在陣地上眺望種子山,可以清楚地看到炮彈爆炸騰起的黃色煙霧,但是,白天的時候,根本無法上去增援。

如果2營能夠支撐到天黑……可惜,種子山在中午時分就已經失守了。敵軍傷亡不詳,但在加拿大政府公佈的傷亡名單中,可以看到哈里·巴羅少校——加拿大步兵第22團的一名營長的名字。

2營堅守種子山的戰鬥,是鐵原戰場中非常典型的場面。由於美軍擁有絕對優勢的火力和制空權,志願軍又沒有時間修築永備式工事,這樣的防守戰鬥打得極為殘酷。很多部隊一上陣地很短時間就打光了,陣地失守時,不斷有戰士跳崖。有的連隊陣地全部被美軍的凝固汽油彈燒焦,土地被美軍的炮火翻過來達2米!

當時,志願軍總部就在鐵原西方的空寺澗,距63軍一線防禦陣地50餘千米,彭德懷時常登上山坡,朝鐵原方向遙望。有回憶文章稱,看著美軍的炮火在鐵原方向打成了一片紅色,鐵骨錚錚的彭德懷曾「在半夜望著漆黑的前方潸然淚下。在山坡上佇立的日日夜夜裡,彭德懷這位身經百戰、年過半百的將軍憔悴得如同風燭老人。」

但是,彭德懷也在不斷地打電話給第63軍,不斷地嚴令他們必須堅守,不准後退。

已經喪失大部戰鬥力的3兵團,經過艱苦轉戰,正陸續通過鐵原向後方撤退。

關於彭德懷元帥為鐵原流淚一說,我曾做過一些核實工作,回憶文章中所說的情況並未得到證實,或為文學誇張。但一名年已耄耋的老將軍證實,他確曾在五次戰役中2次看到彭總流淚。一次是鐵原戰鬥結束後,迎接63軍殘部後撤之時,一次是在戰後的總結會上,面對從美軍重圍中突出的180師指揮官,邊大罵邊流淚。

這一戰,對志願軍來說實在是太艱難了,遭到如此巨大的損失,一個重要原因是美軍使用了155毫米加榴炮。美軍戰史作家貝文·亞歷山大在《朝鮮,我們第一場失去的戰爭》中評價鐵原之戰「雙方大多數傷亡都源於重炮和迫擊炮。」就566團2營來說,他們面對的美軍騎兵第1師是一個重裝甲師,由於種子山山勢險峻,坦克沒有用武之地。因此,該師集中炮火,為加拿大25旅提供火力支援。

美軍155毫米加榴炮,脫胎於M1/M2型155毫米加農炮,綽號「長湯姆」。這種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卻是日軍的夢魘。馬尼拉之戰,日軍最為畏懼的武器就是這種「長湯姆」,它具有一顆炮彈削平一座大樓的威力。

可想而知,當美軍騎兵第1師集中炮群猛轟小小的種子山時,2營因此蒙受怎樣殘酷的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