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性與靈魂 > 21.人往高處走 >

21.人往高處走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水前行的方向是低處,只要地勢有高低,它就會自動地往低處流。

那麼,人的行為有方向嗎?永遠向上、向高處走,無休止地追求人生的新高度,這是人類一切行為的總方向。人的行為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不論英雄凡夫,也不論青年老年,猶如地球是由西向東自轉一樣,人一生都在按照這個軌跡走:天天向上,事事向上。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眾人之所惡的「惡」是指什麼?指低處,是往下走。高處,人之喜,低處,人所惡,兩千年前的人性便是如此。

所謂向上,表現為向善、向美、向好,是人的本性,人生命的原動力。猶如樹木要向上生長一樣,不用誰下指令,無須要求和強迫,人自然而然就會向上努力,天性使然。古人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上小學時,學校裡到處都寫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大標語,這是孩提時代我們最深刻的記憶。其實,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向上,從孩童到古稀老人,人向上的本性一生不變。有曹操的抒懷詩《短歌行》為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即使是村野老農,他也是向上的,他的目標也許不那麼大,只是想多收一擔谷,多養一隻雞。

向上的本性通常表現為永不知足,永不停步。不管人的地位處在社會的哪個層次上,你的學識和成就在哪個段位上,人都永遠期望「更上一層樓」。人在對待財富的態度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人掙了十萬就會想百萬,有了百萬又會想掙千萬,人有滿足的時候嗎?

向上的本性表現在人行為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在學習、工作、事業上,在生活的每個方面,比如廚藝、攝影、遊戲等都是如此。喜歡打網球的人成千上萬,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不過是一項業餘愛好。你能拿到大滿貫的冠軍嗎?不能。很多人連一個城市網球的冠軍都拿不到,可是這些業餘球手為什麼還要刻苦練習,努力提高技術呢?這就是人性向上。人對自己熱愛做的每件事,都希望能做得更好一點。

向上,常常表現為一種不可逆性。當人無法往高處走,不得不走下坡路時,就會產生一種失落感,內心痛苦不堪,詩意的表達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一個經理當了總經理,自然滿心歡喜,可一個總裁降為總經理,則痛苦萬分。這就是一樣的結果不一樣的心情。

人向上的本性也可以用數學計算表達:2+1=3,4-1=3.月薪同樣是3千元,從2千元增加到3千元,人就歡天喜地;從4千元降到3千元,人就垂頭喪氣。同樣的薪水,人的感覺大不一樣。

俗話說,從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我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後,再過低一層次的生活,就會難以忍受。改革開放後,成千上萬的農村青年來到城市裡打工。城市生活的豐富與農村生活的單調形成強烈對比,他們在體驗享受了城市文明後,就再也無法忍受農村的落後,不願回到自己原來的生活狀態了。

向上是一種主觀意願,但是實際行為有兩種結果:上了一個台階或退了一個台階。有兩個人,甲一年掙錢十萬元,儘管他的收入不高,但是比上一年多掙了兩萬,因為是往高處走了,所以他很高興;乙一年掙百萬,但是比上一年少收入了十萬元,儘管絕對數很高,可是他的心情還是不會好。行為的結果不在數量多少的改變,關鍵是結果的本質不同。

人就是這樣,往高處走,心情就愉快,走下坡路,心情就沮喪。一個國家也是如此。現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儘管人們生活的富裕度比中國高很多,但是因為經濟長期滯漲,生活水平沒提高,人們的心情比較鬱悶;中國儘管國民人均收入還比較低,但是國民人均收入年年都增長,呈上升態勢,人們就感覺幸福。

常有人抱怨:人為什麼活得這麼難?因為人往高處走永無止境,人一生都在爬山。人不僅同自己比,更多的是在同他人比,看誰爬得更高,人人竭盡全力,人人筋疲力盡。高處風光美,高處不勝寒!如果誰能後退一步,就會給自己一片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