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敲竹槓」的由來 >

「敲竹槓」的由來

關於俗語「敲竹槓」的由來,有兩種很有意思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清朝末年,市場上小額交易以銅錢為單位,店家接錢後便丟在用竹槓做成的錢筒內,晚上結賬時倒出來,謂之「盤錢」。當地的地痞流氓常去店舖勒索錢財,不用開口,只是惡狠狠地敲拍竹錢筒,店主見之,便知來意,慌忙掏錢「孝敬」。另外,舊時有些黑心店主,見陌生顧客上門購貨,往往隨意提價。每當夥計在接待顧客時,店主便「敲竹槓」一下,示意提價一成。

而另外一種說法則與之相異。1839年林則徐奉道光皇帝之命,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在他的要求下,各地水陸要塞均設卡檢查,以防煙土流入境內。但一位水運客商將煙土藏於竹槓和船篙之中,企圖矇混過關,躲避檢查。一天,商船行至浙江紹興碼頭,檢查官上船檢查,未發現其中的秘密。此時,該關卡的一名師爺吸著旱煙走上船去,用煙桿敲得竹槓「梆梆」響,客商以為師爺看出了破綻,便慌忙掏出數兩銀子,悄悄塞給師爺,請求包涵,不要再「敲竹槓」了。

如今,以某種借口勒索訛詐人家錢財,被人們稱為「敲竹槓」,這大概是從第一種說法中得來的。「敲竹槓」者層出不窮,花樣百出,雖然不及敲詐勒索對社會的危害性大,但遠比敲詐勒索的滲透面要廣得多,也要「靈活」得多。被「敲竹槓」者往往是或忍氣吞聲,默默忍受,或自認倒霉,息事寧人,實在是可憐。

不過,若以第二種說法,在某些特定場合下,還真的有必要「敲竹槓」,只不過這種「敲竹槓」,應當是認真細緻地檢查的意思。無論是海關緝私還是公安緝毒,無論是質檢人員檢疫還是偵察人員調查,都要認真細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