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 > 「不分軒輊」的「軒輊」是什麼東西 >

「不分軒輊」的「軒輊」是什麼東西

「不分軒輊」是一個成語,意思是不分高下輕重。為什麼會有這個意思?「軒輊」又是什麼意思呢?

「軒」是前頂較高、後頂較低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的等級乘坐;「輊(zhi)」則剛好相反,是前頂較低、後頂較高的車子。簡言之,「軒」是前高後低,「輊」是前低後高。「軒輊」連用,即指高低、輕重、優劣。語出《詩經·小雅·六月》:「戎車既安,如輊如軒。」朱熹解釋道:「輊,車之覆而前也;軒,車之卻而後也。凡車從後視之如輊,從前視之如軒,然後適調也。」「戎車既安」是說戰車已經準備停當;「如輊如軒」是說前後俯仰,調整到了最合適的狀態,隨時可以出擊。

《後漢書·馬援傳》中,馬援向光武帝上書表白自己的心志,其中有這樣的話:「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與人怨不能為人患,臣所恥也。」軒前高後低,自然較輕;輊前低後高,自然較重。馬援的意思是說我居於人前,別人不會看重我;我居於人後吧,別人也不會看輕我。言外之意就是我在別人眼中根本無足輕重,因此馬援引以為恥。後人就從這句話中提煉出了「不分軒輊」這個成語。

「軒」既是前高後低,自然視野開闊,因此引申出高大之意。很多以「軒」組成的詞都跟這個意思有關,比如「氣宇軒昂」形容氣概不凡,高大雄偉;「軒然大波」是高高湧起的大波濤;「軒眉」是高抬起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