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22.人間萬事競高低 >

22.人間萬事競高低

「我從小就討厭競爭。競爭過程讓人那麼緊張焦慮,令人不愉快。」一位網友這樣感歎。激烈甚至殘酷的競爭,常常使人對競爭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就連拳王也不能倖免。美國著名拳王阿里說:每次走向拳台,表面上我傲視一切,其實我內心常常充滿恐懼。

物競天擇,優勝劣汰,這是宇宙的法則。競爭是一切生物自身生存、進化、發展的自然法則。人人力爭上游,這必然引起競爭。不管你喜歡還是討厭,人總是身不由己地捲入競爭的漩渦。與世無爭的桃花源是不存在的,世界從來都是羅馬競技場,我們只能在競爭中求生存。

競爭創造了人。人類史本身就是一部競爭史。生物間有兩種競爭,一是物種內部的競爭,一是物種之間的競爭。人類內部的競爭加速了自身的進化,從而保證了人類在物種競爭中所向無敵。人類是競爭的產物,沒有競爭便沒有人類。

爭強好勝,渴望成功,乃人之天性。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競賽,起點是出生,終點是死亡。這場競賽是多項全能賽,從學習、工作,到交友、擇偶、情趣、愛好、健康等,涵蓋人生的方方面面,幾乎無時不在、無事不在。可以說人為競爭而生。

競爭產生動力,永恆的競爭產生著源源不竭的「動力」。能量不會憑空產生,正是人與人的競爭才產生「動力」,激發出人的能量。個體間的競爭是保持物種優勝劣汰、不斷進步的基本動力。沒有競爭,人就會像一艘失去動力的航船,無法前行。

社會有多少領域就有多少種競賽,每一項競賽,都要分出一個高低,分出一個名次。職場不僅要確定每個人的級別,每個機構還要排出誰是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順序一點錯不得。競技比賽,如體育比賽,要決出冠亞季軍,圍棋選手,要分出九個段位;更多的競爭領域沒有正式競賽,沒有言明,但競爭者在各自心中暗自較勁,例如:比時髦,比漂亮,比父母職位高低,比孩子學習成績,比人緣好壞,比富有等。

競爭產生攀比,攀比產生煩惱。攀比是一種無法治癒的傳染病,只是有的人症狀較輕,有的人症狀嚴重。人的煩惱,一小半來自生存中,一大半源自攀比。人不是追求成功,而是追求比別人成功。

英國心理學家調查了上萬人的快樂程度與收入關係後發現,雖然收入在某種程度上起重要作用,但與別人比較的結果更影響人的快樂程度。「一些人住著大房子、開著新款汽車,但如果在熟人圈中房子不是最大、汽車不是最牛,他就感覺不到這些物質本應帶來的那份快樂。」這是《每日郵報》在說英國人,但聽著卻像在說所有人。什麼是富有?美國一位諷刺作家回答得最幽默:「富有就是年收入至少比妻子的姐夫多一百美元。」今天人們的需要表面看是物質,其實內心的真正需要就四個字:比別人好!人一生都活在比較中。

競爭產生嫉妒,這是比攀比更有害的黑情緒。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大畫家吳冠中說:童年時,當老師表揚別的同學而不是我時,我感到十分難受。這便是幼小心靈最先觸摸到的嫉妒吧。婦孺皆知的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有關忌妒的典故是周瑜忌妒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的仰天長歎道破了多少人內心隱秘的痛楚。

人的嫉妒心萌生於競爭失敗後的挫折感、屈辱感。人忌妒的對象通常是競爭對手,他們互相間有機遇與反機遇關係,對手的成功意味著你的失敗。人更忌妒自己熟悉的人,較少嫉妒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發跡,卻不能容忍身邊人晉陞,這是人的通病。忌妒的另一個特點是,忌妒只發生在同層級人之間,層級差距太大,反而不會忌妒。士兵不會忌妒將軍,乞丐也不會忌妒百萬富翁。

人與人較勁,是今天人們生活的主要內容。社會越發展,人們生存的壓力越小,人做事的動力將主要來自於人與人的競爭,生活的樂趣與苦惱也多源於此。足球世界盃賽是很多人的最愛,人們看什麼?是看比賽過程嗎?錯!人們是看博弈,看勝利,看失敗。球場上震耳欲聾的吶喊聲,球迷們毫不掩飾的狂熱、興奮、沮喪,把現場的人都帶入夢幻的競爭中。

世間無處不博弈,人生萬事競高低。世界是個宏大的競技場,每天都上演著無數成功與失敗的悲喜劇,有歡笑,也有眼淚。人躲不開競爭,就像躲不開地球的引力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