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盜墓傳奇 > 第22節:第二章 先秦:盜墓史的發端(10) >

第22節:第二章 先秦:盜墓史的發端(10)

    翌日,天空小雨紛飛,整個擂鼓墩籠罩在一片茫茫的雨霧中。老者承受不住人財兩空的心靈煎熬和折磨,索性不再前怕狼後怕虎,來個一不做二不休,弄來幾根竹竿與木棍稍加修理,揣了火種和燈具,頭戴一頂草帽,提著一捆繩索,挾帶長柄竹木器具,快步朝擂鼓墩山崗奔去。
    來到洞口前,老者將竹竿、木棍一一扔進洞中,然後腰繫繩索,一頭拴在樹上,順洞壁而下,帶來的雨具平放於洞口,以掩擋淅淅瀝瀝的小雨。待來到洞底的槨頂部位,老者穩住腳步,用火種引燃燈盞,從腰裡掏出一根細長的木椎用力按進洞壁,將燈盞掛上。十幾米的洞下燈光昏暗,一團幽深黑綠色的水泛著點點瘆人的寒光。老者畢竟是久經沙場的盜墓高手,他閉上眼睛默誦了一會兒在楚地盜墓者之間流傳的定針神法,處於驚恐、紛亂狀態中的心慢慢平靜下來。老者蹲在殘存的槨頂上,拿竹竿向水下捅了起來,這一捅令他大吃一驚,所帶一人多高的竹竿壓根就沒有夠到底,復換一根長度接近兩人高的細木棍,始戳到底部,但向四周探卻無邊無沿,既沒有探到奇珍異寶,也沒有觸到同伴的屍體。老者望著手中的木棍,驚得有些發呆,這是一個水庫的深度,也很可能是一個水庫的容量。在山崗的頂部有如此浩大深邃的一潭深水已屬罕見,而這個水庫又暗伏在一座古墓的底部,更屬奇特,若非墓主生前精妙安排,怎能出現這般奇觀異景?既然如此,地下是否布有暗道機關、飛刀毒箭,或水輪轉盤式拐釘鐵錐,專以射殺盜墓者?老者心中無數。此前幾十年盜墓生涯,類似墓坑積水的現象亦常遇到,在行內通稱為「水洞子」。但這類「水洞子」的水並不深,主要是地下滲漏和雨水從坍塌的墓頂灌入而成,水位一般都在膝蓋以下。若墓坑較淺,盜墓者便採取澤竭而漁的取寶方法,先用皮囊將水排出,然後盜取寶物。若墓坑較深,向外吸水極其困難,則乾脆採取大壩中的摸魚法,彎腰弓背在泥水中亂摸一氣,根據手的感覺和長期練就的經驗將器物在泥水中掏出。這樣做的好處是,既不太費力地得到了寶物,又達到了速戰速決,免遭官府捉拿而進局子蹲大獄的目的。
    5.盜墓者溺斃洞中
    很顯然,擂鼓墩古墓地下情形已大大超越了盜墓者的經驗所及和想像之境界。可以說,戰國、秦漢時期的盜墓賊,能遇到此種情況者,其概率或許是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無論是古代的盜墓賊還是現代的盜墓者,都是官府打壓抓捕的對象,在百姓間也屬於拿不上檯面的雞鳴狗盜之輩,因而一個盜墓賊的眼力再高,能量再大,覆蓋面再廣,一生所盜之墓也有限得很,僅就數量而言,與現代考古學家無法比擬。據譚維四和譚的弟子輩人物楊定愛等人,在擂鼓墩古墓發掘許多年後說,他們一生主持和參與發掘的大小古墓都在3000座以上,有的達到5000多座。在荊州紀南城一帶,一個工地一開工,就是幾十座幾百座墓葬成片成行地同時發掘,並動用了先進的現代化機械,場面壯觀得很。而盜墓賊就遠沒有這個條件,他們只能利用晚上的時間,偷偷摸摸地像老鼠一樣提心吊膽地幹,所以一生盜掘的墓葬與現代考古工作者相比,真可謂是小巫見大巫了。但像譚維四、楊定愛等人,即便發掘了如此多的墓葬,所遇到的地下水庫式的古墓也僅此一座而已,由此可見相遇之難。那麼,這麼大的積水是怎麼來的呢?這個問題曾令發掘的考古學家困惑了很長時間而不得其解,直到20年之後的1998年,湖北省博物館聯合幾家科研單位的人員,對這座古墓墓坑內遺留木槨進行脫水保護。借此機會,對坑內積水問題進行了科學測驗,從而解開了一系列歷史之謎。勘探與檢測表明,這座古墓墓坑處於風化岩石中,岩石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墓坑四周岩石本身和地下都含有大量水分,且地下水又埋藏較淺,最淺處埋深小於0.5米。據推算,墓坑的高度應在山崗地表以下13米左右,槨底板是直接建在坑底岩石上的,沒有像槨頂和槨牆四周那樣填埋木炭或膏泥,說明入葬時坑底岩石乾燥無水,而坑壁四周則有滲水現象。通過對墓坑進行抽水試驗,即抽乾墓坑中的積水,觀察墓坑水位的漲落變化,從而得出墓坑周圍補充進墓坑的水量是每晝夜2~3立方米,而墓坑的容積大約是475立方米,按每晝夜2立方米的流量計算,將整個墓坑注滿水,只需237.5晝夜便可完成(參見譚白明《曾侯乙墓墓坑木槨脫水工程解開歷史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