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雜草的故事 > 註釋 >

註釋

[1]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

[2]傑瑞·萊貝爾(Jerry Lieber, 1933—2011)和邁克·斯托勒(Mike Stoler, 1933— )均為美國傳奇創作歌手,因為貓王埃爾維斯·普萊斯利寫歌而聞名。

[3] 托尼·喬·懷特(Tony Joe White, 1943— ),美國民謠搖滾歌手。

[4]弗朗西斯·辛普森(Francis Simpson, 1912—2003),英國博物學家和作家。

[5]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又譯作約翰·羅斯金,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作家、藝術家、評論家。

[6]J. C.勞登(J. C. Loudon, 1783—1843),英國植物學家、園林設計師和墓地設計師,也是作家和園藝雜誌主編。

[7]貝絲·查托(Beth Chatto, 1923— ),英國植物學家、園林設計師和作家,曾創建貝斯·查托花園。

[8]這種玫瑰享有「玫瑰與芳香之後」的美譽,它的由來可追溯及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她非常喜歡玫瑰和薔薇,「莫梅森的紀念品」為她最鍾愛的品種。此名得自俄羅斯的某位公爵,他在約瑟芬皇后的莫梅森堡花園中得到此玫瑰的樣本,從而將其正式命名為「莫梅森的紀念品」。

[9]J. K. 羅琳(J. K. Rowling, 1965— ),英國當代女作家,著有「哈利·波特」系列小說。

[10]羅傑·迪金(Roger Deakin, 1943—2006),英國作家、紀錄片製作人和環保專家。

[11]約翰·艾弗萊特·米萊斯 (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1896),英國畫家。

[12]英國赫布裡底群島,位於蘇格蘭沿海。

[13]斯蒂芬·邁耶(Stephen Meyer, 1952—2006),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

[14]它的英文叫作thoroughwort,由thorough(貫穿的)和wort(草)組成,但thorough也有「完全的,徹底的」之意,thoroughwort便也可解釋為「到處都有的草」。——譯注

[15]傑拉爾德·曼利·霍普金斯(Gerard Manley Hopkins, 1844—1889),英國最負盛名的維多利亞時代詩人。

[16]約翰·克萊爾(John Clare, 1793—1846),英國詩人,作品主要描寫自然景色和鄉村風光。

[17]愛德華·索爾茲伯裡(Edward Salisbury, 1886—1978),英國植物學家和生態學家。

[18]邁克爾·波倫(Michael Pollan, 1955— ),美國作家、行動主義者、新聞學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和環境新聞學「奈特」項目的主任。

[19]約翰·傑勒德(John Gerard, 1545—1612),文藝復興時期的植物學家和藥劑師。

[20]彼得·勃魯蓋爾(Pieter Brueghel, 1525—1569),佛蘭德畫家。

[21]吉爾伯特·懷特 (Gilbert White, 1720—1793),英國博物學家和鳥類學家。

[22]約翰·雷(John Ray, 1627—1705),英國博物學家,被譽為英國博物學之父。

[23]達爾文誕生於1809年。

[24]威廉·威爾克斯(William Wilks, 1843—1923),英國著名的園藝師和牧師。

[25]指西亞、北非地區兩河流域及附近的肥沃土地,包括累范特、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位於今日的以色列、約旦河西岸、黎巴嫩、約旦部分地區、敘利亞,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東南部、埃及東北部。——譯注

[26]尼古拉·瓦維洛夫(Nikolai Vavilov, 1887—1943),蘇聯植物學家和遺傳學家,主要成就在於確認了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

[27]泰瑞斯·麥肯南(Terence McKenna, 1946—2000),愛爾蘭裔美國作家、民族植物學家。

[28]美索不達米亞中南部的一個古代文化地區,首都為巴比倫。——譯注

[29]羅馬神話中的諸神之王,對應希臘神話中的宙斯。——譯注

[30]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 1908—2009),法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哲學家,結構主義創始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

[31]艾勒特·艾克瓦爾(Eilert Ekwall, 1877—1964),瑞典隆德大學教授,歷史地理學家。

[32]P. V.格洛布(P. V. Glob, 1911—1985),丹麥考古學家、人類學家。

[33]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 1817—1862),美國著名作家、博物學家、改革家和哲學家。

[34]也稱「骯髒的30年代」,指1930—1936年北美發生的一系列沙塵暴事件。——譯注

[35]阿爾佈雷希特·丟勒(Albrecht Durer, 1471—1528),生於德國紐倫堡,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師。

[36]原文中那段英文沒能在《少年維特之煩惱》一書中找到對應原文,疑為作者憑回憶所寫。此處中文摘自韓耀成譯本中最貼近文意的一段。——譯注

[37]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約公元前460—約前370),古希臘醫師,被稱為「醫藥之父」。

[38] 蓋倫(Galen,129—約200),希臘解剖學家、內科醫生和作家,其著作對中世紀醫學有決定性影響。

[39]泰奧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公元前370—前287),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植物學創立者。

[40]派達尼奧斯·迪奧斯克利德斯(Pedianos Dioskurides, 40—90),古羅馬時期的醫生與藥理學家,其代表作《藥物論》是現代植物術語的重要來源。

[41]維也納古本是指藏於奧地利圖書館的一系列手稿珍本。——譯注

[42]阿普列尤斯(Apuleius, 125—180),古羅馬作家、哲學家。

[43]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瑞士裔德國畫家,被譽為20世紀變化最多、最難以理解和最才華橫溢的藝術家之一。

[44] 托馬斯·塔瑟(Thomas Tusser, 1524—1580),英國詩人,同時也是農夫。

[45]多蘿西·哈特利(Dorothy Hartley, 1893—1985),英國社會歷史學家、插畫家、作家。

[46]蕁麻繁榮昌盛的地區還包括如今的威爾特郡。從大片工業化管理的耕地中流出的化肥,加上家用清潔劑裡的磷酸鹽,一起湧入肯尼特河。每到夏天,兩岸茂密的蕁麻就會綿延成12英里(約合19公里)長的幾乎沒有空隙的植物帶,有些植株可以長到10英尺(約合3米)高。——作者注

[47]巴塞洛繆·沙瑟尼(Bartholomew Chassenee, 1480—1541),法國著名律師,為老鼠打官司而出名。

[48]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 1946— ),英國作家,2011年以《終結的感覺》獲布克文學獎。

[49]原文為Complete Book of Husbandry,這裡作者似寫錯書名,菲茨赫伯特所著的書為Book of Husbandry,故沒有翻譯為「全書」。——譯注

[50]約翰·奧布裡(John Aubrey, 1626—1697),英國古文物收藏家、自然哲學家、作家。

[51]大英博物館最早的所在地,位於英國的布盧姆斯伯裡。——譯注

[52]威廉·特納(William Turner,約1508—1568),英國博物學家、牧師和醫生。

[53]約翰·吉爾摩(John Gilmour, 1906—1986),英國植物學家,曾任劍橋大學植物園主任。

[54]威廉·科爾斯(William Coles, 1626—1662),英國植物學家。

[55] 朗貝爾·多東斯(Rembert Dodoens, 1517—1585),比利時植物學家和醫生。

[56]威廉·塞西爾爵士(William Cecil, 1520—1598),英國政治家,英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首席顧問。

[57]托馬斯·約翰遜(Thomas Johnson, 1600—1644),英國藥劑師和植物學家。

[58]英國城市,位於肯特郡西北部、泰晤士河南岸,有倫敦港大門之稱。

[59]坦塔羅斯為宙斯之子,起初深得眾神喜愛,後因驕傲自大、侮辱眾神,被打入地獄,永遠受痛苦折磨。人們以「坦塔羅斯的痛苦」喻指能夠看到目標卻永遠達不到目標的痛苦。

[60]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 1578—1657),英國醫學家、生理學家和胚胎學家。

[61]藥衡中指1/8盎司,約合3.88克。——譯注

[62]埃莉諾·辛克萊·羅德(Eleanour Sinclair Rohde, 1881—1950),英國園藝史學家、作家和園藝師。

[63]圓顱黨為國會知名黨派,與保王黨對立。——譯注

[64]本傑明·伍利(Benjamin Woolley),英國當代作家、媒體記者和電視節目主持人。

[65]文中莎士比亞作品的譯文,均摘自朱生豪先生的譯本,個別植物名有改動。——譯注

[66]英國民間傳說中頑皮善良的精靈。——譯注

[67]朱生豪先生將它譯作「愛懶花」。——譯注

[68]英語原文在野薔薇前面還有一個麝香薔薇,但朱生豪先生翻譯時沒有譯出。——譯注

[69]位於奇爾特恩的一個村莊。——譯注

[70]利·亨特(Leigh Hunt, 1784—1859),英國評論家、詩人。

[71]莫莉·馬胡德(Molly Mahood),現為英國肯特大學文學教授,著作《作為植物學家的詩人》由劍橋大學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

[72] 傑弗裡·格裡格森(Geoffrey Grigson, 1905—1985),英國詩人、作家、評論家和博物學家。

[73]伊麗莎白·黑爾辛格(Elizabeth Helsinger),現為美國芝加哥大學語言與文學教授。

[74]海爾普斯頓的一棵老山楂樹,在圈地運動中被毀。

[75]佩爾·卡爾姆(Pehr Kalm, 1716—1779),瑞典—芬蘭探險家、植物學家、博物學家、農業經濟學家。

[76]《物種起源》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版的。——譯注

[77]疑為作者筆誤,資料顯示颶風發生在1987年,而非原文所寫的1989年。——譯注

[78]艾爾弗雷德·W.克羅斯比(Alfred W. Crosby, 1931— ),美國歷史學家,著有《哥倫布大交換》和《生態帝國主義》等。

[79]威廉·傑克遜·胡克爵士(Willam Jackon Hooker, 1785—1865),英國植物學家。

[80]約瑟夫·班克斯爵士(Josepf Banks, 1743—1820),英國植物學家、博物學家。

[81]謝拉德教授指由威廉·謝拉德捐款設立的教授職位,為牛津特有。——譯注

[82]約翰·西布索普(John Sibthrop, 1713—1797),英國植物學家。

[83]歐洲貴族子弟進行的一種傳統旅行,尤其盛行於18世紀的英國。——譯注

[84]喬治·克拉裡奇·德魯斯(George Claridge Druce, 1850—1932),英國植物學家,曾任倫敦市長。

[85]索爾比(Sowerby, 1757—1822),英國植物學家和插畫家。

[86]喬瓦尼·巴蒂斯塔·達·科內利亞諾(Cima da Conegliano, 1459—1517),意大利畫家。

[87]雷·維克裡(Ray Vickery, 1947— ),英國民俗學家和植物學家。

[88]巴特爾·托瓦爾森(Bertel Thorwaldsen, 1770—1844),丹麥雕塑家。

[89]卡斯蒂利亞是位於西班牙的古代王國。——譯注

[90]中文譯為「青青芳草」,直譯應為「藍草」。——譯注

[91]阿薩·格雷(Asa Gray, 1810—1888),被譽為19世紀最重要的美國植物學家。

[92] 揚·韋南茨(Jan Wynants, 1632—1684),荷蘭畫家。

[93]雅各布·范勒伊斯達爾(Jacob van Ruisdael, 1629—1682),荷蘭畫家。

[94]克羅德·洛蘭(Claude Lorrain, 1600—1682),法國巴洛克時期的風景畫家。

[95]托馬斯·庚斯博羅(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英國肖像畫家和風景畫家。

[96]理查德·威爾遜(Richard Wilson, 1714—1782),英國風景畫家。

[97]J. M. W.透納(J. M. W. Turner, 1775—1851),英國著名畫家。

[98]約翰·林內爾(John Linnell, 1792—1882),英國風景、人物畫家和雕刻家。

[99]詹姆斯·沃德(James Ward, 1769—1859),英國畫家,以畫動物為主,也是雕刻家。

[100]約翰·康斯特布爾(John Constable, 1776—1837),英國風景畫家。

[101]埃德溫·蘭西爾(Edwin Landseer, 1802—1873),英國畫家。

[102]喬治·斯塔布斯(George Stubbs, 1724—1806),英國畫家,尤以畫馬出名。

[103]喬治·德梅斯特拉爾(George de Mestral, 1907—1990),瑞士工程師,尼龍搭扣發明人。

[104]珍妮特·馬爾科姆(Janet Malcolm, 1934— ),美國作家、攝影家和新聞記者。

[105]理查德·埃夫登(Richard Avedon, 1923—2004),美國攝影家。

[106]威廉·魯賓森(William Robinson, 1838—1935),愛爾蘭園藝家、記者。

[107]悉尼·史密斯(Sydney Smith, 1771—1845),英國智者、作家、牧師。

[108]弗雷德裡克·勞·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美國記者、社會評論家、公定遺產管理人和景觀設計師。

[109] 弗蘭克·J.斯科特(Frank J. Scott, 1828—1919),美國園林景觀設計師。

[110]華茲華斯(Wordsworth, 1770—1850),英國「湖畔派」詩人。

[111]威廉·奧爾彭(William Orpen, 1878—1931),愛爾蘭畫家。

[112]比利時城市,德法戰爭中處於重要的戰略位置。——譯注

[113]克萊門特·斯考特(Clement Scott, 1841—1904),英國戲劇評論家、劇作家和旅行作家。

[114]作者此處應指第一次世界大戰。——譯注

[115]指佛蘭德戰場上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士兵所建的墓園。——譯注

[116]約翰·麥克雷(John McCrae, 1872—1918),加拿大詩人、醫生、作家、藝術家和士兵。

[117]譯文參考了維基百科給出的中文版本。——譯注

[118]羅伯特·莫裡森(Robert Morison, 1620—1683),蘇格蘭植物學家和植物分類學家。

[119]湯姆·蒂坦(Tom Tutin, 1908—1987),英國萊斯特大學植物學教授。

[120]羅絲·麥考利(Rose Macaulay, 1881—1958),英國作家,共出版了35部著作。

[121]佩內洛普·菲茨傑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 1916—2000),英國著名小說家,著有《書店》、《初春》、《天使之門》等9部小說,曾獲得布克獎,被譽為英國小說界最優雅獨特的聲音之一。

[122]弗蘭克·斯溫納頓(Frank Swinnerton, 1884—1992),英國小說家、評論家、傳記作家和隨筆作家。

[123]尤維達爾·普賴斯(Uvedale Price, 1747—1829),英國美學家、市容理論家。

[124]在18世紀英國園林化過程中出現的美學運動。「如畫」作為一個美學範疇和美學發現推出,力圖在「優美」和「崇高」之間尋找平穩,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英國文化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使詩歌、繪畫、園林、建築等各門藝術熔為一爐。

[125]一種蘑菇。——譯注

[126]奈傑爾·尼爾(Nigel Kneale, 1922—2006),英國著名劇作家、影視導演。

[127] 約翰·溫德姆(John Wyndham, 1903—1969),英國科幻作家。

[128]譯文摘自魏惠琴譯《三尖樹時代》,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譯注

[129]一種攻擊能力較強的犬類。——譯注

[130]英文為「Heavy Plant Crossing」,也有「此處有茂密植物」的意思。——譯注

[131] 理查德·傑弗裡斯(Richard Jefferies, 1848—1887),英國博物學作家。

[132]肯尼思·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 1859—1932),英國兒童文學作家。

[133]此譯文摘自趙武平譯《柳林風聲》,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譯注

[134]尼爾·阿捨森(Neal Ascherson, 1932— ),英國記者、專欄作家。

[135]威爾·塞爾夫(Will Self, 1961— ),英國作家、記者。

[136]艾倫·韋斯曼(Alan Weisman, 1947— ),英國作家、記者。

[137]末世論中,末日來臨時活著的基督徒同時被送到天上與基督同在,並將凡體昇華為不朽身體。——譯注

[138]此譯文摘自趙舒靜譯《沒有我們的世界》,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譯注

[139]朱利恩·坦普爾(Julien Temple, 1953— ),英國電影、紀錄片、音樂片導演。

[140]瑪麗安娜·諾思(Marianne North, 1830—1890),英國植物學家及植物學插畫家。

[141]J. E.特尼森—伍茲(J. E. Tenison-Woods, 1832—1889),澳大利亞植物學家、天主教神父。

[142]假酸漿英文為shoo-flies,直譯為「發噓聲趕走蒼蠅」。——譯注

[143]巴金(Barking)是位於大倫敦東部的地區。

[144]A. O.休謨(A. O. Hume, 1829—1912),植物學家、園藝師和鳥類學家,印度獨立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145]安妮·史蒂文森(Anne Stevenson, 1933— ),英國詩人、作家。

[146]約翰·伊夫林(John Evelyn, 1620—1706),英國作家、鄉村紳士和園藝家。

[147]彼得·丹尼爾斯(Peter Daniels),英國當代詩人,現居倫敦。

[148]指可以再次開發利用的廢棄工業或商業用地。——譯注

[149]城市周邊以1幾尼價格出售的花園。——譯注

[150]卡爾·薩菲納 (Carl Safina, 1955— ),美國作家、生態學家,著有《信天翁的眼睛》 等六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