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魚羊野史·第3卷 > 5月31日 >

5月31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5月31日,今天是世界無煙日。1916年的這一天,爆發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日德蘭海戰。1927年的這一天,傳奇的福特 T 型車的最後一輛轎車下線。

| 日德蘭海戰爆發 |

1916年的這一天,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兩支海軍——英國皇家海軍和德國帝國海軍,在北海對決。這場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傳統海戰,有記載的規模最大的海戰是萊特灣海戰,但萊特灣海戰是一場完全現代化的戰爭。日德蘭海戰那個時期是海軍最光榮的時代,海軍在交戰時要升旗,要說各種豪言壯語,要雙方互相都看得見,然後再開炮。當時世界各國的空軍都還很少很弱,海軍是最光榮的軍種,海軍軍官的榮譽感比空軍、陸軍都要強得多,從上軍校開始就在講應該打什麼樣的海戰維護海軍的榮譽、怎樣為國捐軀。所以海軍擁有光榮的作戰傳統:寧可戰死,也不投降。日德蘭海戰就是一場所有海軍都期待的最理想的海戰,是一場最標準的大炮對大炮的戰列艦之間的決戰。

海軍技術發展最快的階段是在甲午海戰之後的二十多年。甲午海戰以前的鐵甲艦差不多全都被淘汰了,英國開始研製無畏艦,也就是後來的戰列艦,在日德蘭海戰中第一次把戰列艦做到完美的地步。這時的戰列艦通常擁有一連串的炮塔,有三個或四個,戰列艦上的大炮都能旋轉,大炮的射速遠遠高於以前的鐵甲艦,射程也比鐵甲艦遠得多。戰列艦上的發動機功率也比之前明顯增大,所以航速遠遠超過以前的鐵甲艦。德國在1871年統一以後迅速崛起,從19世紀末開始,英、德兩國展開了規模巨大的造艦比賽。當時正處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也是技術爆炸的時代,英、德兩國的海軍技術突飛猛進,短短二十年間英德兩國的軍艦製造技術已經是世界領先,其他國家像法國、意大利、日本、美國等都望塵莫及。那段時間英、德兩國的設計師每隔三四周,就會設計出一代新的戰艦。到1916年日德蘭海戰爆發,這場大決戰終於來了。

當時最大的軍艦分為兩種,一種叫戰列艦,通常前面有兩個炮塔,後面有兩個,二戰時期開始出現了前面兩個炮塔、後面一個的形式,四個或者三個炮塔可以同時開火,開戰時所有的戰列艦排成一列,全部以側舷的火力向敵人開炮。另一種叫戰列巡洋艦,戰列巡洋艦跟戰列艦的噸位、火力都一樣,但是它更強調速度,去掉了戰列艦厚厚的裝甲,所以戰列巡洋艦可以開得更快,但是裝甲薄,防護性降低。戰列巡洋艦的作用是勾引敵人前進,把敵人引到自己的大艦隊跟前,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雷達等偵察手段,空軍也不能飛這麼遠到海上去,所以那個時期才會有這種戰術。當時在日德蘭海戰中戰列巡洋艦的引誘技術可謂發揮得淋漓盡致,完全像教科書一樣,雙方都先用戰列巡洋艦的艦隊引誘對方,後面都跟著大艦隊,然後雙方就面對面開始大戰。

德國海軍在各方面的素質都是全世界最高的,就像拿破侖所說:「普魯士人是從炮彈裡孵出來的!」德意志這個民族就是為戰爭而生。像德意志這樣善戰的民族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個。相比之下,英國國民的整體素質、戰鬥素質都沒有德國強,英國陸軍走到哪兒都有可能投降,但英國海軍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兩萬噸的戰列艦撞過去也不投降。英國的皇家海軍一直都保持著艦長與艦共存亡的傳統,在戰爭中船沉了,所有人都可以棄船,只有艦長一定要與艦同沉,這個傳統一直保持到二戰期間。

英德兩軍大戰一場之後,德國軍艦被擊沉十一艘,英國軍艦被擊沉十四艘,德軍稍佔上風。最後德軍大概傷亡三千人,英軍傷亡六千多人,所以從戰術上來看,德軍稍勝一籌,但是德軍也沒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雙方當時數百艘軍艦對戰,被擊沉的軍艦都占參戰軍艦很小的比例,德國被擊沉的十一艘中主力戰列巡洋艦只有兩艘,英國被擊沉的十四艘中主力戰列巡洋艦只有三艘,但當時最先進、最大的「瑪麗女王」號被擊沉了。德軍之所以在這次戰爭中稍佔上風,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德國軍艦的設計與製造理念要比英國更高明更合理,德國在建造時強調的是戰艦的生存能力,所以除了加厚裝甲外,還設置了重重水密門與隔水倉,故中彈後不易沉沒。而英國軍艦在建造時則一味追求戰艦的航速要快、主炮的口徑要大,為此不惜犧牲裝甲的厚度,故在海戰中容易被擊沉。所以在雙方都挨了那麼多炮彈的情況下,英國軍艦沉了,而德國軍艦還能漂著走。二是由於德國軍隊素質非常高,損害管制的能力也非常強。損害管制簡稱損管,對於軍艦來說就是中彈以後,如何堵住缺口、如何把水排出去、如何搶救傷員、如何滅火等等,在每一艘軍艦上都有一支專門的損管隊,軍艦一旦被擊中,損管隊就要去想辦法自救,這方面的素質德軍比英軍要高一些。所以德軍被擊沉的軍艦就少一些,犧牲的人數也少一些。

這次戰爭對雙方都沒有造成很大影響。德國雖然在這次戰爭中稍佔上風,但是並沒有打斷英國海軍的脊樑,也沒有大量擊沉英軍的主力艦,英軍的戰列艦一艘都沒有被擊沉。德國雖然在戰術上佔了上風,但是在戰略上德國輸了。在這次海戰以後,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德國帝國海軍艦隊再也沒有出過海,等於是被封鎖在了北海。這個形勢對德國來說非常不利,所以德國後來在二戰中為什麼要先佔領法國,就是為了獲得大西洋的出海口。

整個一戰時期,德國都沒能佔領法國的海岸,日德蘭海戰後的德國艦隊只能躲在北海沿岸德國自己的軍港裡,而不敢再開赴公海去與英國艦隊進行決戰。一支龜縮在自己軍港內不敢外出的艦隊,其戰略作用幾乎等同於零。直到一戰結束,這支大艦隊都被封鎖在德國自己的軍港內動彈不得。不過到一戰結束德國投降後,英國海軍看到德國仍有這麼多軍艦很眼饞,於是下令讓德國的整支艦隊開到蘇格蘭北部,準備俘虜世界上最優秀的、質量最高的軍艦。但是德國海軍很有骨氣,開到那兒以後一直停著,突然有一天早晨,德國的各條軍艦上都升起了旗子,互相傳遞一種叫「彩虹」的信號。大家都已經約好了,「彩虹」信號一出,所有的德國軍艦都將自沉。這支曾經跟英國海軍同樣強大的、當時世界上一流的大艦隊,最後自沉在蘇格蘭的斯卡帕灣。

| 最後一輛福特T型車下線 |

1927年的今天,在生產了一千五百萬輛車之後,最後一輛福特T型車下線,T型車停產。一千五百萬輛的數字已經非常驚人,而這個數字前面還有一個前綴——1927年。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還不知道在幹嗎。直到今天,英國、法國的汽車也還沒有普及到人手一輛,但美國在那個時候,光福特一款車就能生產一千五百萬輛,可見美國國力之強大。

我在美國時的那個城市就有一家小小的歷史博物館,當中有一張1929年建市時的照片,照片中黑壓壓的停的全都是黑色福特汽車。那時美國汽車已經普及了。但是風水輪流轉,今天所有的汽車廠都開到中國來了,以至於包括福特公司在內的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所在地——汽車城底特律,現在完全成了一個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