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盜墓傳奇 > 第28節:第三章 秦陵迷霧(5) >

第28節:第三章 秦陵迷霧(5)

    還有一個更為離奇的故事。說是項羽挖掘秦始皇陵時,從墓中飛出一些金雁,消失於南方。到三國時,有一個名叫張善的人在日南這個地方當太守,有人向他行賄,送他一隻金雁,張善一看,金雁身上還刻有字,字的意思是說此雁乃秦始皇陵中之物。
    依據諸如此類的記載和傳說,好像項羽掘秦始皇陵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實際上,這些說法並不能作為項羽掘始皇陵的真正證據。民間傳說故事自不必說,就是歷史上的記載也令人心生疑竇。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記載,只是引用劉邦在兩軍陣前責罵項羽的話,並沒有直接去寫項羽如何掘墓。如果這件事是事實的話,那也應該是一樁重大的歷史事件了。但這樣重大的事件卻並沒有載入《秦始皇本紀》和《項羽本紀》,這是司馬遷的遺漏,還是有不便言說之處?兩種疑問似乎都難成立。因為司馬遷是公認的秉筆直書的史學家,極少趨炎附勢之作。同時,在《項羽本紀》中,他對項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婦女寶貨而東」的行為有明確記述,還有什麼必要對掘秦始皇塚加以掩飾呢?不可否認,項羽「掘塚」的動機是存在的。這是雪國仇、報家恨的最好手段。但是,以秦始皇陵的地宮之深邃、構築之堅固、警戒之嚴密,項羽即便有開掘之心,恐也難得如願。所以更為可能的是,用一把大火燒掉秦始皇陵園的地面建築,及把「淺層」的寶藏拿走。這一行動,使人們誤認為項羽盜掘了秦始皇陵。
    那麼,後來的班固、酈道元又為何要編造故事,栽贓項羽呢?這也許是歷史上的一個懸案。雖然我們無從琢磨班固、酈道元的心理,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就是他們關於「漢武帝中期以前的史實」的記載,基本上都是從《史記》中抄襲而來的。而作為蘭台令史的班固也不可能比早他400多年、身為太史令的司馬遷獲得更多的史料。再說,按照班固的記述,可以設想,項羽憑借為數幾十萬人的挖掘能力,不管他採取大揭頂還是多道並進的辦法,都將是愚蠢至極的。若在短期內,集中一處挖掘,不但難於下手,而且對秦陵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也是難於奏效的。即使地宮被打開,那陵墓內的珍寶再多也有個定數,以30萬之人力,「三十日運物不能窮」,也難以成立。同時按照班固等人的記述,只要項羽打開地宮,必然會有暗弩的射出,即使進入墓內,也會受到水銀毒氣的傷害。而關於這些引人入勝的細節,善於渲染的他們為何不見記述?退一步講,如果秦始皇陵內已被項羽洗劫一空,歷代朝廷又何需下令派人保護呢?歷史上,劉邦平定天下後,即派20戶為始皇守塚,這本身就說明,這位新登龍位的皇帝知道並沒有人毀壞寢宮,否則,還有什麼守塚的必要?至於劉邦之後,歷代王朝對始皇陵都倍加守護,起碼也是對班固、酈道元等人訛傳的否定。
    從20世紀50年代起,陝西的文物工作者就開始對秦始皇陵進行地面勘察。1974年以後,考古人員便圍繞陵塚、陵園進行大規模的鑽探,留下了10餘萬個鑽孔。
    長期負責秦陵鑽探的考古工作者程學華認為,鑽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上的封土沒有發現局部下沉的跡象,夯土層也沒有較大的變動。目前在整個封土上僅發現兩個直徑不足1米、深不過9米的小盜洞,而這兩個盜洞又遠離地宮。假如當年項羽真的以30萬人對始皇陵地宮進行發掘,今天怎會是這般模樣?所以他說:「班固近似道聽途說,酈道元則是信口開河,致使我們的考古研究誤入迷途。」
    現秦陵考古隊的張占民先生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也得出了與程學華一致的結論,認為班固和酈道元的記載是相互矛盾和難圓其說的:既然項羽燒地宮在先,那麼地宮內的建築、包括棺槨在內絕對不會倖免,那為什麼沒有對秦始皇屍骨作何處理的半句記載?是一同燒燬了還是搗碎了?以項羽的性格和復仇心理,若見到秦始皇屍骨絕對不會放一把火了之的。
    從現已發掘、鑽探的地宮周圍的一些隨葬品看,西墓道耳室仍保存著完整的銅車馬隊,而裝置銅車馬的木槨也沒有遭到火燒,屬於自然腐朽。北墓的耳室也同樣地保存著一些重要的隨葬品。試想,如果秦陵地宮真的被項羽的30萬大軍所盜,在墓兩旁的隨葬品又怎能完好無損?既然這些隨葬品能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深藏在地宮內的隨葬品也應該不會被洗劫一空,甚至可能同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假如項羽當年真的一把火焚燒了地宮,那麼地宮內的水銀也早已揮發四散,但今天的科學試驗證明,陵內的水銀依然存在。所以,種種跡象和資料都表明:秦陵地下宮殿不但未遭大規模的洗劫,也同樣沒有被焚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