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盜墓傳奇 > 第24節:第三章 秦陵迷霧(1) >

第24節:第三章 秦陵迷霧(1)

    對於這一情形,擂鼓墩曾侯乙墓考古發掘人員方酉生在記錄中寫道:「總的看來,是沒有被盜走東西,但是否能肯定一件也沒有盜走呢?還不能這樣說。原因是北面、東南角現在有空出的地方,這究竟是當時原來的佈局呢,還是東西被盜走了呢?這是一個問題。由於盜洞之故,大量淤泥、石板掉入槨室內,加之積滿了水,所以除南半部未被淤泥堵塞,北半部的原狀已無法深知了。」
    考古人員在清理後,發現整個鐘架各部位均保存完好,唯東立柱上一龍舌殘失。據湖北省博物館主編的《曾侯乙墓》的解釋,「當系下葬前已失落」。這只是一種憑空猜測,沒有證據支撐,難以令人信服。下葬前其他的部件都完好無損,何以獨把龍的一隻舌頭割掉或扭掉或失掉?唯一的合理解釋恐怕是為盜墓者所撈取。如此看來,盜墓賊並不是一無所獲,至少獲得了一個青銅龍的舌頭。
    當時主持中室清理工作的考古人員郭德維,後來在其所著的《禮樂地宮》一書中,對此次盜墓過程也曾做過這樣的想像:「若一個人站在槨頂上,另一個人潛入槨室,用繩牽引大概還可以照應過來。然而盜洞只有這麼大,容不下兩個人,只能一個人在墓坑頂上,一個人下墓坑(當時從墓坑頂的洞口至槨頂的深度至少有10米),若再下到數米深有水的槨室,上面的人與底下的人無論如何也難以配合好。這樣要深入有水的槨室就根本不可能。盜墓者既然將槨蓋鑿穿了,當然也不會就此罷休,他們只得用一些木棍之類,在盜洞附近撈了撈。盜洞裡已發現了不少這樣的木棍。至於他們撈走了一些什麼,就難以知曉了。」
    第三章秦陵迷霧
    1.神秘的秦始皇陵
    中國陵墓史上最為著名的當屬秦始皇陵,無論是規模氣勢,還是傳說中的地宮,都令後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秦陵坐落於距古城西安36公里的陝西臨潼縣城東。它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景色秀麗,氣勢雄偉。修建過程中,先後征發民工72萬,耗時達36年之久,其工程之浩大,創歷代君王厚葬之最。其佈局結構和建築風格,在集夏、商、周之大成的基礎上,有了重大進展。而它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帝陵園,對後世帝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由於秦陵尚未發掘,其內部的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但歷代史學家都對其有不少的描繪,使我們得以「窺一斑而見全豹」。在這些記述中,時間最早、最具真實性的當屬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撰著的《史記》。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
    從司馬遷的記述中得知,秦皇陵地宮設施與地面宮殿一樣,墓內地底見水,用銅加固,上置棺槨;文武百官依次排列,宮廷樓閣塞滿了奇珍異寶。用東海捕到的「人魚」煉油,製成蠟燭,用做陵中的「長明燈」。在墓室的地面和頂部,雕鑿成天地山河,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以珍珠寶石鑲嵌成天上的日月星辰。為防備盜掘,在墓道入口處,設有自動發射的機弩,若有人接近,觸動機關,就會被亂箭射死。地宮中的大量水銀易於揮發,產生劇烈的毒霧,令盜墓者聞之膽寒。秦始皇死後,秦二世下令,皇宮內凡未生育的宮女嬪妃,悉數殉葬。為了防止洩密,所有參與墓內修造之工匠,全部被封殺於墓道之中。高大的墳丘上種上草木,像山一樣雄偉壯觀。
    秦陵建成後的第三年,項羽率軍入潼關,將陵墓上豪華的地面建築付之一炬,只剩下了巨大的封土堆。這個封土堆坐南向北,呈覆斗狀,基部南北長350米,東西長345米。建成時的高度約折合現在的115米。經過長時間的風雨侵蝕,水土流失,現高87米。
    1974年,隨著陵園兵馬俑的發現,為了探明秦陵全貌,考古工作者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現已探明,秦陵墓地面積為22萬平方米,陵園總面積218萬平方米,其規模之大,遠超過埃及金字塔,是古今中外歷史上任何人的墓葬都無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