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你一定愛讀的國學常識 > 第二章 語文 二二 反切 >

第二章 語文 二二 反切

反切是漢字的注音方法,發明的年代大約是漢朝,正式應用是從東漢孫叔然的《爾雅音義》開始。在反切未發生以前,注音是用「直音法」,如《說文》中間的某字讀如某。這種方法,遇到沒有同音字的場合,就不能注,所以就有人發明反切的法子,合兩個字來拼成一個字的音。這個法子當初叫作「反」,後來叫作「切」,再後來合起來叫,便是反切。

反切的規律,是上一字與所注的字為雙聲,下一字則為疊韻,例如「都,東姑反」,都東雙聲,都姑疊韻。「公,姑翁切」,公姑雙聲,公翁疊韻。但反切所用的字,與拼音所用的字母不同,不是代表音素的,是代表音節的,因此大半不能連讀二字而成一音,清陳澧《切韻考》說:「連續二字成一音,誠為直捷,然上字必用支魚歌麻諸韻字,下字必用喉音字,支魚歌麻韻無收音(僕按:有韻母即有收音,陳說似非是,不過這些不是復韻母,也不帶鼻音,與後面的韻母拼切,尚不困難),而喉音直出(僕按:單用韻母的字,音在口腔不受阻礙,故雲直出),其上不收,其下直接,故可相連而成一音,否則中有窒礙,不能相連矣,然必拘此法,或所當用者有音無字,或雖有字而隱僻難識,此亦必窮之術也。」

反切的這一缺點,直到國語注音符號產生,方才獲得澈底的挽救。例如「東」的注音是ㄉㄨㄥ(dong),「姑」是ㄍㄨ(gu),以「東」、「姑」切「都」,則「都」的音成了ㄉㄨㄥㄍㄨ(dong gu),中有韻母ㄨㄥ(ong)及聲母ㄍ(g)的窒礙,現在取「東」的聲母ㄉ(d)和「姑」的韻母ㄨ(u)相切,得了ㄉㄨ(du),便毫無窒礙了。而且注音符號的數目很少,不像雙聲疊韻字的漫無限制(如「都」字又可以用多姑切、大孤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