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五章 經說 五四 漢以後的經學 >

第五章 經說 五四 漢以後的經學

自漢至清,支配我國思想界的主流,為魏晉的玄學,隋唐的佛學,宋明的理學,兩漢經學在這一期間等於中斷,這時期中比較可注意的幾點是:(一)今文經學的首先衰落;(二)南北學的分化;(三)隋唐義疏之學的興起;(四)宋明理學的影響。

自漢魏間鄭玄、王肅混淆今古文家法,而實際左袒古文經學,加以晉永嘉之亂,今文經傳大部分亡失,今文經學就從此衰落下去,而古文經學則相對地日漸開展。

在魏晉玄學清談的空氣中,王弼注《易經》,何晏注《論語》,雖不免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大體仍以漢學為根據。南北朝時,南北經學的傾向頗有不同。最顯著的分歧點,就是南方尊重鄭玄的《易》注,杜預的《左傳》注,北方尊重王弼的《易》注,服虔的《左傳》注。

南北朝至隋唐間,所謂義疏之學發生,義疏者就漢儒經注再加以疏釋之謂,就是註解的註解。兩者合而言之,叫註疏,分而言之,「注」一類的東西,有傳、記、箋、注、詁訓、解詁、章句、章指、集解等;「疏」一類的東西,有義疏和正義。它們的體例是:注不破經,經不破注,注或迂曲,疏必繁稱博引以說明之,但後來清人有些疏也糾正注的錯誤。義疏之學盛於唐,唐初孔穎達、賈公彥作五經註疏,為當時政府規定的經學標準。唐以科舉取士,違反孔、賈義疏的就不予取錄。孔氏所採經注以南學為主,將北學合併到南學裡面,於是王弼、服虔之學散失,而唐之義疏風行於世。

宋儒講經,不重視古注,各自發明義理,因研究方法的不同,終於形成了三派:一派以程頤、朱熹為代表,相當地採用歸納法;一派以陸九淵、楊簡(慈湖)為代表,純粹用演繹法;一派為批評派,以葉適(水心)、陳傅良(止齋)為代表,號稱浙學,此派不空談性理,而注重事功,再分為金華派(出於呂東萊)、永嘉派(出於陳傅良)、永康派(出於陳同甫)。宋儒理學雖系根據經書立說,實系自有體系,另詳理學一章。

元明兩朝,因朱熹之學為朝廷提倡,取得正統地位,陸象山之學得王陽明繼續闡揚,也為當時學者所信仰,他們兩派都是借經學講理學,本不以經典為主,降至末流,便將經學書擱置不讀,專門空談,所以經學因而衰落。清代儒生,因矯時弊而反對理學,提倡樸學,學術風氣為之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