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掃地出門:美國城市的貧窮與暴利 > 註釋 >

註釋

1.Frances Fox Piven and Richard Cloward,Poor People』s Movements:Why They Succeed,How They Fail(New York:Vintage,1979),53-55;St.Clair Drake and Horace Cayton,Black Metropolis:A Study of Negro Life in a Northern City(New York:Harcourt,Brace,and World,1945),85-86;Beryl Satter,Family Properties:House the Struggle over Race and Real Estate Transformed Chicago and Urban America(New York:Metropolitan Books,2009).關於被掃地出門這件事情,具全美代表性的歷史資料付之闕如。20世紀前半葉的《紐約時報》將被驅逐描述成一件罕見而會使人訝異的事。到了20世紀後半葉,據某些地區性的研究記載,非自願搬遷在美國的發生頻率已是不容小覷。參見Peter Rossi,Why Families Move,2nd ed.(Beverly Hills:Sage,1980[1955]);H.Lawrence Ross,「Reasons for Moves to and from a Central City Area,」Social Forces 40(1962):261-63。

2.Rudy Kleysteuber,「Tenant Screening Thirty Years Later:A Statutory Proposal to Protect Public Records,」Yale Law Journal 116(2006):1344-388.

3.這項估計所參考的是「美國住房研究」(American Housing Survey,AHS),1991—2013。這些數據是相對保守的,因為當中排除了自稱無現金收入、零收入或負收入的租房家庭。AHS的數據指出:一些租房家庭的居住成本完全超過了家庭收入。對一些家庭來說,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對另外一些靠積蓄生活、租金和水電燃氣費支出大於收入的家庭來說,這就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了。分析完那些居住支出超過收入的租房家庭後,我發現只有少數家庭接受了租金補助(11%)或水電燃氣費的補助(5%)(包括持續性的與一次性的補貼)。如果把居住支出完全超過家庭收入的家庭都算進去,你會發現在2013年,70%的窮困租房家庭在居住問題上用去了一半的收入,53%的家庭用去了70%以上的收入。如果將居住支出完全超過收入的家庭排除在外,你會發現有51%的窮困租房家庭至少把一半的收入花費在了居住上。將近1/4的家庭則會花費70%以上的收入。正確的數值應該介於這兩種假設之間,亦即在2013年,花費50%以上收入在居住上的租房家庭在50%到70%之間。而花70%以上收入在居住上的租房家庭,比例應該落在25%到50%之間。

雖然租房家庭總數從1991年到2013年間增長了將近630萬戶,但在租房上花費三成以下收入的家庭數量卻從1991年的130萬戶下降至2013年的107萬戶。在同一時間段,將收入的70%以上投入在租房的家庭數量從240萬戶增加到470萬戶(把自稱居住支出完全超過家庭收入的家庭計算在內);另一種算法則是從90.1萬戶增加到130萬戶(把上述家庭排除在外)。

居住支出(housing costs)包含合同租金、水電燃氣費、房產保險、拖車的停泊費。收入(income)指住戶(一家之主)、住在同一個屋簷下的親屬(戚)、與戶主沒有親緣關係但居住在同一家庭的家長(primary inpidual)所能獲得的各種工資、薪酬、福利與實物形式的補助(如食物券)的總和。在計算居住支出時,AHS選擇以「家庭收入」(family income)而不是「住戶收入」(household income)作為衡量收入的標準,希望這樣能夠更準確地預估「哪些人的收入可以用來承擔居住支出,哪些人可以共同分擔生活費用」(但AHS對「貧窮」的定義仍以「住戶收入」作為標準)。參見Frederick Eggers and Fouad Moumen,Investigating Very High Rent Burdens Among Renters in the American Housing Survey(Washington,DC: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2010);Barry Steffen,Worst Case Housing Needs 2011:Report to Congress(Washington,DC: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2013)。

4.Milwaukee County Eviction Records,2003-2007,and GeoLytics Population Estimates,2003-2007;Milwaukee Area Renters Study,2009-2011.詳細的方法論討論參見Matthew Desmond,「Eviction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Urban Povert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8(2012):88-133;Matthew Desmond and Tracey Shollenberger,「Forced Displacement from Rental Housing:Prevalence and Neighborhood Consequences,」Demography 52(2015):1751-72。我為本書特別設計了衡量標準,以便於對密爾沃基全體租房人口的情況進行評估。所有取材自《密爾沃基地區租戶調查》(Milwaukee Area Renters Study)的描述性統計(descriptive statistics)都經過了加權處理。

AHS在搜集「租房者為何搬遷」的資料時,向他們提問了以下這個問題「你最近一次搬離原址的原因是什麼?」並根據受訪租戶前一年內最後一次搬遷的情況來公佈統計信息。AHS在200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受訪前一年搬過家的美國租戶中,約有2.1%到5.5%的人因為以下三種原因被迫遷出之前的住址,分別是私人原因(如房東要搬回自住、租房處被改為獨立產權的公寓)、政府干預(如出租屋被判定「低於最低居住標準」,不適宜居住)和遭到房東驅逐。「2.1%」這一數據是根據租戶自稱的「主要搬遷原因」得出的;這並不準確,因為迫遷的人若是把上述三種原因以外的因素(如住房條件過差)列為他們搬遷的主因,就會被排除在統計數據外。「5.5%」則是納入所有搬遷原因後得到的結果,那些提出多種被迫搬遷理由的租戶就會被重複計算。因此,最合理的統計方式應該是上述兩種方式的折中。根據《密爾沃基地區租戶調查》(2009—2011),在一年內搬過家的受訪者中,最近一次搬遷屬於迫遷性質的有10.8%。我估計的這個數值更大,但也更加準確,理由是《密爾沃基地區租戶調查》掌握了非正式的驅逐數據。若將非正式的驅逐排除在外,這個比例就會降至3%,接近於AHS預估的數據。跟多數有關「物質困窘」(material hardship)的研究一樣,AHS依賴於開放式問題,大大低估了被驅逐在租房者間的普及情況——開放式問題之所以無法完全掌握非正式驅逐的情況,是因為很多租房者並不覺得非正式的驅逐也算驅逐。

5.據2013年的AHS統計(表S-08-RO),我們可以得到那些無力支付全額租金、並認為自己會在短時間內遭到驅逐的貧困租房家庭,在全美所佔比例的預估值。AHS的研究同時顯示,全美有超過280萬個租房家庭認為他們「非常可能」或「有點可能」在兩個月內遭到驅逐。參見Chester Hartman and David Robinson(「Evictions:The Hidden Housing Problem,」Housing Policy Debate 14[2003]:461-501,461)。亦有研究估計美國人每年遭到驅逐的數目「很可能高達數百萬人」。參見Kathryn Edin and Laura Lein,Making Ends Meet:How Single Mothers Survive Welfare and Low-Wage Work(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