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八章 佛學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

第八章 佛學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現代佛學家常說佛學包含心理學,如如來藏宗的心理學,即《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所講的,以一心分為「真如」、「生滅」二門。真如是真心,即如來藏心之實體,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無有差別的。生滅之心,有差別相,差別由妄念而生。若離妄念,而觀「無念」,則仍為真如。真如生滅,本非二物,由覺、不覺而生分別。

又如般若宗的心理學,即天台宗所講的「一心三觀」法門。三觀是空觀、假觀、中觀:空觀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總之此宗對心理現象不重分析,但說一切心行俱是虛妄。只有法相宗的心理學,對心理現象分析很詳,和內省派心理學確實相似。

按照唯識論的分析,心法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前五識是依眼、耳、鼻、舌或身發生出來的知識。至第六識,與普通心理學所謂意識略同。

此種意識又分兩種:一、獨頭意識,乃於離開五官感覺之後單獨構成,略似心理學所說的「想像」;二、同時意識,乃依前五識之一或多與第六識同起作用。人類平常能覺察到的識,多半是第六識,如各種思想、感情等心理作用,這都是第六識的功用。但要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境,非同時意識不可。

第七識名末那,末那是梵語「意」,此即是意識(第六識)的根,猶如眼、耳等為前五識之根一樣。末那又即是「恆審思量」的意義。「恆」是經常不斷,「審」是決定不惑。第七識經常執第八識為「我」,因而發生我貪、我癡、我見、我慢(我慢是唯我至上)的「四惑」,要去惑須從第六識用功,消滅我執。

第八識名阿賴耶,意義是「藏」。此識能將各種經驗保藏無失,遇有機緣,即可復現,通常所有記憶想像的功能,就虧了有保藏作用的第八識才發生的。第八識不但能知,而且能變,有情(有情即動物)生命本身即第八識,此第八識內變根身(生命本身),外變器界(器界是根身所依止之處,即本身之表面形軀,器界又指前六識鏡像所依之本質,即山河、大地等器世間,亦即康德所稱「物自體」)。器世界山河、大地,除各人各動物之身外,純粹是各個有情第八識所共變。這樣,客觀世界雖在同時六識之外,但仍在第八識之中,不離識而存在。所以說「萬法唯識」。

又,各識各有「相分」、「見分」的分別。相分是所知的對象,見分是能知的作用。根身器界乃第八識相分,依此相分同時即有了知相分之見分,即「第八識見」。前面說第七識取第八識執為「自我」,即取「第八識見」執為自我。至第七識我執破除時,第八識方得捨棄藏識的名稱,轉成大圓鏡智。前講第八識變,其實是指依八識中所藏的種子(各種的潛能或潛勢力)而變。

個人雖死,世界雖滅,一切法之種子,仍可保持不失而繼續存在。各人心識死時似斷,其實仍不斷,但在平常經驗未易見到,須經戒、定、慧破脫了無明,得無分別智極顯明之智慧才能見到雲。由此看來,佛教心理學頗為神秘,並不是和普通心理學相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