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 > 增訂版後記 >

增訂版後記

趁這本書重印的機會,我對原書內容有針對性地作了一些增添,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我覺得需要提出來加以強調或補充的。第一講增加了「說理必須要有理由」一節,強調說理中的「看法」不能缺少「理由」,初學者不妨從「因為……所以」的句式開始,逐漸養成「話中帶理」的習慣。第一講裡「說理的目標不是絕對的『確實』」一節後面則加了一個結尾,這節先前討論的只是說理的目標「不是什麼」,現在增加的部分補充了「是什麼」。第三講增添了「中介保證的共同價值與『逆向說理』」一節,討論為何在說理中提出的某些價值理由特別不容易被人接受。第四講裡增加了「類別概念與先入為主」和「準確概念與有效比較」兩節,都是在概念如何定義之外,補充了概念對說理在思維方式上的影響。

第二類是針對幾個比較常見的似是而非觀念。有人以為,「事實」本身就是最可靠的證據,說理無非就是「讓事實說話」。但是,什麼是可以用作可靠證據的「事實」,這本身就是要在說理中辨明、確定和論證的。為此,我在第二講裡增加了「說理中的『事實證據』」一節。第二講裡增加的另外兩節「有結構缺陷的『理由』」和「理由與解釋」是互相聯繫的,針對的是兩個經常互有聯繫的誤解:(一)凡是能增強說理修辭效果的(最常見的是類比和其他比較),就是好的理由;(二)解釋或說明與理由對結論有相同性質的支持作用。

第三類是針對媒體在關於本書採訪時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第二講裡增加的「理由與常識和知識」針對的是公共說理中通常運用普通知識的問題。第十一講裡增加的「個人教養與公共規範」則是討論公民教養和民主政治的「對話」問題,強調的是,公共說理是一種與私人社交不同的交談。

這次增加的部分超過原書的五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書的第二、三、四講。在公共說理中,理由和中介保證是最重要的環節,直接影響到說理的質量和可信度。結論和主張是否合理、可靠,直接與理由和中介保證是否真實、公允、邏輯、充分,以及概念是否準確、清晰、明白有關。除了上述添加的部分,書裡的「說理的圖爾敏論證模式」一節從原來的第二講移到了現在的第三講。討論圖爾敏說理模式的兩節放在一起,前後聯繫,讀起來應該更便利一些。

2014年5月10日,奧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