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解放戰爭(下)(1948.10—1950.5) > 第十章 遼沈戰役:高粱紅了 >

第十章 遼沈戰役:高粱紅了

高粱紅了

一九四八年初,毛澤東對東北戰局的最大憂慮是:國民黨軍放棄東北,全部撤回關內。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極其特殊——這是國土向東北方向延伸出去的一片相對獨立的區域,與華北地區相連接的部位僅僅是一片走廊般的狹長地帶,遼東灣深深地嵌入這片狹長地帶裡,使這個被稱為“雞形國土”的頸部最窄處不足三百公里。從戰場地理上看,東北地區雖然幅員遼闊,但如果其頸部一旦被佔據,整個東北地區就等於關上了大門。那個時候,無論東北、華北乃至全國的戰局將發生什麼變化,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這扇大門的開合,取決於誰能掌控這扇大門的開合——東北戰場的這種軍事態勢,在戰爭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決戰前夕,顯得格外令人矚目。

美國對中國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視,因為這一地區與蘇聯接壤。從長遠軍事利益看,中國的東北是美國在遠東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美國希望東北能夠成為遏制蘇聯的前哨堡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的時候,美國政府極力慫恿和支持國民黨軍搶佔東北,並出動大批飛機和軍艦將國民黨軍運送到這一地區,目的就是把剛剛進入東北的兵力薄弱的共產黨軍隊殲滅或者趕走。

但是,隨著戰爭進程的演變,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已處於越來越不利的地位。特別是一九四八年初,林彪指揮不斷壯大的東北野戰軍取得冬季攻勢勝利之後,美國對中國東北地區的軍事較量所持有的立場發生陡轉。他們建議蔣介石放棄東北,將那裡的國民黨軍主力撤入關內。美國人的理由是:首先,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有被徹底殲滅的危險。美國駐華使館在給國務院的報告中說:“在滿洲,少數幾個主要城市仍然在被包圍之中,而由山東經海路運到葫蘆島的那支強大的和裝備極佳的援軍,又一直無法打通該港與瀋陽地區的陸上交通。在滿洲的政府軍隊的補給和增援全靠空運,他們的部隊和軍需品因防禦作戰而日益枯竭,其地位如果不是到了生死關頭的話,也是很嚴重的”。因此,“捨建議以撤退來解救目前陷入在該處的政府軍隊外,就別無他途可尋”。其次,美國已經無法承擔國民黨軍在東北地區存在和作戰的巨大成本。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在寫給國防部的報告中說:“我深信繼續據守被孤立的滿洲城市是徒勞無益的,這些城市的軍需民食完全依靠空運,而中國民用及軍用航空運輸能力的總和,猶遠不足以滿足需要的浩大噸位。空運的補充、保養和燃料的花費——在一個缺乏現金信用的國家中——足以導致經濟上的災難。另一方面,空運對於供應上,僅能做無效的幫助。”

美國力主國民黨軍從東北地區全面撤退,這一建議在戰略上是具有相當合理性的。但是,對於共產黨人來講,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當時蔣介石採納了美國人的建議,解放戰爭的進程將呈現出另一種樣式。因為,儘管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受到嚴重打擊,但是,國民黨軍在東北、華北、中原、華東和西北的五大軍事集團中,仍以中原和東北兩個軍事集團的兵力最多、裝備最好。如果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主力全部撤入關內,勢必大大加強國民黨軍在華北和中原地區的作戰力量,而且這種加強意味著巨大作戰集團的戰略移動,使華北和中原戰場上陡然增加巨大兵力,這將給長江以北戰場上的共產黨軍隊帶來不可預知的軍事壓力。

毛澤東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一九四八年二月七日,當東北野戰軍還在進行冬季作戰的時候,毛澤東在給林彪、羅榮桓和劉亞樓的電報中,明確提出“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毛澤東的這封電報被視為遼沈戰役的最初動因:

……你們應準備對付敵軍由東北向華北撤退之形勢。蔣介石曾經考慮過全部撤退東北兵力至華北,後來又決定不撤。這主要是因為南線我軍尚未渡過長江及北線我軍尚未給蔣軍以更大打擊的緣故。但最近你們已連續取得幾次大勝仗,如果你們再有幾次大勝仗,楊(楊得志)、羅(羅瑞卿)、楊(楊成武)又出平綏、出冀東,南線我軍又有積極行動,蔣軍從東北撤退的可能性就將突然增長,其時間可能在夏季,或更早一點。因此,你們應準備於一個月內外完成現地區之作戰,而於一個月以後再進行一個戰役〔包括打幾仗〕,然後進入大休整,準備應付上述可能的新形勢。但不知部隊情況許可這樣做否。你們上次電報曾說錦州方向無仗可打,該方向情況究竟如何。如果我軍能完全控制阜(阜新)、義(義縣)、興(興城)、綏(綏中)、榆(榆關,即山海關)、昌(昌黎)、灤(灤縣)地帶,對應付蔣軍撤退是否更為有利。對於我軍戰略利益來說,是以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為有利。如果我軍尚無足夠力量阻止其撤退,則撤退後的蔣軍似將控制錦州、承德、北平、天津四角及其中間地區,並打通津浦路北段,其給養當然會很困難,士氣會更衰落,但兵力則較集中,這些可能情況亦須預先見到。當然蔣軍死釘在東北不撤退的可能性也有,但除非我軍強大到使其無法撤退,否則是難於設想的。

毛澤東的戰略意圖十分明確,即冬季戰役之後,東北野戰軍的作戰目的,既不是攻佔幾個不重要的城市,也不是設法鞏固現有的地盤,而是要從松花江附近向南長驅直入,迅速插到關閉東北地區“大門”的位置,即錦州、承德一線,徹底截斷國民黨軍從東北撤退到華北的通道,並以決戰的態勢將其在東北地區就地全殲。

出乎毛澤東的預料,林彪對於這一戰略部署顧慮重重,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優柔寡斷。

毛澤東與林彪就這一問題反覆商討的過程,雖然不能稱之為“爭執”,但爭辯是明白無誤存在的。令人焦灼的是,共產黨人的長時間的商討,恰恰發生在國民黨方面就是否撤退爭執不休的時候。於是,一九四八年上半年,國共雙方同時就東北地區軍事部署問題所進行的爭辯,不僅僅是戰略上的較量,也是關乎內部關係的嚴峻的政治考量——當時的情勢是,作戰雙方,誰最早於統帥與將領之間取得思想和行動的完全統一,誰就將贏得東北戰場上的軍事主動。

毫無疑問,國民黨軍在東北地區已經陷入被動:數十萬大軍被孤立在長春、瀋陽和錦州三個地域內,長春與瀋陽之間、瀋陽與北平之間、瀋陽與大連之間的鐵路已被切斷,國民黨軍的補給全部依靠空運,由於處境極其困難,官兵厭戰情緒嚴重。而在駐守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中,中央軍嫡系部隊與地方雜牌部隊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導致不少高級將領已有向共產黨方面尋求出路的意向——從軍事上講,東北地區的國民黨軍只有暫時固守城市的能力,出擊作戰並且戰而制勝已經是完全不可能了。同時,在國民黨軍佔據的大城市中,瀋陽百分之九十的工礦企業停產,長春的商店僅剩下寥寥幾家在勉強經營。由於物價飛漲,市民的生活幾近陷於絕境。美聯社電訊稱,長春市居民“吃到飯的僅佔百分之二十,其餘百分之二十一吃粥,百分之二十三吃豆餅,百分之十七吃樹皮,百分之十九行乞街頭”。經濟的崩潰引發巨大的騷亂,錦州兩萬多市民一夜之間將一家大糧店搶了個精光,長春大學兩千多名學生和教職員工一起衝出國民黨軍的封鎖投奔到解放區。

為此,毛澤東明確指出,東北戰區的決戰時機已經成熟。

對於立即關閉東北的“大門”,就地全殲國民黨軍的戰略設想,中共東北局的領導是完全贊成的。林彪收到毛澤東電報的第三天就回電表示:“我們同意與亦認為將敵堵留在東北各個殲滅,並盡量吸引敵人出關增援。這對東北作戰及對全局,皆更有利。今後一切作戰行動,當以此為準。”但同時又表示:“敵主力自錦州以北撤退的時機,大約在我軍殲滅吉林、長春、四平等地敵人以後,又加上關內他的局勢甚緊張時,即會開始。但只要吉林、長春敵被我抓住和未殲滅前,瀋陽的敵人不會退的”。而“錦州附近敵守城不出,守兵亦較多。我軍在該處無主力。故該處無大戰鬥”。電報顯示,林彪認為,雖然必須將國民黨軍截殲於東北,但目前在錦州一線沒有作戰條件。

由於衛立煌採取保存實力的戰術,國民黨軍始終據守城市不出,東北野戰軍無法利用運動戰大量殲敵,因此,作戰目標只能從瀋陽、長春、錦州中選擇一處發動城市攻堅戰。四月十八日,林彪、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劉亞樓、譚政致電中共中央,提出攻打長春的作戰計劃,並再次陳述了攻擊錦州“不甚適宜”——雖然林彪一向以作戰謹慎聞名,但還是難以解釋他為何對於攻打錦州到了小心翼翼的地步。電報篇幅很長,在此摘錄的原因是此電引起毛澤東極大的不悅:

……第一步實行圍城,以十天到半月的時間,進行攻城作業和各種攻城準備,並掃清外圍。在此期內,極力吸引瀋陽敵人北上增援。如敵增援,則主力南下,在四平附近野戰中展開大規模的反擊,殲滅敵人;如敵不增援,則我軍即對長春發動全面總攻,計劃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時間內全部結束戰鬥;在總攻擊發動後,戰鬥已進行到重要階段時,估計屆時瀋陽之敵必利用我軍消耗與疲勞大舉北上增援,則我軍仍堅持將城打下……如在錦州附近之范漢傑兵團不與瀋陽之敵會合,僅瀋陽之敵北上增援,是較易應付的;如錦州附近之敵與瀋陽敵人會合,再向北增援,則使我軍攻城和打援皆發生困難。因此,我們建議晉察冀以四個縱隊或三個縱隊兵力,開到承德以東或山海關以北地區殲滅和鉗制敵人……以上是我們對作戰的根本意見。其他意見亦曾深入考慮,均認為不甚適宜。我軍如打鐵嶺或撫順或本溪或新民,敵均能立即組織三個師以上的兵力守,而集中十個師以上的兵力增援。敵增援距離甚近,又因遼河、太子河的妨礙,我軍攻城打援皆不便。本溪與鐵嶺兩點,如我軍主力向該方向前進時,敵甚至可能暫時撤退,讓我軍撲空;如我軍主力向義縣前進,義縣之敵必然自動撤至錦州;如我軍攻錦州,則所遇敵人更較長春強大;如我軍等候敵人打通錦沈線,則不知要等到何時,且即令敵出來打通,但我主力一向錦沈線前進時,而敵必自動收縮,使我軍撲空;如我軍向錦州、唐山之線或冀東或平綏前進時,在敵目前採取放棄次要據點,集中兵力固守大城市的方針下,則必到處撲空,或遇到四五個師兵力守備的城市。且大軍進到那些小地區,衣服、彈藥、軍費皆無法解決。同時……在我主力南下情況下,長春之敵必能乘虛撤至瀋陽,打通錦沈線。如我軍以很多兵力〔如三個縱隊〕入關,沿途仍不易求小仗打,遇大的戰鬥〔又攻佔又打援〕則又吃不消。而留在東北的部隊,既不能打大仗,又無小仗可打,陷於無用之地。故目前只有打長春的辦法為好。

應該說,首先攻打長春,並不符合毛澤東的戰略設想。因為攻打長春很可能帶來一個後果,即長春失守後,國民黨軍因為卸下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從而下定從東北地區全面撤退的決心。但鑒於林彪表示“十天半月左右的時間內全部結束戰鬥”,毛澤東同意了東北野戰軍攻打長春的作戰計劃。同時,毛澤東還是致電林彪、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劉亞樓和譚政,認為他們在此前的電報中就“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所提出的困難並不完全符合實際:

……(一)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意見。(二)我們可令楊(楊得志)、羅(羅瑞卿)、楊(楊成武)〔正在商量中〕以三個縱隊出至承德、北平之線以東地區,或者可能出至承德以東地區,起配合作戰之作用。望令該地區準備八萬人的糧食及其他協助事項,該三縱到達時間可能在辰(五月)刪(十五日)以前,亦可能在辰刪至辰哿(二十日)之間。但你們主要不要依靠楊、羅、楊。(三)我們同意你們先打長春的理由是先打長春比較先打他處要有利一些,不是因為先打他處特別不利,或有不可克服之困難。你們所說打瀋陽附近之困難,打錦州附近之困難,打榆錦(山海關至錦州)段之困難,以及入關作戰之困難等,有些只是設想的困難,事實上不一定有的。有些是實際困難,在你們打開長春南下作戰時會要遇著的,特別在萬一長春不能攻克的情況之下,要遇著的。因此,你們自己,特別在幹部中,只應當說在目前情況下先打長春比較有利,不應當強調南下作戰之困難,以免你們自己及幹部在精神上處於被動地位。

東北野戰軍對長春的攻擊遭到嚴重挫折。

當林彪正準備發動長春戰役時,長春國民黨守軍為了出城尋找糧食和保護長春機場免受炮火威脅,出動新七軍的一個半師和第六十軍的一個師,佔領了長春西北約三十公里外的小合隆鎮。林彪認為長春守軍的出動帶來了戰機,他立即命令各縱隊奔襲小合隆鎮進行合圍,以期吸引長春守軍出城增援,而後集中東北野戰軍主力攻擊長春。

一縱二師經過三天的隱蔽行軍,於四月二十四日到達長春西南的驛馬站,由於沒有仔細進行戰前偵察,在不知國民黨軍暫編六十一師主力已經達到的情況下,倉促迎敵,受到猛烈側擊傷亡嚴重。一縱整理部隊後,再次發動堅決的攻擊,暫編六十一師被迫向北撤退。與此同時,六縱對長春機場展開了攻擊,殲滅暫編五十六師師部和一個團,佔領大房身機場。長春守軍總指揮鄭洞國獲悉機場丟失的消息後,嚴令新編三十八師和暫編六十一師進行反擊。二十五日,爭奪機場的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就在交戰雙方幾乎形成僵持的時候,一縱主力的到達使負責側翼掩護的暫編六十一師發生混亂。新編三十八師師長陳鳴人態度強硬,他拒絕了一些軍官提出的撤退建議,認為只要一退,位於最前面的兩個團就完了,所以必須不惜一切堅決頂住,然後有計劃地實施撤退。他嚴令炮兵還擊,並投入預備隊全力增援。看到部隊顯出猶豫動搖的跡象時,他命令衛士打開舖蓋鋪在後撤的道路上,然後他躺在上面說:“我就睡在這裡了,看你們哪個要跑!”但是,新編三十八師和暫編六十一師還是退回了長春。

長春守軍沒有按照林彪預期的那樣出援,已經出動的部隊也迅速撤回了長春。東北野戰軍“計劃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時間內全部結束戰鬥”的前景突然渺茫起來。五月二十九日,東北野戰軍領導致電中央軍委,提出“改變硬攻長春的決心,改為對長春以一部分兵力久困長圍,準備乘其撤退時在途中追殲該敵,而使我主力轉至熱南承德、古北口之線”作戰;或者“主力仍留長春、瀋陽間加強整訓,以一部進行圍困長春,待攻城訓練和準備更成熟,和敵人困難更增加時,再行攻城”。

可以想見毛澤東接到這封電報時的感受:攻擊長春不成,何時再行作戰,林彪之意是要等長春守軍突圍,或者守軍困難增加而我軍準備更充分時——這是一個沒有預定時間的模糊概念。而毛澤東最擔心的恰恰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國民黨軍在戰略部署上會出現重大變化,從而導致關閉東北“大門”的設想落空。

六月一日,中央軍委致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要求他們回答:

林、羅、劉:

請回答下列問題:(一)你們對長春使用幾個縱隊,是否已展開全力攻擊。(二)八天作戰我軍傷亡多少。(三)長春外圍工事是否均已奪取。(四)是否已和六十軍接觸,該軍戰鬥力如何。(五)部隊打堡壘戰術是否已由集團衝擊的老辦法,改變為小組攻擊的新辦法。(六)八天作戰中是否已採用坑道爆炸方法。(七)是否已實行軍事民主,即遇到困難時由連隊指揮員在火線上開會反覆研究攻克敵陣的方法〔大家想辦法〕。(八)現在是否已停止攻擊或者還在繼續攻擊。(九)你們指揮所在何處。是否已召集縱、師幹部開會,詳細檢討經驗。最前線是否有你們的代表執行陣地指揮職務。(十)瀋陽方面反應如何,有無準備增援意圖。(十一)徐向前同志指揮之臨汾作戰,我以九個旅〔其中只有兩個旅有攻城經驗〕攻敵兩個正規旅及其他雜部共約兩萬人,費去七十二天時間,付出一萬五千人的傷亡,終於攻克。我軍九個旅〔約七萬人〕都取得攻堅城經驗,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勝利。臨汾陣地是很堅固的,敵人非常頑強。敵我兩軍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鬥爭。我軍用多數地道進攻,敵軍亦用多數地道破壞我之地道,雙方都隨時總結經驗,結果我用地道下之地道獲勝。如果我軍不惜傷亡,以兩個月時間奪取長春,你們估計是否有此可能?局勢將會怎樣。

軍委

一日七時

這些問題全是對林彪剛剛開始攻打長春又突然棄攻改圍的疑問。

當天晚上,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復電,回答了軍委詢問的所有問題,並再次強調:“此次如攻長春,我們擬以新老八個縱隊直接投入攻城,以兩個縱隊阻援。我攻城兵力與守城兵力對比,不到三與一之比;但即三與一之比,打援兵力則絕對懸殊。故要攻城則不能同時打援。如敵不增援,我軍在攻城戰中逐屋爭奪,消耗必大。能否維持消耗到底,而獲得結束戰鬥的結局,尚無把握。”至於何時能夠拿下長春,電報說:“目前對長春地形條件還不夠具體瞭解,不知地形條件對我是否有利,須待實地偵察後才能看出。因此,我們對此戰局無最後的確定見解,擬待偵察地形後,才可通過其他條件得出較有把握的意見。”

既然戰前準備如此不充分,當初建議首攻長春的依據又是從何談起的呢?

三日中午,中央軍委再次致電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就攻打長春再次開列一系列問題要求他們回答:“(一)以兩個或三個縱隊及幾個獨立師攻城,以七個至八個縱隊準備打援,是否可能。(二)兩種打法是否可能:(甲)能強攻則用強攻辦法;(乙)不能強攻,即攻佔一半或三分之一之後,改用長圍,構築堅陣,以一部圍困該敵,主力休整待機。(三)你們彈藥方面是否經得一次大消耗。”

五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復電中央軍委,提出東北野戰軍目前作戰的三種方案:一、“正式進攻長春”,但“無把握”,萬一失利,“將來帶著失敗情緒去執行圍困瀋陽、錦州、天津、北平的任務,是不利的”。二、以“少數兵力圍困長春”,主力南下熱河、冀東作戰,但這也是一個“不宜於採取的方案”,因為部隊南下後糧食補給困難,而如果此時長春守軍“在瀋陽敵人接應下退回瀋陽”,就可能造成我軍“兩頭失利的結局”。三、“對長春採取較長期的圍城打援”,然後攻城,“這一行動除多費幾個月的時間以外,沒有其他壞處,但能有把握地殲滅敵人和拿下長春”。

顯然,電報中提出的第二種方案,已經接近毛澤東關閉東北“大門”的設想。但是,林彪依舊認為:“只有在長春敵被殲滅後,由東北到熱河的鐵路公路盡可能的向前延伸以後”,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熱河、冀東才“較為有利”。七日,中央軍委回電,基本同意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提出的第三種方案:既然東北野戰軍領導堅持首先解決長春,而拿下長春也有重要的意義,那麼就必須堅定這一信心。但是,毛澤東仍舊期待著林彪能夠盡快南下作戰、關閉東北地區的“大門”。所以,他要求東北野戰軍“在攻長春的三個月至四個月的時間內”,“必須同時完成下一步在承德、張家口、大同區域作戰,或在冀東、錦州區域作戰所必需的糧食、彈藥、被服、新兵等項補給的道路運輸準備工作”。

圍困長春的決策就此開始執行。

關閉東北“大門”的設想被暫時擱置。

一個多月過去了,長春國民黨守軍沒有發生大變化的徵兆,據守瀋陽的衛立煌更是無論如何也不出動。

關內的中原戰場上戰事越演越烈,關外的東北戰區卻在僵持中寂靜無聲。

共產黨人的幸運是,蔣介石沒有認同美國人提出的國民黨軍從東北全面撤退的建議。蔣介石決心“確保東北”的理由有三:首先是政治上的考慮。此時,他剛剛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而長春、瀋陽和錦州這樣的重要城市,象徵著“國家力量的存在”,因此,放棄東北顯然對他的政治聲譽不利。其次是戰局上的考慮。蔣介石認為,只要東北還存在著相當數量的國民黨軍,並且佔據主要城市和交通線,就能夠牽制共產黨人的數十萬大軍,使之不能離開東北進入關內——美國建議從東北撤退的理由是加強華北的軍事力量。但是國民黨軍撤退後,林彪的大軍就會跟著進入華北,華北反而不能穩固了——“東北是華北的屏障,要保華北,必須確保東北。”再者,就是迫於東北籍國民黨政要和軍隊高級將領的壓力。當國民黨軍放棄東北的傳言頻起時,東北籍的政要和將領們紛紛向國民政府請願,而從東北兵敗而歸的陳誠更是受到千夫所指:“如果東北失掉,華北失掉,華南也不保,難道都像陳誠一樣想逃到美國去嗎?”在這種壓力下,蔣介石無法決斷國民黨軍是否從東北全面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