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新物種爆炸:認知升級時代的新商業思維 > │共享2.0的企圖心:效率之網 >

│共享2.0的企圖心:效率之網

2016年,寶馬宣佈戰略轉型,共享汽車被列為重要方向。與奔馳對於汽車分時租賃的態度如出一轍,寶馬也並不在意現階段能否盈利。奔馳car2go共享項目從2009年啟動,終在2016年進入中國重慶。這背後是100多家汽車共享和分時租賃公司的一擁而上——掩蓋在共享單車的資本爆炸下,又和充電寶共享、按摩椅共享一樣,成為共享化風潮的縮影。這是一個城市效率被層層精細化的共享格局:新能源汽車租賃、共享電動車、共享服裝、共享社區、共享辦公,再加上無人便利店、迷你KTV、廣場舞App、棋牌房卡遊戲,或真或偽的需求和新模式背後,隨時隨地的在地性連接正成為新世代的消費主張和生活方式。我們因此可以理解,為什麼美團點評、餓了麼和摩拜單車、ofo小黃車在重塑城市消費地圖的同時,也在重塑城市規劃方向。

共享2.0時代的效率之網

物聯網智能鎖設備是共享單車的芯片式解讀

ofo和摩拜的潮汐數據,不僅記錄消費者最後一公里的通勤與短途出行趨勢,始終流動和沉澱的運營圖譜還會深入完善公共交通的合理性佈局。而類似來電科技、小電科技和街電,在火車站、購物中心和餐飲咖啡館的充電寶佈局,也可定義為移動互聯電力基礎設施的深化。這種網格連接還可表現為類似李想「車和家」的「智能摩托」創業——充分洞察城市停車位資源稀缺和出行擁堵的現實,用比smart汽車更小體積和更方便停車的電動車定義全新品類,是典型的剛需、痛點、高頻。另一個思路是停車位的共享,可以看成是比「停簡單」「ETCP」更具用戶需求的細分方向。

新物種在共享領域密集爆發,究竟是巧合,還是必然?是共享,還是分享?事實上,以Airbnb的進化為例,共享正在開啟2.0模式。與共享1.0基於數據匹配,共享大眾資源不同,共享2.0更加聚焦本地化的深入,通過物聯網對基礎設施的重構,各種使用單元以極低的成本被分享或租賃,成為本地生活方式的快捷要素和方便組成。這是Airbnb繼上線Trips之後推出本地化「故事」的原因。民宿短租、旅行短租到旅行一站式解決方案,再到本地化社交網絡,這種遞進可以解釋一個點的服務是如何演繹成面的生態的。毫無疑問,共享單車、新能源汽車租賃、各類無人自助設施都會長成我們不認識的樣子。

4G解決了人與人之間更快的連接,5G解決了物與物、物與人的連接。遠距離藍牙、Wi-Fi全覆蓋,信息技術正在顛覆產業成本結構、重構效率,新連接必然長出新物種。摩拜、ofo、小藍只是解決「最後一公里」的出行痛點嗎?手機、GPS、智能鎖的標準化連接所構成的自行車出行網絡,已具備大數據挖掘平台能力和物聯網基礎設施的可能性。它深入到本地生活,成為不可或缺的一公里組成。而共享充電寶之後隱含關於物品租賃的大勢所趨,關於使用者和擁有者相分離的趨勢,關於一切皆可分享、一切都可共享的兩輪驅動,可能會證明新的風口正在形成。

車和家的SEV值得期待

│新物種本地化價值潛力

易觀研究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為8.3億,預計2018年將達到8.85億,兩年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數的增長率不過區區3%~4%,移動用戶增長的流量紅利已然消失。當國民總時間成為上限,新一輪的流量爭奪表現為細分領域和新場景機會發掘,以及圍繞「人」的動線深度經營,新入口一方面指向人格和內容,另一方面恰恰指向本地化和在地性。這是從本地化服務場景出發,以新連接技術為基礎,完整構建用戶痛點的解決方案。核心是用真實的需求激活和創造本地化流量,並通過數據抓取、沉澱和分析,優化重構解決方案,形成新流量能力。

本地化效率的新物種機會

新物種本地化效率的機會才剛剛開始,其價值潛力可從以下三個層次逐步達成,即獲取新流量的可能性、構建新入口的獨特性和創造新連接的多樣性。

│獲取新流量的可能性,來自對用戶遷徙的洞察、對流量變化的感知和對新價值的發掘,它是本地化效率的1.0階段,也是容易切入的新價值機會。創業之初的西貝莜面村,創始人賈國龍堅信「土菜要開在土地方」,其時西貝所有店面都開在北京城鄉接壤處,後來慢慢以獨立門店的形式擴張。今天的消費流量發生位移,於是西貝進入包括凱德置地、大悅城在內的體驗式購物中心,在年輕人的動線內創造新流量,從用戶口碑,無縫貼合新需求到流量反哺來打造全新的西貝。類似的,Gentle Monster眼鏡品牌創始人Hankook Kim認為自己追求奇特的美學,實體零售門店其實是「快空間」。通過以14天或21天為週期更換店舖陳設,藝術化的主題和獨一無二的體驗帶來了媒體大量的關注報道,也帶來了社交網絡的裂變口碑。量子工程、綠洲白日夢、大食客,一系列極具媒體屬性的企劃方式有效地擴展了空間的流量能力,使得門店本身成為類媒體。顯然Gentle Monster的火爆不僅因為眼鏡風格獨特和適合亞洲人臉型,更因為它主題各異、充滿故事性和細節體驗,如先鋒藝術展般讓人擁有探索慾望的店舖設計,其中眼鏡和人都是故事的一部分,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架構著完整的故事線索。

Gentle Monster的快空間定位使其更接近獨特的生活美學媒體

│構建新入口的獨特性。新場景蘊藏新入口機會,核心是聚焦新場景創建的夾縫機會,提供獨闢蹊徑的入口解決方案,並最終表現為用戶流量的在地性抓取能力。傳統健身不是新入口,而超級猩猩、樂刻等迷你健身房是新入口,沒有規定時間、規定地點的健身計劃,隨機、碎片化健身需求,更加簡便、快捷地被滿足,新入口在毫無壓力的迷你健身場景切入中被激活。

│創造新連接的多樣性,是本地化效率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是新入口紅利的價值放大,是圍繞新入口的再設計,在商業上表現為更開放的連接可能和更多元的變現渠道。它是本地化效率指數級價值的引爆點,也意味著充滿想像和無限可能。摩拜是共享單車,是用戶運動及位置數據的採集平台,還是本地生活服務的效率網絡?這些都不重要,從新連接的多樣性來看,摩拜和ofo作為新流量和新入口,最有機會成為物聯網基礎設施。它可能逆襲新達達、閃送,可能成為超級物種或者7-11的合作夥伴,也可能升級為騎行版的悅跑圈……當然,共享單車「最後一公里」的社會化連接和賦能綜合電商與本地生活服務,應該如何無縫接入仍需完整規劃和設計。

這一輪本地化效率機會從對空間份額的佔領到對時間份額的佔據,最終達成對情感份額的佔有,是全新用戶關係的價值三段論。

│節約時間或消磨時間

什麼是效率?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效率在通常認知中表現為時間最小化和價值最大化,但我們往往只關注到了時間最小化,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價值最大化。吳軍博士在《硅谷來信》中提出,「商業的本質是讓人多花錢,而不是省錢。」同理,效率的本質不是省時間,而是一場時間爭奪戰,通過佔有節約出來的時間,創造更大的價值,才是效率正確的打開方式。

效率是以人為中心節約時間和消磨時間的一體兩用。如果說以得到為代表的知識電商節約時間邏輯,已經讓我們見證了知識付費的當量,那麼以一直播、YY直播為代表的消磨時間無聊消費也蘊含著頗多的支付機會。這種消費不僅表現為打賞、刷禮物,其價值更多地體現於用戶付出的稀缺注意力和超長時間。因此,本地化效率也不是單純的節約時間,它必須更加表現為消磨時間的形態,通過對痛點的發掘與解決,從新商業環境與技術條件的變化出發,創造與改善用戶的觸點和動線合理性,以場景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獲取用戶的留存、轉化,及至復購。

宜家的購物中心業態品牌「薈聚」便是利用消磨時間式本地化效率打造的新物種。品牌名「薈聚」,倒過來的意思就是「聚會」,強調的是聚會中心,而非購物中心。薈聚大量引入設計師品牌集合店,如PLAY LOUNGE和新銳墨鏡M.Y.D等潮牌,並從功能上融入更多新的跨界體驗業態,室內兒童遊樂園、家庭遊樂體驗和小劇場一應俱全。此外,一套「數字化購物中心」的測試方案正在薈聚展開,內容包括與百度地圖合作搭建室內數據、一個更加智能的尋車系統以及會員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未來宜家會在薈聚中心的基礎上,加入更多的輔助產品,如具有宜家特色的辦公樓、宜家創意酒店和拎包入住的迷你公寓,宜家打造的薈聚不僅可以吃喝玩樂、購買家居用品,甚至是可以辦公和居住的全業態大型綜合體。宜家認為「什麼才是符合年輕人生活方式的民主設計」這個問題決定了自己的未來,在薈聚的拓展方向和宜家民主設計大會選擇與英國工業設計師Tom Dixon合作都可看出宜家對本地化效率的足夠重視。

薈聚是宜家不甘缺席中國新零售的重要佈局

商業地產正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重要轉折期,摒棄以售養租模式,不追求得房率,「大尺度」奢闊空間,透視、留白,盡可能滿足顧客的空間體驗感和舒適度,只為營造願意停留的「氛圍」。這種氛圍轉化為情緒與時間,裹挾形成意境表達和消費決策,價值的敏感性超越了價格的敏感性,如同Spectacles、Echo、阿迪達斯Originals等品牌高頻運用快閃店模型,也佐證了消磨時間本地化效率的商業價值。

2017年的TED大會,以人類與機器人的舞蹈拉開帷幕,5天的大會有超過90位演講人分享前沿概念、研究發現及個人感悟。最低票價8500美元的大會共有1800人參加,歷年來規模最大,不包含贊助費用,僅門票收入就超過了2000萬美元。為什麼網上可以免費觀看的TED演講,卻可以售出價格高昂的線下門票?TED大會獨特的在地性體驗設計也許可以給出答案。

首先,高門檻的篩選機制讓大會成為絕佳的社交場所。與會者胸牌上寫著參會者的姓名、職位和公司,為了方便社交,TED還開發了TED Connect App,在裡面可以看到演講者和參會者信息,並可以與之聯繫。不同主題的晚宴每天都有,有些向所有人開放預約,有些定向邀請,不同圈層的社交活動相互套疊,形成獨特的社交體驗。其次,為了滿足馬拉松式的演講觀看需求,每天早上與會者可以在瑜伽、跑步和太極裡三選一,由教練帶著振奮精神。如果覺得在主會場聽演講拘束,劇場外的休息區到處都是播放著現場畫面的大屏幕。會場現場的零食也異常豐富,兩家咖啡店分別是來自溫哥華和西雅圖當地的獨立品牌,均可免費取用。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與會者可以親臨現場,接受111場演講的腦力密集轟炸,通過價值觀點的各種跨界連接和整合,在體驗沉浸式現場感的同時獲得新知、新智。

在這種新的創造力思想的集合模式之下,即便長達5天的會議,也不會讓人覺得冗長、無聊,TED大會是更高一級的消磨時間本地化效率的體現,它已經完全超脫內容本身,售賣的是在地性的現場體驗設計和浸潤場景,和誰聽、怎麼聽成為關鍵性的付費理由。國內劇院式演講品牌「造就」主辦的未來大會,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備相應的本地化效率機制,其上海大會也是一票難求。

│微信身份登錄與在地性思維

本地化效率的機會僅止於深度經營「人」的動線嗎?本地化效率是商業方法路徑,是在地性、本地化的思維,譬如熟人社交與棋牌遊戲的關係。

在我們歡呼移動化、碎片化復刻《英雄聯盟》的手游《王者榮耀》的用戶數超過2億時,另一種地方特色的遊戲品類——棋牌,在傳統大眾棋牌遊戲市場幾近飽和的情況下,卻低調走紅。閒徠互娛便是異軍突起的典範,其日活躍用戶在2017年3月已經突破300萬,在三四線城市的累計用戶量達到上億人次,並已形成高度集中的頭部平台。地方特色棋牌顧名思義有著強烈的地域性,根據地區不同,往往會衍生出多種不同的特色玩法,運營方式也表現出在地性特徵——採取代理合作模式,通過發展地區代理的方式來完成遊戲的運營推廣。不同於傳統線上棋牌遊戲的大廳模式,閒徠的「房卡模式」復刻了線下的棋牌室,也是對本地熟人之間的用戶資源深度挖掘和利用,運營過程中社交關係、商業價值被重構和激發。我們理解這種變化已經不再是必須要有數量,而是必須要有質量;不再說要有連接,而是精準連接,不再是精準連接,而是形成連接的圈層效應——用戶正在成長為超級用戶。其奧秘在於App所利用的「微信身份登錄」。正是微信基礎設施的完備才讓閒徠互娛、口袋科技、一花科技快速崛起,並被崑崙萬維、天神娛樂併購。

糖豆廣場舞App也是類似的現象級產品,從學舞工具切入,聚焦解決細分場景痛點,用戶通過App找到附近的舞蹈隊伍,利用簡單配音、設置背景、混音功能,編輯上傳自己的舞蹈視頻,目標路徑是從覆蓋規模在200萬~300萬的領隊人群,再到覆蓋規模在8000萬~ 1億的廣場舞人群,最終打造「以舞會友」的本地化社區。出生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廣場舞主力人群,掌握著家庭消費的入口,涉及理財、旅遊、養生、購物等重要支出,足以撬動估值千億的市場。廣場舞被互聯網賦能,群體智慧、圈層關係、社區價值被連接、被打通、被激活、被放大,使得糖豆廣場舞等App成為本地化生活服務網絡的結構洞連接點。舞動時代、99廣場舞等也都備受資本追捧。

空間並不受遠近程度限制,因為空間優勢不在於地理的現實性,而是更多地根植於無限吸納連接與關係的能力。用新技術、新連接、新場景,從效率層面對本地化賦能,空間、動線、地域的物理屬性只是基礎,真正的能量潛藏於地域性文化、圈層性關係、社區性服務等圍繞以「以人為本」的精神屬性,從物理屬性進入精神屬性,才是本地化、在地性效率的最大化價值所在。

│新物種方法論

無論是共享2.0的深化,還是多業態復合空間的流行;無論是地方特色軟件大行其道,還是社區化服務備受追捧,都表明本地化效率的商業風口可謂生逢其時。那麼,本地化效率如何在真正意義上成為新物種的DNA,在商業模式層面形成賦能和升級,乃至成為生活方式層面的表達?

│整合善用本地化效率基礎設施

充分運用可迭代的基礎設施支撐、維護,在參差多態的複雜連接中,產生新的機會和相互作用,這是來電科技選擇高鐵站、購物中心切入充電寶共享的方式,也是友唱M-bar和6號包廂的地段算法:商場、影院、學校和KTV,價格的自助化管理來自成熟的本地設施。

事實上,本地化效率的基礎設施已經滲透到大多數細分領域,比如在同城配送,有專注於B端提供區域及同城配送業務的雲鳥科技;於餐飲業,「美味不用等」早已經成為擁有「排隊+小程序+支付」等服務能力的超級餐飲「新業態」;刷臉支付的「Face++」擁有人臉識別商業化業務FaceID和智能攝像頭兩大領域,線上線下提供人臉識別體系化支持;而從自拍到自拍桿再到自拍亭,品牌也正認識到拉近客戶距離的最好方式是創造本地化新體驗,並讓他們積極轉發和分享。

│圍繞個體化趨勢設計

作家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中說:「一個人要像一支隊伍。」在移動智能時代,品牌和服務商可以與用戶產生隨時隨地的連接,這使單客經濟成為可能。交易模式從交易總額向單客交易額發展,大眾市場到細分市場再到個體用戶,從爆款到個性化產品,移動和技術工具使本地化效率越來越表現為個體化趨勢。從模式設計角度突出表現為,空間個體化、移動個體化和數據個體化。

│空間個體化。一切不可移動的基礎設施都應該被分割、被碎片化、被重組。空間個體化設計的底層邏輯是無人設施和更加輕量級的服務方式。一個人的健身房、一個人的咖啡館、一個人的美術館、一個人的圖書館……新的商業機會在於我們還能發現有多少個體化設施的細分領域,以及有多少迷你化、無人化的基礎設施有待塑造成輕便的商業化機會。

│移動個體化。除卻類似五星級酒店的「頑固」支付體系,線下各種商業業態已被微信支付、支付寶全面攻陷。拿出手機「嘀」一下完成付款,「掃碼」已經成為生活的日常。某種意義上,掃碼解決的不僅是支付入口,也包括所見即所得,用戶的場景動線與購買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在移動中可隨時隨地被滿足,支付寶發起的無現金城市計劃正廣受歡迎。

│數據個體化。有沒有從個體數據切入,進入到用戶運營體系和數據經營資產。這輪時代意義的轉換要義是新消費數字個體,新空間不重要,流量不重要,個體數據的獲取、運營和精準匹配、推送成為設計的核心要素,這才是本地化效率的核心驅動力。

│本地化效率的在地性文化設計

本地化效率在更重要的頂層設計上往往由本地化內容承接。裸心社在上海新天地,優客工場在北京陽光100,WeWork在上海威海路——這是聯合辦公內容;唱吧走到線下,QQ音樂在三里屯太古裡開起了「陪你聽見全世界」音樂快閃店,碎樂每日連接Live演出——這是互聯網音樂內容;口碑網商家,美團點評餐飲推薦——這是餐飲O2O內容。

信息、金融、文旅、製造、特色小鎮是怎麼流行的?本地化效率連接的內容集中化、產業集聚化、資本密集化,希望是J. K.羅琳在《哈利·波特》系列出版20週年所說的那樣:「一個獨自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突然向別人打開了。」這非常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