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春風十里不如你:與馮唐聊天 > 尊老是中國文明特色 >

尊老是中國文明特色

竇文濤:說到老人被遺棄,我想到日本一部電影《楢山節考》,還有敦煌的壁畫。壁畫裡有一類題材叫老人入墓,實際上要按照今天的觀念也叫遺棄,就是老人快死了,然後全家人背上點生活用品,把他送到活人墓——

梁文道:等死。

竇文濤:可是那個場景看著又好像很安慰,因為全家人在那兒跪著給他磕頭、訣別,生活用品也放在那兒。後來我查了一下,當時的儒家比較反對這個東西,這種做法是受到印度佛教的影響。遺棄一個老人,咱現在覺得太淒慘了,可是從宗教角度來說,他覺得他是在快死的時候找一個修行的洞穴,然後念佛往生,自己慢慢地坐化、圓寂,並不是壞事,但實際上就是等死。

梁文道:這恰恰說明中國文明一個很特別的地方,我們是非常早地進入了農業時代。在人類還沒有開始農耕,還處在遊獵採集時代的時候,遺棄老人是非常必要的一件事兒。你整個部族到處採野果,到處打獵,冬天下雪要搬去另外一個地方,隨時要移動,你是絕不能讓任何一個人拖累整個族群的移動步伐,要不然大家一起完蛋。所以,遺棄老人在人類歷史上是很古老、很常見的行為,今天挖很多古代的人類骸骨都可以看到,人年紀一大,或者受傷了,走不動了,孩子生下來不健康,怎麼辦呢?扔掉,因為帶著就是負累。但是進入農業社會之後就變了,在農業社會老人有特殊價值,老人代表經驗和智慧,代表書本、電腦、萬維網,他儲存了不少知識和技能,所以才開始尊老。而越尊老的社會,恰恰說明它很早進入了農業時代,而且對知識的積累特別重視,這是中國文明的特色。

竇文濤:現在又產生了幾千年未有之變局,老人得向年輕人學習蘋果手機怎麼用,要不就會被拋棄。我覺得馮唐說的那個問題特沉重,就是說要不要用80%的錢去維持20%老人的生命,而且僅僅是推遲他的死亡時間。如果是你的父母,你會怎麼選?我問過醫生,醫生說大部分中國家庭其實只要有能力,都要熬到最後一天。這麼一來,拖垮一個家庭的情況太常見了。

《楢山節考》是日本導演今村昌平的一部悲情電影,描寫在日本信州深山中的一個貧窮小村子,由於貧困而沿襲下來了一種拋棄老人的傳統——就是所有活到70歲的老人,不管是否依舊身體硬朗,只要到這個年紀就要被家人背到楢山上丟棄,以節省糧食的支出。69歲的老人阿玲婆被長子背上了白骨成堆的楢山,天上下起了大雪,阿玲婆在山上默默地等待著死亡。

敦煌壁畫《老人入墓圖》反映了唐朝時期敦煌地區人民的佛教思想。這不是為去世的人舉行葬禮,而是一位感到死期將至的老人來到墳墓前與親人訣別,然後獨自進入墓室與外界斷絕往來直至去世。墓室裡面裝修成了佛堂的樣子,老人希望自己可以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誦經念佛,在安心修持中離開今生。

馮唐:這是我們這一兩代人更要面對的現實,科學進步太快,想多維持一個人的生命一二十年,可能不是太難的事兒,將來這個成本怎麼算?

竇文濤:你認同安樂死嗎?

馮唐:我只能說我認同對自己的安樂死,對別人我沒法說。這個議題在美國也是不能碰的,提都不能提。

竇文濤:為什麼?

馮唐:只要你提,就會有人讚成,有人反對,反正你要丟選票。

梁文道:美國雖然是基督教化的一個國家,但這種事兒我覺得很快也必須提了,因為整個社會越來越高齡化,所謂年輕人口在發達國家不斷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