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魚羊野史·第3卷 > 5月20日 >

5月20日

《曉松說——歷史上的今天》來到了5月20日。1941年的這一天,德國入侵克里特島,世界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空降兵戰役爆發。1506年的今天,哥倫布去世。

| 德國入侵克里特島 |

1941年的今天,德國入侵克里特島。克里特島原來是希臘下轄的一個島,只是一個可以在地中海地區騷擾一下英國運輸航線的小島,本身戰略意義並不大。但克里特島戰役是載入人類戰爭史的一次重要戰役,其特殊之處就在於在這次戰役中德國首次大規模地動用了空降部隊,從此以後現代戰爭就多了一個重要的兵種——空降兵。

大島嶼攻防戰一直是人類戰爭史上最複雜的一種戰爭形態,因為島嶼攻防涉及潮汐、海灘地形等各方面的因素。海軍經常會說「艦隊對要塞是贏不了的」,在海島攻防戰中相對來說防禦比較容易,而進攻者必須得從海上迎面攻上來。自從克里特島戰役以後,大規模的空降兵開始應用在海島進攻中,此後島嶼攻防戰就變成了立體戰,進攻的部隊不光可以從海上上來,也可以從天上空降下來。從此以後,海島的進攻變得相對容易,防禦卻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空降兵的加入使防禦變成全境防禦,矛尖銳了,但盾一下子變弱了。

那時在太平洋地區,日本海軍佔優勢,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軍艦比地中海的軍艦要先進。在地中海地區,意大利海軍實力超過英國。英國在地中海的艦隊都是一戰時期的老艦,而英國的主力艦隊在大西洋,主要用於防備德國在大西洋的海軍。其實,意大利的海軍、陸軍、空軍總體上來說戰鬥力都很差,之前微博上傳一架意大利的戰鬥機,像蘿蔔在空中飛,大家都嘲笑說意大利空軍就這水平。意大利陸軍就不用說了,每次打仗喝著酒、唱著歌就投降了。相比之下,意大利海軍還算是三軍裡最強的,軍艦也新,而且軍艦也大,炮火也很猛烈,但是它不敢出海跟英國海軍對壘,因為意大利不尚武也不善戰,不是那種長期統一的有民族榮譽感的國家。英國曾經發動過一次奇襲意大利海軍基地塔蘭托的戰役,每當與有這種傳統的皇家海軍對壘的時候,它首先就認輸了。所以整個二戰期間,地中海地區就沒有爆發過幾次意大利海軍跟英國海軍或法國海軍之間的對抗。

克里特島戰役爆發時,德國海軍並不強大,那時德國納粹上台其實沒有幾年,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陸軍、空軍的軍備生產比較容易,而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可沒那麼簡單,海軍需要多年時間慢慢培養。但是又要打下克里特島,最後就決定用空降兵。那時德國的空降兵已經秘密地訓練了很久,空降兵是從陸軍中挑出來的最精銳的官兵,因為空降兵不光要打仗,對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各方面的要求也都非常高。尤其是要求每個空降兵都要非常勇敢,因為空降兵不是大家捆著一塊兒從飛機上跳下來,空降兵得一個一個從空中跳下,下來以後還經常被風吹得到處都是,有落在敵後的,有落在敵人戰線上的,有落在敵人堡壘頂上的。所以要求每個空降兵都要有很高的戰鬥素質,在空中就有可能和敵人開戰,跳下來以後還得一邊打一邊集合。空降兵的軍官們也要求有非常強的領導能力,能集合多少人就集合多少人去打,所以各國空降兵都是最精銳的部隊,其次才是海軍陸戰隊。德國空降兵當然也是德國最精銳的部隊。

空降兵有一個大弱點,就是一般都沒有重武器,所以面對重兵防禦的堡壘時非常困難。一般情況下空降兵都是先降落在敵後騷擾,燒燒糧草,搞搞突襲,然後配合正面的軍隊進攻。這是空降兵到今天為止最主要的戰術,如果正面沒有重裝甲部隊的接應,純粹用空降兵去打,那是非常困難的。克里特島戰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最後德軍成功佔領了克里特島,但是德國空降兵在這場戰役中的損失也極為慘重。為了攻佔這一小島,德軍傷亡人數高達六千,僅有的傘兵師遭到重創。相比之下,德軍在攻佔南斯拉夫和希臘的所有陸上領土時,只付出了傷亡五千人的代價。所以從此以後德國再也沒有發動過大規模的空降兵的戰役。到二戰末期,德國的制空權也喪失了,天空上飛的都是美、英的戰鬥機,最後這支精銳的德國空降兵部隊就被當作陸軍使用了。在意大利戰場上,這支德國的空降兵部隊確實是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曾經擋住了整個英美大軍在南線的進攻,而且堅持了很久,但是再也沒有成為空中的雄鷹。

空降兵在二戰的時候第一次做到了大規模嘗試運用,但是真正取得的戰果不是特別明顯,空降兵在諾曼底登陸中曾取得過一次比較大的勝利。諾曼底登陸時大規模地採用了空降兵,美國兩個師、英國一個師的空降兵都空投到敵後,幫助主力部隊在海灘登陸。但那時空降兵實際上是空降到淺近的敵後,並不是非常深遠,只要登陸部隊一上來,大家就能互相打槍,相互開炮彼此都能聽見。於是空降兵部隊成功地在敵後跟主力的登陸部隊會師了。

諾曼底登陸以後,北線的蒙哥馬利指揮的陸軍又發動了人類歷史上一次超大規模的空降戰役,叫市場花園戰役(又叫阿納姆戰役),規模甚至超過諾曼底登陸。市場花園戰役幾乎集中了盟軍所有的空降兵,包括美國的第八十二師、第一○一空降師、英國的第一空降師以及波蘭的一個傘兵旅。著名的美劇《兄弟連》講的就是一○一空降師的故事,其中有一段著名的台詞。在阿登森林戰役中,那是德國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戰,空降兵當時向包圍圈裡走,而陸軍是往反方向走。陸軍跟空降兵的弟兄們說:「你們往那裡走幹嗎?你們到那裡就會被包圍的。」這些空降兵答道:「我們是空降兵,生來就是要被包圍的。」如果是在敵前作戰,陸軍就可以了,而空降兵一定要空降在敵後,一定會被包圍。

我看到過德國空降兵司令對阿納姆戰役的回憶,感慨萬千。當時德國空降兵已經被當作陸軍使用,去防禦英美的裝甲部隊。有一天他們趴在戰壕裡,天上五千架運輸機、滑翔機遮天蔽日地從他們的頭頂上飛了過去。德國空降兵司令看著滿天的飛機,長歎一聲說:「如果有一天我能統率這樣的大軍去打空降戰役該多麼幸福啊!」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作為一個空降兵的將軍,打一場這樣的空降兵戰役才是他最幸福的時刻。市場花園戰役基本上也是以盟軍失敗告終,因為盟軍事先沒有料到,就在空降地點附近駐紮著兩個強大的德軍坦克師。只有輕武器的空降兵當然擋不住坦克、大炮的進攻,所以在這次戰役中,盟軍空降兵的損失也極為慘重。

戰後,美國和蘇聯在各種各樣先進的戰術思想的指導下,開始研製大型的運輸機。因為之前空降兵都沒有辦法使用重武器,飛機一般也就是一兩噸、兩三噸的載重,最大的載重也就是三四噸,一架飛機裝載上幾十個人,沒辦法再裝載坦克、大炮什麼的重武器。於是戰後各國就開始了大型運輸機的研製,美國率先於20世紀50年代研製出使用噴氣式發動機的B-52戰略轟炸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221噸,最大載重量為27噸。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又研製出C-5A銀河式運輸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達380噸,最大有效載重量為118噸。蘇聯也不甘落後,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出安東諾夫-225超大型運輸機。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高達600噸,最大有效載重量竟高達300噸,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再加上降落時採用的火箭減震技術等各種先進技術,以及專門為空降兵研製的坦克、炮等裝備的普遍應用,現代戰爭中的空降兵已經不再是當年只能拿著衝鋒鎗下來的空降兵,能空投坦克、大炮等重武器和大量的彈藥給養,所以今天的空降兵是一支能攻善守的部隊。在冷戰時期,美、蘇兩軍最常備的精銳部隊都是空降兵,蘇聯的幾個空降師都是隨時能投入戰鬥的部隊,美國的八十二空降師跟一○一空降師也是隨時待命,隨時可以投入第一線戰鬥,這些空降兵都是快速反應部隊。所以今天的空降兵已經成長為一支重要的戰略部隊,不再是一支簡單的戰術部隊。

我國也有自己的空降兵,我軍的第十五軍就是一支空降部隊,這個番號已經解禁了。我們不但有自己精銳的空降兵十五軍,還有自己的大型運輸機,大型運輸機運-20已經開始執行飛行任務。我相信未來世界上不太可能會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如果發生局部衝突,在都不使用核武器的情況下,第一個投入戰場的就是空降兵。

| 哥倫布去世 |

1506年的這一天,人類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航海家之一哥倫布去世。哥倫布最重要的發現就是美洲新大陸,他雖然發現了這塊新大陸,但他並不知道這是哪兒。哥倫布是個意大利人,他本來想去印度,當時寫給各種贊助商看的報告都是說要去印度。最後哥倫布拉到了西班牙國王的贊助,還跟西班牙國王簽了個合同。西方自古就有簽合同、守契約的傳統合同說,你贊助我去印度,我發現的東西百分之多少歸你,百分之多少歸我,還包括土地如何分配等。哥倫布拿到了西班牙國王的贊助,就出海了。

哥倫布的時代雖然叫大航海時代,但是仔細看當時的歷史記載,哥倫布其實只有那麼幾條小船,跟在他之前八十多年的鄭和航海時的大艦隊完全沒法比。哥倫布的三條船擱一塊兒都能放到鄭和的大船裡頭去,可見鄭和艦隊的規模之大。我在新加坡還看到了鄭和的寶船復原的樣子,那簡直是巨型大船,軍隊、戰馬、火炮等全能裝在裡面,哥倫布的那幾條小船跟它簡直不能比。但哥倫布的貢獻是巨大的,因為鄭和出去轉了一圈,無非就是把金銀、綢緞、瓷器等禮物賞賜給了一些遠方的國家,抓了幾個妄圖偷襲船隊的海盜、酋長或國王,弄了幾隻長頸鹿、獅子回來。鄭和時期的航海家並沒有胸懷遠大理想,要去發現新大陸,鄭和自己可能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沒有實現。但是,哥倫布時期的航海家個個都懷著要發現新大陸、發現新世界的理想,或者可以叫野心。這可能跟中國的文化有關係,儒家傳統始終都是講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並沒有那麼大野心;而西方人很有侵略性,到處去找新大陸,他們發現了新大陸以後就給這個地方命名,以佔領與殖民。

眾所周知,哥倫布第一次遠航美洲,首先發現的是加勒比海上的一個小島。當地土著叫它「瓜納哈尼」,他卻將其重新命名為「聖薩爾瓦多」(即救世主的意思)。這個小島位於西印度群島最北面的巴哈馬群島上。之後他又進行了另外三次遠航,相繼發現了加勒比海上的一系列大小島嶼(如巴巴多斯等)以及中美洲地峽,還到達南美洲大陸的邊緣。哥倫布把加勒比海上的所有島嶼統稱為西印度群島,因為他認為自己發現的地方就是印度,而且一直到死都對此堅信不疑。哥倫布歷盡千辛萬苦才發現了這一片新大陸,卻沒能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它。反倒是一位名叫America(亞美利加)的意大利人若干年後去考察了南美海岸,發現這裡根本不是印度,而是一片新發現的大陸,於是果斷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它,並得到全世界的認可。所以,這塊大陸現在還叫亞美利加洲(即美洲)。

其實早在哥倫布之前就有各個方面的人發現了美洲,但這些早期發現者後來都與自己的原出發地失去了聯繫,因此無人知曉這些探險成果。只有哥倫布,不僅再一次重新發現了美洲,而且與歐洲建立起牢固的聯繫,再也不曾中斷。正是這樣的發現對人類歷史的進程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所以直到今日,美國人對他還是很尊重。美國專門有一個法定假日叫哥倫布日,這個非常難得,美國沒有幾個法定假日是用人的名字命名的。

美國的中學語文課本的第一課就是關於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美國的語文課本跟我們的不一樣,我們是每個年級的課本中都有古文、有現代文,有散文、有詩。而美國的中學語文課本是按照時代來排的,最早出現的文學作品放在前面。美國最早的文學作品就是哥倫布在發現巴巴多斯島時寫的《巴巴多斯日記》。巴巴多斯是一個小島,位於西印度群島最南面的向風群島上,是哥倫布在1493年第二次遠航時發現的。因為在那之前美國只有印第安人,沒有什麼文學作品,只能放在歷史課裡去教,而語文課中的內容是當作文學來教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國人對哥倫布多麼敬重,有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節日,他寫的日記還被當作美國語文的第一課。

《巴巴多斯日記》這篇課文後面有一個作業,說日記有兩種,一種是真的,就是寫給自己看的;還有一種是假的,就是寫給別人看的。這個哥倫布日記就是寫給別人看的,寫給誰看呢?是寫給贊助商看的。因為在這篇日記中,哥倫布一定誇大了巴巴多斯,誇大了他發現的那些東西,因為他把那兒寫得富足極了,是為了讓贊助商高興。於是後面的作業就讓孩子們去偽存真:假設你是一個海員,你就在哥倫布的船上,和他一起登上了巴巴多斯島,你來重新寫一下《巴巴多斯日記》,記錄下你的眼睛看到的東西,把你覺得為了忽悠贊助商能給他更多的錢的那部分去掉。重寫《巴巴多斯日記》是美國學生的第一個作業,不迷信權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所以拿來跟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