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中國盜墓傳奇 > 第12節:第一章 悲劇的誕生(7) >

第12節:第一章 悲劇的誕生(7)

    第二處是河北平山的中山王墓,從已發掘的兩座墓葬看,亦為兩條墓道的「中」字形,墓上的建築和固圍村大墓相仿,墓室全部被盜墓賊洗劫,只留下一塊名為「兆域圖」的陵墓設計圖,可能是盜掘時認為無用吧。另外,墓中發現盜墓賊使用的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其中鐵?7件,鐵鋤2件,均出自盜洞中。在墓主人的棺槨旁則發現鐵斧5件。考古人員發現,凡出於盜洞中的盜墓工具大都完好,有的因擊砸建築壁柱石而遭毀壞,遂被遺棄於柱石之下。從遺棄的工具推斷,當為一個較大盜墓團伙所為,或許是兵匪所盜也未可知。所幸的是,還有一間槨室旁側的兩個單獨的器物坑沒有被盜,從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隨葬器物。
    中山國是古代北方狄族所建之國,其疆域大致是現在的保定和滿城縣南部到石家莊市的南部。公元前314年,中山國曾乘燕國之危,對其討伐,奪地「方數百里,城邑數十」,戰利品無數。公元前296年,趙國、齊國、燕國聯合滅掉了中山國。在歡慶勝利的同時,三國軍隊按照慣例對失敗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盜掘了中山國的王陵。
    第三處是河南淮陽的楚頃襄王墓,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佔領楚都,楚頃襄王率殘兵敗將逃往安徽壽縣。這一番血與火交織的驚心動魄的周折,成為著名的歷史事件。頃襄王死後,葬於今河南淮陽。經發掘得知,墓為「中」字形,北去40多米還有一座一邊有墓道的「甲」字形大墓,其墓規模更加宏大,據推測可能是頃襄王之母懷王夫人墓。兩座墓葬皆為夯土板築的台階一級一級內收,兩墓的兩邊均有大型車馬坑。發掘時考古人員發現有不止一個盜洞從封土深入地下,直至穿透墓室。待發掘到底部時,方知墓內銅禮器等珍貴物器被盜一空,只出土一些陶器等殘物。好在頃襄王墓的車馬坑尚未被盜掘,發掘所得隨葬車23輛,泥馬20多匹。而懷王夫人墓的車馬坑,則出土了隨葬車8輛,泥馬24匹,狗2只,另外還有一些精製的車馬飾。
    春秋戰國之後的秦漢時期,隨著封建王朝的大一統和不斷強盛,陵墓的規模空前龐大,厚葬之風又烈。但這些陵墓最終也難逃被盜掘的命運。秦始皇陵面積之大令人咋舌,而據文獻記載,其先後幾次遭到盜掘,並留下了眾多傳說。西漢諸皇陵在赤眉軍攻入長安後,悉數被掘,無一倖免,而其後,漢文帝的霸陵,漢武帝的茂陵,以及漢宣帝的杜陵也曾多次被盜掘。東漢皇帝的陵墓,在東漢末曾被董卓及呂布指揮的軍隊大規模盜掘,破壞殆盡。除皇陵外,眾諸侯王及一些名人塚墓也多被盜掘,如長沙王吳芮塚、梁孝王墓、劉表墓等,甚至漢代大儒董仲舒之母的衣冠墓也未能倖免。
    當世人在為馬王堆漢墓出土女屍的防腐術感到驚歎,為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再一次擊節叫好之時,有誰會想到,這座墓葬也曾遭到過盜掘。
    1972年,當考古人員在發掘馬王堆一號墓,即出土女屍之墓時,曾連續發現了三個盜洞。這三個盜洞,兩個呈方形,一個呈圓形。三個盜洞的發現,令當時的發掘人員心灰意冷,憑以往的經驗,只要盜墓賊「光顧」過,此墓幾乎空空如也,就連考古大師夏鼐也萌生了退卻的念頭。
    1951年,夏鼐大師曾率湖南考古調查發掘團,在長沙調查、發掘了幾百座墓葬,但結果證明,多數古墓均遭盜掘,完整者實在是鳳毛麟角。為此,夏鼐大師曾在其發表的《長沙近郊古墓發掘記略》一文中,以抑鬱的調子和淡淡的感傷寫道:「我們所發掘的最大的一墓,長5米,寬4.2米,大多是木槨墓,槨木保存的程度不一樣,有些只剩下放置棺木的漕溝的痕跡,木質已完全腐朽不見,有些槨木保存得非常完整,盜掘者須用鋸或斧把槨蓋的木板切一缺口才能進去。」又說:「這次我們所發掘的西漢墓葬,僅有兩座大墓內木槨保存比較良好,但也只有平鋪墓底的地板及其下的枕木保存較佳……墓道向北,墓穴深度距地面8.8米,……後半是主室,室中是一個長10.8米、寬6.8米的木槨,放置木棺和重要的殉葬品。前半分為兩室,貯藏陶器等,可惜這墓已被盜過好幾次了。……另一木槨大墓是在伍家嶺,這墓的主室也曾被盜過了……」當年夏鼐大師曾親自到馬王堆勘察過,並有發掘的念頭,但鑒於已被盜掘的事實,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直到20年後由於挖防空洞才又迎來了發掘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