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極簡主義 > 事情沒那麼容易 >

事情沒那麼容易

你也許在想:夥計,說可比做要容易!

是的,說是比做容易。我們也的確做到了這些事。我們從被債務、地位、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業束縛的過去走到如今,追逐著自己的熱情,履行著自己的使命。我們現在錢掙得比以前少,有時候一周工作的時間還比以前長,但我們熱愛著自己所做的事情,為之著迷,所以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工作。

當然,事情沒那麼容易。要採取行動來擺脫枷鎖,要鼓起勇氣拒絕某些社會文化認為有必要的東西,這樣我們才能過上有意義的生活。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對你來說也是。你有追逐夢想的權利,你應該活出你的使命,你值得過有意義的生活。

極簡主義理財和預算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

我是個極簡主義者,不是共產主義者。而極簡主義者是不會對錢過敏的。

自從我上次寫了在二十九歲辭去工作一事後,很多人問我問題,其中許多都圍繞著財務:你如何謀生?你要怎樣支付那些賬單?你現在還有哪些開銷?你擺脫了哪些開銷?當我還要應付大大小小的事時,要怎樣把你說的這些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我希望這篇文章會解決你們的大多數問題。

但首先,提醒一句:過有意義的生活跟掙多少錢毫無關係。我以前掙好多好多錢。我現在不再掙那麼多錢了,連以前的邊都挨不著。而這沒有關係,因為奉獻、成長、追求自己的興趣這些更為重要。我將在下文中提到這些概念,並將理財和過有意義的生活聯繫在一起,並在結尾打一個漂亮的小蝴蝶結。

過有意義的生活跟

掙多少錢毫無關係。

預算

讓我們從如何控制消費開始。你可以想像,我喜歡簡單點,以適用於所有人的方式去看問題:不管收入高低,你花的錢必須少於你掙的;若花的比掙的還多,你就會陷入債務,陷入深深的債務中。

這話聽上去或許過於簡單、無趣而又陳腐,然而今天欠債的人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

而我對這一點深有體會。我過去就是花錢比掙錢還多,即便我掙的錢已經超過了六位數。但掙得再多也沒有用,因為我花得更多。那永遠都不會讓你成功。

我知道這聽起來像是常識。但問題在於,現在連常識都不再是人人明白的了。

底線就是:你必須花錢比掙錢少。

資源

我明白你的情況跟我不同,但並不意味著你就有借口,可以繼續拖延,不意味著你必須繼續被一份你痛恨的工作、一種沒有自由的生活困住。

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我想提供給你一些解決財務和債務問題的資源:

債務。ManVsDebt.com網站上的亞當·貝克(Adam Baker)有一些絕佳資源,能幫你還清債務。那會是個很棒的開始。這不是一夜之間就能搞定的(我花了兩年時間才還清債務),但你必須還清債務,至少要朝無債生活的道路走去,才能過上自由的生活。

金錢管理和追蹤。用來記賬的最好網站(就我所知)是Mint.com。Mint把你全部的財務賬目列在一起,自動將交易分類,讓你規劃預算,幫你完成儲蓄目標。而且,它是免費的。

問責。作家拉姆·德夫(Raam Dev)堅持記賬的方式讓我肅然起敬。在他的網站(RaamDev.com)上,他會發表月度財務報告,公開他的全部開銷(例如飲食、房租、電話費等)。就算超支了,他也會公之於眾。我沒有立志追求類似的逍遙自在的生活,但我能看出來記賬的習慣改變了拉姆花每一塊錢的思維方式。你又要怎樣堅持記一本明白賬呢?

我的開銷

讓我們談談必要開支吧。以下這些是我維持當前生活所必須支付的項目:

·租金(含垃圾清理費和水費)。

·煤氣費和電費。

·汽車保險(我沒有車貸)。

·汽油(我很少開車,盡可能步行)。

·食物(含小費:不要當渾球,給小費慷慨點)。

·存款(含退休金賬戶)。

·醫療保險和醫藥費。

·手機話費(自選項)。

·健身房會員(自選項)。

就這些。我沒寫總數,因為你的情況顯然不一樣。所以,把你的每項花銷填進去,那就是你維生必須掙的錢數。對我來說,這些花銷沒有包括我必要開支之外那部分,比如聽音樂會、看電影或其他需要用錢的活動。這些都是可選項,不是非做不可。

關於醫療保險有一點要注意:如果你想離職,啟動自己的生意,或是你已經成為自由職業者了,我仍然勸你保留某些類型的醫療保險。當然,有些人沒有醫療保險,但也會有其他選項。最常見的選項如下:

·購買免賠額度高的保險。

·在自由職業者聯盟上對比價格。

·找一個保險經紀人對比報價。

·通過你配偶的僱主獲得保險。

關於儲蓄賬戶有一點要注意:保留不到萬一絕對不動的應急基金很重要,通常是三至六個月的基本生活費用(食物和住宿)。亞當·貝克向你展示了如何通過賣舊物賺錢,那是一種快速搞到錢的好辦法。

我省掉的開銷

以下是我曾經有過,但現在已經擺脫了(超過兩年)的開支:

·房貸(把房子賣了)。

·房屋保險。

·車貸(還清了)。

·有線電視(電視不要了)。

·網費(到別處上網)。

·每月的新衣服。

·一號信用卡。

·二號信用卡。

·三號信用卡。

·四號信用卡(對,我原來有四張信用卡。我沒在開玩笑)。

·學生貸款。

·其他債務(已還清)。

·垃圾。

·垃圾。

·垃圾(對,我以前常買一大堆垃圾,但以後再也不會買那些了)。

用金錢換自由

我的生活遵循一條原則,即質疑我的每一項購買。掙錢要花時間,而時間就是我的自由,在放棄我的金錢的同時,也就放棄了我的一小部分自由。所以在購買任何東西之前(即使是一杯咖啡),我都要對自己說:「這杯咖啡值我兩美元的自由嗎?」這種做法顯著地改變了我的思維方式。

收入

人們一旦知道了他們需要多少錢,就想知道要如何掙得那麼多錢,以離開那蹂躪他們靈魂的工作,或找份他們更喜歡、然而工資較少的工作。他們說,我不想寫作或者開網站。我會說,沒問題!如果抱著賺錢的目的開設一個像我們一樣的網站,那你可能會失敗。的確,我們現在靠自己的網站賺到了一些錢,但那不是我們的初衷。不過,不管怎麼說那都不是你的興趣,所以……

首先,你必須確定自己的興趣。對有些人來說很容易,你可能已經知道答案了。如果是這樣,那就好極了。

如果你還不知道答案,喬納森·米德(Jonathan Mead)在他的書《發現你真正興趣的七個關鍵》(Seven Keys to Discovering Your Passion)中詳細地闡明了這點。

我?我的興趣?寫作,尤其是文學小說。到2012年年底,我預計寫小說的收入將超過我們的網站帶來的收益。

那麼你呢?你的興趣是什麼?你想做賺錢的生意嗎?你想教小孩嗎?你想建立博客嗎?你想寫小說嗎?你想成為科學家嗎?你想環遊世界嗎?你想給無家可歸的人提供食物嗎?

其次,你必須確定自己人生的使命。這一條更加棘手,而且有點哲學意味。如果你很幸運,你的使命也許跟你的興趣一樣,但就算這兩者不同,那也沒關係(我的就不一樣)。

有一個辦法就是問自己:「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好吧,我承認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好消息是我已經花了好幾年思考、並幫助他人解決這個問題了。

所以,讓我們將問題簡單化。拋開特殊情況,對該問題的回答往往圍繞著兩點:

·個人成長。

·為他人奉獻。

換句話說,我人生的意義就是成長為一個獨立個體,並以有意義的方式為他人做貢獻。而好消息就是你可以決定自己該如何完成這兩件事。

成長

我的成長方式有好幾種,最值得一提的是:

·寫作和閱讀增強了我的思維和技藝,也強化了我的人際關係,因為我們有了可以談論的有趣話題。

·日常鍛煉使我身心健康。

·人際關係讓我與他人聯繫,獲得新思想,也使我通過交流加深了對自己的瞭解。

奉獻

我為他人奉獻的方式同樣也有好幾種:

·參加慈善和社區拓展活動。我獻出自己的時間去加入慈善機構,還組織更多人去參加當地的社區活動。

·教學和輔導。我幫其他人尋找方向。

·寫作。偉大的作品會以特殊形式為讀者做貢獻,以一種其他娛樂形式無法達到的高度與人聯繫。

那麼你呢?你要以怎樣的方式成長?你要以怎樣的方式奉獻?你想怎樣成長和奉獻?列出一個單子,在每一類中選取前三項。專注於這些,它們就是你的使命。

永遠不要讓好主意止步於實際行動

喬舒亞·菲爾茨·米爾本,瑞安·尼科迪默斯

人們想有選擇的餘地,這幾乎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每週都會從不堪重負的讀者那裡收到一些電子郵件,詢問我們該從哪裡開始他們的極簡主義之路。他們迷失了,承受著重壓,正在尋找方向,尋找選項。有些人極度恐慌。他們不知道要從哪裡開始,因此,列出選項會讓他們更容易做出決定。

這便呈現出一種兩難局面。有選擇是很好的,但有太多選擇就不好了。正因如此,你在沃爾瑪購物的時間會是在家附近菜市場的兩倍;你的妻子/丈夫/伴侶在洗髮水櫃檯花了五分鐘。想太多腦子就癱了。選項很好很有用,但太多選項就未必了。

你想按極簡主義者的方式去生活?「但是我該從哪裡開始?」你這麼問自己。網上有那麼多博客,光是粗略掃一遍你就已經要被它們活埋了。而且還有各種電子書和文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他們將其偽裝成某種絕對真理、箴言或別的什麼。這一切都讓人有點抓狂。

每次收到類似的郵件,問我們要從何開始,我們通常會以三種選項作答:極端、適度、保守。

1.極端。這是三者中最簡單又最困難的,它不適用於絕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我們倆)。最佳方案就是:租一個大垃圾筒,把多餘的廢物全扔進去,然後繼續你的人生。那基本上就是全部,另外要做好準備,只留一兩包衣服過日子。這樣做沒什麼問題,尤其是你想旅遊的時候。

2.適度。按瑞安說的去做,開個打包派對。假裝你要搬家,把接下來一周內需要的東西拆包拿出來。將這之外的所有東西放一邊。這需要佔用一天左右的時間,但實際上你能從中找到樂趣。這一選項對單身人士、只有一個小孩或沒有小孩的夫婦而言通常卓有成效。然而,對有些人來說,一開始就這麼做還是太困難。

3.保守。從單個房間開始,用嬰兒般的小步緩緩走向你的目標。

不管選擇哪一項,關鍵在於採取行動。一旦做出選擇,你就必須採取行動。讓自己養成習慣。你永遠都不該讓好主意止步於當機立斷的實際行動。

而你的行動也可以隨著時間改變。最近,喬舒亞把自己的大多數衣服捐給了慈善商店。

把你大多數的衣服捨棄可能聽起來不太現實。毫無疑問,這種行為更接近於極端的做法。不過,喬舒亞剛開始時採用的是保守選項,一年多以前,他慢慢減少自己的財物,精簡捨棄用不上、不想要或不需要的東西。

但他最終移向了中間選項,開始質疑他的全部財物。他為他的全部東西,從衣服、傢俱到廚房用具,反覆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個嗎?」

近日,他意識到就算東西更少也能生活,而這樣他就能更加珍惜所擁有的。所以他把三十天以內沒穿過的衣服都捨棄了,從外套、襯衫、皮帶到鞋子。他的衣櫃裡現在削減得只剩最基本的東西,這讓他感覺良好。這意味著以小步子開始也是可以的。先學會走才能跑。如果你一開始就能跑,那就更好了,但就算你不能,也不要感到沮喪。你應該只在拒絕立即行動時感到沮喪。

不要等到明天。明天和現在總是隔著一天。不要讓借口阻擋你的行動。當然,你很累。當然,你很忙。當然,你這樣那樣。但不要讓那些擋了你的道。唯一妨礙著你的正是你自己。而你並不需要他人許可。從今天開始行動。從現在開始行動。

不要等到明天。

明天和現在總是隔著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