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24.希望是生命的支柱 >

24.希望是生命的支柱

人生可以失去很多東西,卻絕不能失去希望。沒有希望,人就失去了活著的勇氣。在古希臘的神話中,希望是魔鬼潘多拉盒子裡沒有釋放的東西。

沒有食物、水、空氣,人就不能生存。可是,很少有人意識到,人的靈魂中缺少了某種元素,人也不能生存。

希望是生命大廈的支柱。沒有了支柱,生命的大廈就倒塌了。希望是根植於人性之中的生命需要,像眼睛、耳朵、血液一樣,是人性的關鍵部件。

希望與慾望的區別是,慾望僅僅是一種主觀的心願,希望則是有可能變為現實的心願。如果變為現實的可能性連百分之一都沒有,那不能叫希望,只能叫空想或妄想。

希望與理想的區別是,希望是人生存最基礎的需要之一,理想則是錦上添花的高層次精神追求。人可以沒有理想,但是不能沒有希望。希望可大可小,哪怕這個希望是一點點燭光,也能照亮一個人的生命,給人以生存的勇氣。如果一個人絕望了,靈魂就死了,這個人就無法活下去。

古人言:「哀莫大於心死。」心死就是絕望。人生存就是靠希望支撐著,希望是生命之火,火熄滅了人就會走上絕路。自殺是當今一個頻發的社會現象,中國每年有二十多萬人死於自殺,至少有上百萬人自殺未遂。在十五歲至三十四歲的人群中,自殺更是成為首要死因。

上海自殺干預熱線有位盲人接線員錢友忠,他說,一個晚上至少能接到三四個求助電話,多時十幾個。那些在高樓頂上徘徊的人,其實內心並不想跳下去,他們是在尋找一束光,帶他們走出黑暗。錢友忠三十四歲時因腦膜炎致盲,最初他也曾無數次想到過自殺。他說,我非常理解想自殺人的感受。只要幫他們找到一個活下去的理由,他們就會放棄自殺。這個理由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給人帶來活下去的希望。

在人的各種希望中,最被看重的是改變命運的希望。一個社會,不能有絕望的人群,絕望的階層,否則那將是社會的炸藥桶。能否讓人人都有希望、有夢想,是衡量一個社會好壞的標尺之一。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就是給下層百姓開闢了一個進入上層社會的通道,給草根人士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希望。中國封建社會被許多外國學者認為是一個超穩定結構的社會,其中科舉制度功不可沒。

人不是希望的奴隸,希望是人經過努力可以創造和爭取的。生命的本身潛藏著巨大的能量,人永遠都不要因為自己所受的苦難而怨天尤人。希望是一種寶貴「金屬」,人們應常常要從失望裡將它「提煉」出來。堅持,可以變絕望為希望。報告文學家陳祖芬說過一句哲理至深的話:「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還能堅持,這個人就有希望。」堅持常常使人生柳暗花明。希望就是力量。一個人,即使他一無所有,只要有希望,生活再艱難,遭遇的打擊再大,他都可以挺直腰桿。

希望是人的一種精神慰藉。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還是熙熙攘攘?許多人喜歡求佛保佑,到佛界尋找和寄托塵世的希望,因為那裡被認為是與神秘未來相通的地方。「許個願吧!」從古至今人們拜天祭地,就是祈一個心願,托一個好夢。

希望是人的無價之寶,它使生命之樹長青。有研究表明,對未來的期望是人快樂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個中等收入但收入一直在上漲的人,要比一個有著高收入但不大可能再突破的人快樂。同樣,一個住在小房裡,但將搬進大房子的人,可能比一個已經擁有大房子但不再有更高希望的人快樂。

社會的快速進步使人的希望變得太多太複雜,慾壑難填反受其害。如果能回歸最原始最基本的希望,人就能擁有更多的滿足和快樂。曾問一位老者,人生最美好的事是什麼?答:「穿衣吃飯。」乍一聽好庸俗,細一想真深刻!這是睿智的提醒。今天,當衣食無憂被視作理所當然時,我們不要忘記,就在三十年前,中國大多數人還在為溫飽憂慮,地球上至今還有十幾億人在挨餓。

莎士比亞說:一個最困苦、最卑賤、最為命運屈辱的人,只要還抱有希望,便無所怨懼。當穿衣吃飯這個最基本的希望能夠滿足時,人還有什麼可怨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