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李煜詞賞析 > 採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 >

採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

採桑子1

轆轤金井梧桐晚2,幾樹驚秋3。

晝雨新愁4,百尺蝦須在玉鉤5。

瓊窗春斷雙蛾皺6,回首邊頭7。

欲寄鱗游8,九曲寒波不泝流9。

【註釋】

1此詞調名於《草堂詩餘》、《花間集補》中作《丑奴兒令》,《類編草堂詩餘》中注曰:「一名《羅敷令》,一名《採桑子》。」《類編草堂詩餘》、《花草粹編》、《嘯余譜》中均有題作「秋怨」。從詞意看,當屬李煜中期的作品。

這是一首秋怨詞,寫主人公悲秋傷懷、離情難寄的情態。

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抒發主人公的悲秋感傷之情懷。作者首先用白描的手法,羅列了一系列的具體景物,「轆轤」、「金井」、「梧桐」、「晝雨」、「蝦須」、「玉鉤」,等等,看似平平,但當有一條線把它們穿起來時,每個具體的實景卻都虛化了,化成一個整一的畫面,化成一種瀰漫的情緒,化成一個不可解的情結———秋愁。正如王國維語:「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作者正是用這些景物烘托出女主人公「冷落對清秋」的特殊感受和無奈情懷。「幾樹驚秋」由小見大,一個「驚」字寫出了主人公的竦然,甚至寒慄,這本也是平淡生活中人們慣常得見的情狀。「晝雨新愁」中的「新愁」應別有新意,既有思念,也有企盼,對作者(或主人公)而言,這一份「愁」總是和過去的「愁」(舊愁)不一樣的。結尾一句由虛轉實,進一步點染愁思,是借景寫人之筆。

詞的下片主要抒情,用情斷音絕寫主人公的愁思不解和無限怨尤。首句承上片使女主人公的形象凸顯出來,點明愁思的緣由和內容是「春斷」,是與愛人生離死別的痛苦,為上片的「新愁」做了明確。「回首邊頭」言簡意深,既點明主人公充盈內心流於行止的無限懷戀和期盼,也寫出愛人之間的天各一方,更隱約有天涯阻隔、難獲音訊的無奈和痛苦。也正因此,才引出下句的「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流。」最後一句看是寫景,實是寫情,懷戀因地遠而無限,思盼因秋寒而郁濃,但音訊卻難寄,相思卻難解,其苦可見,其哀可憐,其情何堪!

一般以為,這首詞雖是寫悲秋情懷,但並不是一般的閨怨詞,其中還另有寓意。俞陛雲在《南唐二主詞輯述評》中點評此詞,曰:「上闕宮樹驚秋,捲簾凝望,寓懷遠之思。故下闕雲回首邊頭,音書不到,當是憶弟鄭王北去而作。」沈際飛在《草堂詩餘別集》中亦云:「何關魚雁山水,而詞人一往寄情,煞甚相關,秦李諸人,多用此訣。」另如李於鱗《南唐二主詞彙箋》中云:「觀其愁情慾寄處,自是一字一淚。」所以說,秋怨之意多半為李煜自擬,當是思憶弟李從善之作,故而寓意有加,愁苦有別。

全詞以意融景,一系列景像有機地融成一幅飽含秋意、秋思的風景畫,畫中有人,人外有秋,秋內有思,秋風秋雨關秋思,離情別恨聯秋怨,寫得婉約蘊藉,回味悠長。後人馬致遠之《天淨沙·秋思》頗得其婉約韻致。

2轆轤(lulu):一種安在井上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車。金井:井欄上有雕飾的井,這裡指宮廷園林中的井。梧桐:一種落葉喬木,葉柄長,葉大,質地輕而韌。古代詩人常用梧桐金井說明時已至晚秋。如李白《贈別舍人弟台卿之江南》中有詩句:「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又王昌齡《長信秋詞》中也有詩句:「金井梧桐秋葉黃」。

3幾樹:多少的樹。樹,這裡指梧桐樹。驚秋:《詞林萬選》中作「經秋」。驚秋,有二種理解,一說吃驚秋天的到來,二說秋風驚動了梧桐樹。兩種理解儘管語意角度不同,但均可通。

4晝雨:指白天下的雨。晝,白天。新愁:《詞林萬選》、《嘯余譜》等本中均作「和愁」;《全唐詩》、《歷代詩餘》、《花間集補》、《古今詞統》等本中均作「如愁」,《古今詞統》注中云:「『如」一作『和』。」新愁,指悲秋之愁。

5百尺:這裡為約指,極言其長。蝦須:因簾子的表狀像蝦的觸鬚,所以用「蝦須」作為簾子的別稱。《類編草堂詩餘》注中云:「蝦須,簾也。」唐代陸暢《簾》詩中有句「勞將素手卷蝦須,瓊室流光更綴珠。」用法同。玉鉤:玉製的鉤子。這句話是說長長的簾子掛在玉鉤上。

6瓊窗:雕飾精美而華麗的窗。春斷:《詞林萬選》中作「夢斷」。春斷,這裡指情意斷絕,即男女相愛之情斷絕。春,指男女相愛之情。雙蛾:《花草粹編》、《花間集補》等本中均作「雙娥」。即指美女的兩眉。蛾,蛾眉,指婦女長而美的眉。皺:起皺紋,指皺眉。

7回首:回望。邊頭:指偏僻而遙遠的地方。唐代姚合《送僧游邊》詩有:「師向邊頭去,邊人業障輕。」之句。

8欲:想要。寄:寄托。鱗游:游魚,這裡借指書信。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古樂府《飲馬長城窟》中記載「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人遂以「雙鯉」或「魚信」代指書信。

9九曲:蕭本二主詞中「曲」作「月」。九曲,形容黃河河道的迂迴曲折,這裡代指黃河。九,泛指多數。唐代盧綸《邊思》詩有:「黃河九曲流,繚繞古邊州。」之句。遂以九曲代指黃河。泝(su)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