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父親的失樂園 > 41 奔向他鄉 Getting Lost >

41 奔向他鄉 Getting Lost

1965年一個多雲的9月天,薩巴爾一家人和幾個朋友從兩輛借來的貨車後車斗裡走下來,在機場跑道附近一塊草地上鋪起毯子。米裡亞姆打開一袋葡萄葉飯卷,拉哈明忙著將兩顆大哈密瓜剖片。柏油路的另一邊是低矮的航空站,飛機在它的後方衝向天空。再過不到兩個小時,約拿·薩巴爾——從前的薩巴戈,再更久以前的貝赫·薩巴嘎——就要搭上其中一架,飛往紐約。

在昨晚的道別晚會中,一位教授訓了他一頓,問他為什麼要離開家人,大老遠跑去美國,況且波洛斯基這位全世界最棒的閃米語言學者就在耶路撒冷。他的朋友們也揶揄他才到以色列聖地沒幾年就要走人。以色列人會用一個詞描述約拿的行徑:「耶利打」(yerida)——沉淪。在某些人眼裡,約拿的舉動等於叛國。「兩千年來,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無不祈求上帝讓他們重返故土,」約拿的朋友摩西說,「他們要有自己的國家,要能獨立自主。現在上帝聽到我們的懇求了,你卻只待了十幾年就要遠走高飛。你是有什麼毛病?」

「輕鬆點,摩西,」約拿有點受傷地說,「我又不是拋棄祖國,我會回來的。」

但即使是在離別前夕,他也感覺自己正和週遭疏離。他看母親戴著頭巾、穿著家居連身裙在草地上忙上忙下,他看著父親戴著黑色圓帽,有點兒過度嚴肅地皺著眉頭,把切好的哈密瓜分給大家。他看著哈達莎,這個仙子般的女孩來自一個破碎家庭,過去幾個星期一直緊緊黏著他。

這些人現在看起來都像是電影中的人物,而他則坐在戲院後方瞧著他們不真實的存在。他聽著他們的聲音,看著他們的動作,但銀幕似乎逐漸失去亮度,沒了生氣,影像也早已失焦。

約拿原本已經開始幫哈達莎填移民申請書,她說她在耶路撒冷再讀一年師範學院後就會到美國和他一起生活。但約拿的父親阻止了他,那是他多年來首次斬釘截鐵地介入大兒子的生活。「她會變成你的拖油瓶。」拉哈明告訴他,口吻中帶著一股讓約拿訝異的激動,「到新地方時,最好別將老地方的東西帶過去。」

又一架飛機從頭頂轟然衝向雲霄,留下一道長長的白煙。「吃吧,庫巴諾赫。」米裡亞姆又遞給他一個她最拿手的葡萄葉飯卷。她的手顫抖起來。她再從一個袋子裡多拿出幾個飯卷,放在他的行李包旁邊。

「把這些拿到路上吃,我的小布羅尼。」她說。

「在飛機上會壞掉,還是留給小朋友吃吧。」

「你在美國會餓肚子的,」她的聲音開始失控,「有誰會照顧你?」

「別擔心,依媽,大學裡有學生餐廳。」

米裡亞姆的眼淚淌了下來。她顯得不知所措,幾乎就要癱瘓,彷彿一個母親剛被人搶走懷裡抱著的小孩。

「為什麼你非去不可?拜託你告訴我,布羅尼。」

「去讀書啊,依媽,學習更多知識,這樣以後我就有機會在以色列當教授。」

「讀什麼書嘛!」她的目光在說這話時避了開,像是害羞得不敢看約拿——她幾乎都認不得自己這個兒子了。「如果札胡真的那麼特別,為什麼我們都走了呢?但願上帝把札胡從這世上抹掉!」

「依媽,拜託你。」約拿緊緊握住她的手,他覺得媽媽的手忽然變得如同玩偶般癱軟無力。

「我們再也見不到你了。」她說。

約拿握著她的手好長一段時間。除了她靜靜的啜泣和遠處的引擎聲外,周圍幾乎鴉雀無聲。

「我把飯卷帶去吃,這樣可以吧,依媽?」約拿說。

她點點頭,揚起連身長裙的袖口抹去臉上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