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60.行善最樂 >

60.行善最樂

道教發祥地之一的成都市青城山的寺廟門口,有一塊字匾,異常醒目:行善最樂。

傳說過去有一個王子,雖然每天錦衣玉食,享受榮華富貴,卻始終鬱鬱寡歡。他心中一直充滿疑惑:「一個人究竟怎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呢?」一位高僧告訴他:「這很簡單,日行一善就可以了。」王子半信半疑,但仍然照高僧的話做了,沒想到不久便發現,凡是被他幫助和關懷過的人,無不對他真心感激。一年之後,王子向這位高僧致謝說:「你的話一點都不錯,誠心助人讓我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快樂。」

從事幸福感研究的美國心理學教授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說:「雖然每個人對生活狀態的要求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自私自利的人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要想獲得幸福感,應該多行善舉,多關懷他人。」

日本有一位年輕的臨終關懷護士大津秀一,他在親眼看見、親耳聽到一千例患者的臨終遺憾後,寫下了《臨終前會後悔的25件事》一書。其中第五件是:沒有盡力幫助過別人。他認為,或是冷漠或是怕吃虧,讓很多人不敢做個樂善好施的人。

有的人總是不快樂,可是又不知道怎樣才能快樂起來。那麼你可以嘗試一下,看看主動幫助別人後自己會有什麼感覺。

彭文軍是貴州省開陽縣的個體客運大巴車主。2002年上線不久,他在花梨鄉清江村通往開陽縣城的公路上,看到一些七八歲的孩子居然要走五公里路去上學,「這麼遠娃娃咋個走哦!」於是他決定當孩子們的免費「校車」,天天接送幾十個孩子上下學,一晃堅持了十二年。每當下車後,這些孩子都會齊刷刷地站著向客車敬少先隊禮,目送客車遠去。「我們一輩子都會記著這個好人。」孩子和家長們的感激,使彭文軍品嚐到了做好事的快樂。其實,很多時候行善與行樂就是一回事。

行善最樂與助人為樂是同義,但一個是道教的說法,一個是世俗的說法。當代助人為樂精神的代表是雷鋒。學習雷鋒精神的活動至今已五十多年,期間起起伏伏,非議不斷。總是有人問:雷鋒精神會過時嗎?人都是自私的,助人為樂是違反人性的作秀嗎?其實我們只要用心觀察就會發現,利他也是人的本性,雷鋒不過是利他基因較多的一個人。助人為樂根植於人性的土壤中,所以雷鋒精神的火炬會永遠燃燒下去。人性就是這樣奇妙,幫助別人居然會快樂自己!利己慾望的滿足會給人帶來快樂,利他慾望的滿足同樣會帶來快樂,而且還要加個「更」字。行善不僅是美德,也是心靈的需要。

慈善為什麼能成為一項事業?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無償獻血、捐獻骨髓、捐眼角膜?為什麼許多國家都有成千上萬的志願者?奧秘在於幫助別人會醫治自己心靈的創傷,驅除內心的孤獨、抑鬱,產生快樂的情緒。有研究者認為,正是人類利他主義基因的充分發展,才使人與人互相關愛、團結協作的行為遠遠多於動物,促成了人類的不斷進步,最終超越動物。

每個人都是他人的環境。我們做不了太陽照耀全人類,不妨做一根蠟燭,照亮和溫暖世界的一個角落。助人為樂不妨從身邊人做起,先是家人和親戚,然後一圈一圈地擴大到同事、朋友以及有困難的陌生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人性最強烈的一種需求是愛。愛是一個圓,由愛別人和被人愛兩個半圓組成,缺一不可。被人愛是幸福的,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能夠愛別人同樣是幸福的。愛你的家人,愛你的朋友,愛你的家鄉、祖國,每種愛都會轉化成心中的幸福感。當我們的心沉浸在濃濃的愛意中時,我們身體中的億萬細胞就會興高采烈地工作,營造出體內理想的生化環境。

做好事不僅很高尚同時也很「滋補」。做惡事的人為什麼容易短壽?因為做了虧心事就擔驚受怕,神經緊張錯亂,內分泌失調,時間一長就會引發疾病。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助人為樂使人心理堅強,積極自信,確實可以改善健康。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自己。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心理學家戴維·劉易斯博士給人們的建議是:

「為了改善健康,我們所有人應該從今天就開始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