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 > 侯孝賢與朱天文:文字與影像(3) >

侯孝賢與朱天文:文字與影像(3)

侯孝賢與朱天文

Hou Hsiao-hsien with Chu Tien-wen

文字與影像 Words and Images

侯孝賢是廣受國際讚譽的電影人,至今執導過十八部劇情片,包括《童年往事》、《悲情城市》和《海上花》。1947年出生於廣東省梅縣一個客家家庭,1949年遷徙至台灣南部,當時侯孝賢還在襁褓中。他就讀台北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72年畢業。除了執導影片的成就外,自1973年起,侯孝賢就以多方位的才能,以副導演、編劇和製片等身份,參與了二十五部以上影片的製作。侯孝賢是深具影響力的台灣新電影運動(1982—1986)的重要成員,其他成員還包括楊德昌、萬仁、吳念真和曾壯祥等人。

朱天文自1983年起,一直是侯孝賢忠實的創作夥伴。朱天文1956年出生,畢業於淡江大學,自《風櫃來的人》之後便參與侯孝賢所有的電影的編劇。曾獲得金馬獎、威尼斯電影節、東京電影節的最佳劇本獎。朱天文也是極為優秀的小說家,至今出版超過十五部作品,包括極受讚譽的小說集《世紀末的華麗》、《花憶前身》,以及得獎小說《荒人手記》。

侯孝賢和朱天文的組合已經創作出多部當代電影的真正經典。1983年《風櫃來的人》是四個朋友入伍當兵之前的關鍵時刻的半自傳式記述。《童年往事》和《戀戀風塵》繼續了這位導演對於人從少年到青少年又到成年的痛苦過程。1989年,侯孝賢以里程碑般的電影《悲情城市》提出了他對於歷史暴力的省思,這部作品極為有力地探究了大約1945至1949年之間的台灣歷史,尤其著重「二二八事件」[1]。其後,本片成了侯導「台灣三部曲」的首部,其他兩部包括《戲夢人生》,根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2]的生平,結合訪談以及戲劇重建而成,還有《好男好女》,一部錯綜複雜的電影,由一個抗日女志士與一個當代女人在電影中扮演這個女志士的故事互現而成。

侯孝賢於1990年代依舊持續他對電影的不懈探索。《南國再見,南國》是一部關於當代台灣南部幫派文化的電影,《海上花》則是對於一部描繪十九世紀晚期上海妓院交際文化的古典小說的高度風格化演繹。當全世界迎接千禧年的來臨時,侯孝賢發表了他的千禧年聲明,關於早於事情本身而產生的懷舊與失落。背景設在2001年,但敘事者卻身處未來,《千禧曼波》是一個高中輟學女生薇琪(舒淇)的故事,嘗試穿越充斥忌妒、藥品還有幫派的霓虹世界。因其著名的標記性遠景與長鏡頭,以及對於角色的敏感度,侯孝賢常常被與著名的《東京物語》導演小津安二郎相提並論。為了紀念小津百歲冥誕,侯孝賢與朱天文於2004年合作了《咖啡時光》,以作為對這位日本大師級導演的成熟致敬。這部電影在日本取景,起用日籍演員(其中有流行歌手一青窈),探索了一個年輕女性在重要關頭對於自己人生的重新評估,而同時這也標誌著對導演自己的影響力與電影手法的再度評估。

2001年4月11日,我與侯孝賢、朱天文在紐約會面,進行了一次廣泛的訪談。在我們的對談中,侯孝賢和朱天文談論了早年所受到的影響、合作過程、他們的作品以及台灣電影的未來。訪談的部分時間,製片、影評人焦雄屏和小說家劉大任亦同時在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