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煮酒探西遊 > 7 觀音菩薩的黑帳 >

7 觀音菩薩的黑帳

關於唐僧的身世之謎,前面已經推出了以下3個結論:

  1. 1. 唐僧不是陳光蕊的兒子。
  2. 2. 唐僧是那個水賊劉洪的兒子。
  3. 3. 唐僧報仇,是由這一事件的總策劃者觀音菩薩安排的。

只有這樣理解,邏輯上才是清晰完整的。否則,若只按表面文字,就必然漏洞百出,完全說不通。

以上的結論,雖然在邏輯推理上是通順的,但有的朋友可能會問:你有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來證明呢?當然是有證據的。

要證明唐僧不是陳光蕊的兒子,證據有三:

  1. 1. 陳光蕊結婚僅8~18天就死了。而溫嬌小姐居然已經確認懷了孕。
  2. 2. 第37回說,唐僧是在陳光蕊死後僅3個月出生的。(這就足以證明了。)
  3. 3. 但有的朋友可能會懷疑,這個時間上是不是作者有筆誤?我可以肯定地說,這個時間上沒有任何筆誤!

陳光蕊結婚的次日,就赴任去了。這有明確的時間記錄:「離了長安登途,正是暮春天氣。」正月、二月、三月絕對是春天,「暮春」,最遲不會遲過三月。

而溫嬌小姐棄嬰江中的時候,是幾月?原文:「取貼身汗衫一件,包裹此子」。貼身汗衫,肯定不是什麼厚衣服,並且只是一件,所以可以確認是在熱天,最遲也是初秋,總之不會太冷。

按三月結婚就懷孕算,怎麼也得到寒冷的冬天才能出生。不會在熱天出生,而在熱天出生,就恰恰證明了只是3個月就出生了!

所以,我說唐僧不是陳光蕊的兒子,你駁不翻。

那麼,又有的朋友可能會問,你怎麼證明唐僧就是劉洪的兒子呢?你又怎麼證明這一切都是觀音菩薩暗中策劃操縱的呢?

其實這個很好證明,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觀音菩薩策劃操縱的,因為她需要一個像唐僧這樣的取經人!你若不信,我們來看人證、物證,鐵證如山:

(一)人證:南極星君

南極星君對溫嬌囑曰:「滿堂嬌,聽吾叮囑。吾乃南極星君,奉觀音菩薩法旨,特送此子與你。異日聲名遠大,非比等閒。」

「奉觀音菩薩法旨,特送此子與你。」也就是說,溫嬌小姐要生的這個孩子,是觀音菩薩安排來的,那麼,這就說明觀音菩薩對這一切早就是知道的!

不僅僅是知道,而純粹是由觀音菩薩策劃安排的整個事件。

(二)物證:菩薩的黑帳

查任何人,只要查到她的黑帳,就一目瞭然!菩薩記的黑帳,就是那一本所謂的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簿子,在《西遊記》第九十九回,記的清清楚楚:

金蟬遭貶第一難,

出胎幾殺第二難,

滿月拋江第三難,

尋親報冤第四難,…………

這個簿子裡面記的都是大難,從金蟬遭貶開始記錄的。

一出世,唐僧就幾乎被父母做掉了,這肯定算是一難。

和父母僅僅只生活了一個月,到了滿月的時候,被母親拋入江中等死,這也絕對算得上是一難。

可是,當他見到了母親,又「替父報仇」了,應該是大快人心啊,怎麼菩薩也還給他記著一難呢?!這就完全說不通了。

我們再細看這一段的原文,唐僧除了走了幾步路,向外公報了個信之外,從頭到尾,自始至終沒有發現他遇到過任何難!

這黑帳裡面記的可都是大難啊!請問:他的難在哪兒呢?!

這一難的名稱,就叫作:尋親報冤!尋到親人之後而以冤相報!殺死親爹,逼死親媽,這才叫真正的難啊!否則,你怎麼解釋這一難?!你解釋不了,只能認為這沒有難,是菩薩們記錯了。

錯不了的。菩薩及其下屬,是這一事件最知情的人,也只有他們才知道唯一的真相,他們記的是「尋親報冤第四難」。

這個尋親報冤的「親」,一定是指:溫嬌是他的親媽,劉洪是他的親爹。否則,「尋親報冤」就不能成立。為什麼這樣說呢?

  1. 1. 已經證明:陳光蕊不是唐僧的親爹,兩個人不存在任何血緣關係。
  2. 2. 那麼,劉洪打死了陳光蕊,又關唐僧什麼鳥屁事呢?和唐僧沒關係的。
  3. 3. 唐僧無論怎樣殺死劉洪,都不能叫為父報仇。因為陳光蕊根本就不是他爹!

所以,唐僧和劉洪之間,根本就不存在殺父之仇。那麼,究竟有什麼「冤」要報呢,只有一點,那就是:要報出生後的「淹殺」之冤!

唐僧和劉洪只存在這唯一的「冤」。菩薩們記的非常清楚:唐僧報這個「冤」的時候,尋到的是「親」!是尋到「親」後,報的「冤」,從而剛好構成了一「難」。否則,無論怎樣報仇,「難」又從何來呢?

所以,如果你只看表面現象,則既不存在「報冤」,也不存在「難」,完全說不通。而只有當他的親爹是劉洪的時候,就全部清晰通順了。既存在「報冤」,也存在「大難」。

只有這樣解釋,所有的環節,才能夠順理成章,清清楚楚。

為什麼會是這樣的呢?因為這一切,都是在觀音菩薩的暗中策劃、操縱下完成的。這是對唐僧同志的一種考驗!

我們的唐僧同志,在觀音菩薩的安排下,被他們刻意製造成了一個「惡」人,稀里糊塗的殺掉了親爹,逼死了親媽,滿分通過了組織上的考驗,終於與有罪的家屬徹底地劃清了界限,堅定不移地站在了佛組織這一邊,繼續接受後面的考驗。

那麼,在幕後掌控操縱這一事件的觀音,究竟是想要達到何種目的呢?

小子斗膽做這一回書,僅為博君一笑,並無其他目的。

旨在勸奉未婚男女小青年們,千萬不要婚前瞎搞,否則的話,被菩薩們鑽了空子,抓了把柄,可就慘嘍!

(僅就小說故事情節進行的邏輯推理,與現實宗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