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敦刻爾克 > 同舟共濟 >

同舟共濟

在「麥爾坎號」驅逐艦上,海軍一級上尉伊恩·考克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海平面上佈滿了密密麻麻的黑點。「麥爾坎號」正載著整船士兵在返回多佛的路上,這是它的第三趟任務。這些黑點跟它逆向而行,正往敦刻爾克前進。那是五月三十日週四晚上。

考克斯仔細端詳,黑點漸漸浮現出船隻的形狀。其中偶有幾艘體面的蒸汽船,例如往來樸次茅斯和懷特島之間的汽車渡輪,不過多半是各式各樣想像得到的小型船隻:海釣船、漂網漁船、觀光船……亮閃閃的白色遊艇、濺滿污泥的挖泥船、開放式馬達汽艇、拖曳著救生艇的拖船、掛著獨特棕色風帆的泰晤士河帆船、做工精緻的艙房遊艇、疏浚船、拖網漁船和銹痕斑斑的平底船,還有樸次茅斯港口總監(Admiral Superintendent)那艘掛著流蘇、打著繩結的駁船。

考克斯心裡霎時湧上一股驕傲。置身於此不再只是個任務,更是一份恩典與榮耀。他轉身面對被眼前景象嚇得一愣一愣的帆纜士官長,脫口吟誦出莎士比亞《亨利五世》劇中的聖克裡斯賓節演說片段:

而這會兒正躺在床上的英格蘭紳士,以後將埋怨命運,悔恨怎麼輪不到他上這兒來。

小型船隻局和船務部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始於塔夫造船廠的小型船隻本來如涓滴細水,如今已匯聚成一股洪流。政府仍然沒有公開發佈撤退消息,但是英格蘭是個小地方,風聲總有辦法傳入需要聽到消息的人耳中。

貝索·史密斯是倫敦的一名會計師,也是二十四英尺艙房遊艇「永恆仙女號」的船主。他是從海軍總部的夜半電話得知消息的:史密斯能否確認他的船可以隨時下海,並且在接到通知後四小時內出航?隔天(五月二十七日)清晨,召集令來了:即刻帶著船隻前往希爾內斯。

雷蒙·韋伯船長正小心翼翼開著伊普斯威奇(Ipswich)斜槓帆駁船「托爾斯伯裡號」往泰晤士河上游航行,執行平常的送貨任務。然後一艘機動船緩緩側身靠近,一名海軍軍官命令他前往附近碼頭。在那裡,「托爾斯伯裡號」被拖吊船帶走,也朝希爾內斯前進。

在馬加特,「索斯伯勒老爺號」救生船的船員接到消息時,正在他們最喜愛的酒吧裡玩飛鏢。一通神秘兮兮的訊息要他們立刻到船庫報到。短短幾小時內,他們直接朝敦刻爾克出發,甚至不必先到希爾內斯集合。對舵手愛德華·帕克來說,這簡直是一趟家庭旅遊。他的弟弟和侄子都是這艘船的船員,一個兒子已經上了馬加特領航船先行出發,另一個兒子則是克勞斯頓中校的手下,此刻正在防波堤上工作。

濱海利(Leigh-on-Sea)的輕舟船隊五月三十日受到徵召時,正寧靜地停泊在港灣中。它們有威風凜凜的船名,例如「捍衛戰士號」、「奮進號」、「果決號」和「威名號」,聽起來彷彿二十世紀初的無畏級戰艦(dreadnoughts)。然而事實上,它們只是長四十英尺、吃水二英尺半的小船。它們平常做的是最卑微的工作——在泰晤士河出海口的泥灘上採集貝類和甲殼動物。船員都是平民百姓,不過每一個人都自告奮勇地幫忙。十七歲的肯恩·霍納年紀太輕,沒被徵召,但是他不服氣。他跑回家,讓媽媽簽好同意書,然後騎上單車追逐船隊,終於在紹森德追上他的船。

這些船隻都有船員同行,但是情況並非總是如此。為了跟時間賽跑,遊艇經常在還沒找到主人之前就被徵用。還有一些船主是業餘的週末水手,根本不可能放下手邊工作加入海軍工作一個月的規定時限。隨著小型船隻在主要的裝配點希爾內斯和拉姆斯蓋特彙集,普雷斯頓上將的小型船隻局開始尋找替代的船組人員。

當警察騎著單車上門,造船工人艾略特正在濱海利的強森亞戈造船廠工作。警察宣佈國家需要幾名志願者,到法國海岸把「一些傢伙」載回來。艾略特二話不說立刻參加。

小型船隻局在東海岸的洛斯托夫特(Lowestoft)徵用幾輛出租車,載著一團職業漁民南下。在倫敦,局裡的蓋瑞特中校連續三天晚上打電話給各家帆船俱樂部召集會員,用海軍總部的車輛把他們載往希爾內斯和拉姆斯蓋特。

卡皮亞中尉正是在這人仰馬翻的期間到倫敦休假幾天。他平時是一名演員兼遊艇駕駛員,目前在北海的海軍拖網船服役,不過船隻正在整修,他暫時無事可做。他知道敦刻爾克情勢危急,但覺得事不關己。

他到皇家賽船俱樂部吃早餐時,很驚訝地發現裡頭空無一人,就連俱樂部管理員都沒來上班。他最後找到管理員的妻子,後者告訴他,海軍總部幾天前捎來一通電話,所有人就都不見了。他帶著一點疑惑,獨自一人坐下來休息。

電話鈴響了,他接起來。是海軍總部打來的。電話那頭表示「還需要更多人手」,並且詢問他是誰。卡皮亞表明身份,對方說道:「你就是我們需要的人。」然後指示他即刻前往希爾內斯。他仍然滿肚子疑惑,不過一個鐘頭內就在滑鐵盧車站搭上火車。

瓦茲船長的船舶雜貨店位於阿爾伯馬爾街,和皇家賽船俱樂部只有五分鐘的步行距離。船長利用樓下的店舖販賣五花八門的航海圖和航海工具,而在樓上替有心投入皇家海軍志願後備隊的年輕人開課。學生多半是專業人士:在倫敦市中心工作的初級律師、股票經紀人、演員、銀行家等等。沒有幾個人熟悉大海,有些人甚至沒離開過陸地。

約翰·佛納德是一位年輕的美國劇場導演,每週四晚上來跟船長上課。課程通常是紙上談兵,但是五月三十日的這個週四不同。當他帶著朋友佈景設計師戴維·霍曼一起來上課時,瓦茲把他們拉到旁邊說悄悄話。他低聲說明當天晚上不上課,海軍急需志願工作者參與一項「危險任務」。

如此突如其來地從航海理論變成實際上陣,佛納德和霍曼的心裡都很抗拒,可是他們想不出優雅的拒絕方法,只好答應參加。瓦茲船長吩咐他們去拿自己的裝備,然後立刻前往倫敦塔旁的港務局報到。

佛納德跑回公寓,抓了一件老舊的粗呢短大衣,然後依據指示匆忙趕到倫敦塔丘。大多數人都到了。有些人甚至沒時間換衣服,直接西裝筆挺地從市中心趕來。不過,股票經紀人拉斐爾·德索拉倒是穿著皇家倫敦遊艇俱樂部的外套,搭配藍色長褲、遮陽帽以及足以匹配第一海務大臣的大衣,整個人光彩奪目。

除了瓦茲船長的學員之外,還有一些顯然更有臨海經驗的人:駁船船員、碼頭工人、下級水手等等。這群人不分高低貴賤全都擠在港務局大廳,仍然一頭霧水。

然後一名皇家海軍中校出現,向他們簡單說明任務。他們將負責操作從倫敦各個碼頭搜集來的救生艇。這些救生艇會被拖到泰晤士河下游並橫越海峽,在海峽對岸協助營救英國遠征軍。

一輛巴士將這群人載到蒂爾伯利(Tilbury),救生艇已經在那裡等候他們了。規則是每四人負責一艘救生艇,每艘拖吊船一次拖十二艘救生艇。佛納德和霍曼想辦法待在一起,午夜一過,他們便動身上路。在這深沉的夜裡,唯有湍急的水流和前方拖吊船的脈動劃破寂靜。佛納德不禁揣想著這個匪夷所思的生命轉折,讓他一下子跳開單調的倫敦生活,莫名其妙搭上露天小艇在黑夜中疾行。

第一站是希爾內斯。這座位於泰晤士河出海口的繁忙港口,已成了所有小型船隻順流而下的集中地點。在這裡,船隻將在泰勒將軍的監督之下維修整理、進入狀態。泰勒將軍是一名退役的海軍少將,平時在海軍總部的經濟戰爭部門處理文書工作。

發動機是最大的問題。許多船隻一整個冬天停航,很難發動,另外一些船隻具有顯然只有不在場的船主才知道的怪癖——泰晤士河觀光蒸汽船的鍋爐不能使用海水。達克希上校和他的工兵竟然可以讓一百多艘船隻達到足以跨海的良好狀態,堪稱一大奇跡。

每一艘船上都需要有人懂得操作發動機。此刻雖有許多業餘的航海志願者,但是這些銀行家和店老闆卻沒有幾個人真正懂得機械。由船東組成的航運協會(Shipping Federation)被要求幫忙,他們發出志願者召集令,大約三百五十名輪機工程師應召而來。

絕大多數小型船隻從希爾內斯前往拉姆斯蓋特加油、裝填補給品、編入船隊。許多船隻沒有羅盤,某些負責操作小艇的人則從未出海。航路軍官格蘭迪吉少校發出一千多張航海圖,並在其中六百張替新手領航員標明了航線。

問題可能很大,也可能小得氣人。體育專家羅伯·希爾頓和火暴的戲院經理泰德·蕭一組,負責將「萊伊蓋特二號」機動船帶往下游。他們預期在拉姆斯蓋特領取補給,卻只拿到兩罐清水。除此之外,船上空無一物,甚至連水杯都沒有。拉姆斯蓋特的海軍補給站似乎幫不上忙。他們最後上了酒吧,喝了點小酒,然後偷偷把酒杯帶走。

每一艘小船都有屬於自己的毛病,不過一開始,它們都有一個共通的問題:所有船隻都缺乏武裝。李察斯上尉拿出他小心貯備的一百零五把劉易斯機槍,只分發給拖船和護航的船艦。

後來,船員們在海灘上尋寶,搜集了許多被棄置的勃倫槍,有時甚至有英國遠征軍的炮手搭上船,不過一開始,他們毫無防衛能力。光是這點就足以讓船員惶惶不安。「就連一張《一八一二序曲》的唱片也聊勝於無。」一名艦長評論道。

五月二十九日晚上十點,第一支由小船組成的船隊從拉姆斯蓋特出發,踏上橫越海峽的征途。船隊的八艘小艇全都沒有任何導航儀器。儘管如此,負責操作「崔頓號」護衛機動船的艾溫上尉依然信心十足。他和其他人不同,他熟知這片海域。在拉姆斯蓋特防波堤外等候時,他大聲吩咐其他船隻緊跟著他。其中三艘船的發動機出問題,必須返航,不過剩下的船隻緊緊跟著「崔頓號」,在黎明時安全抵達拉帕訥外海。

三十日凌晨一點,另一支船隊離開拉姆斯蓋特——這一次是由比利時籍的「尤爾號」渡輪帶領十九艘小艇。在此之後,船隊便源源不斷而來。到了傍晚已很難分辨一支船隊在哪裡結束,而另一支船隊又從哪裡開始。小型船隻在當天及三十一日的整個晚上前仆後繼地橫越英吉利海峽。

他們經常和回返英國的船艦(例如「麥爾坎號」)擦身而過。對於擠在甲板上的部隊而言,這些小船是一幅驚人的景觀,他們注視著壯觀的小型船隻艦隊,心中激情澎湃、驕傲不已。船名本身似乎就訴說著「英國」:「燕子」、「皇家泰晤士」、「松葉牡丹」、「諾維奇美人」、「約克公爵夫人」、「青鳥」、「福克斯通的驕傲」、「帕默斯頓」、「雲雀」、「尼爾遜」、「不列顛之南」、「海格夫人」、「新威爾斯王子」。

許多船名透露出個人特質,顯示這次援救並非單純的海軍行動,還是家族裡的私事:「葛莉絲寶貝」、「布魯斯男孩」、「我們的瑪吉」、「我們的麗姿」、「南希女孩」、「巧手比利」、「威利與艾麗斯」、「葛絲姑媽」。

這些小船成群結隊,在武裝拖船或斯固特的帶領之下橫越溫和的灰色海面。英吉利海峽的險惡是出了名的,不過已經連著四天風平浪靜,五月三十日的海象依舊平穩。最棒的是,海面上霧濛濛一片,德國空軍沒有辦法在二十九日的瘋狂轟炸之後繼續行動。

「雲層厚得可以躺在上面。」斯圖卡與亨克爾滯留地面時,德國空軍在戰鬥日記中寫道。但第八航空軍的裡奇特霍芬少將不相信天候那麼糟糕,畢竟總部那裡艷陽高照。他命令第二斯圖卡中隊的指揮官迪諾特少校至少試著發動攻擊。迪諾特帶領弟兄起飛,不過十分鐘後就返回基地。他致電總部,指出敦刻爾克上空濃霧密佈。裡奇特霍芬大發雷霆,就他所在之地的天候來看,當天顯然可以飛行。假如將軍閣下不相信,迪諾特反擊道,只消打個電話問問氣象局就可見分曉。

但是多雲的天氣並不保證小型船隻就能安全航行。還有許多環節可能出錯。海峽上滿是神經緊張又欠缺經驗的水手。

「右舷前方有潛望鏡。」八十英尺長的「新威爾斯王子號」觀光蒸汽船的瞭望員大喊。結果原來是一艘沉船的桅桿突出海面十五英尺,上頭還裹著一塊布。

接著,「新威爾斯王子號」被一艘驅逐艦誤當成德國S艇,差點被撞倒,幸好艦長班奈特中尉及時發出信號表明身份。又過了一會兒,它緩緩接近一艘停泊的法國貨船問路。「請問英國部隊在哪裡?」中尉高聲問道。對方的答覆是一聲槍響。這些日子以來,陌生人問問題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未校準的羅盤是麻煩的另一個來源。法國海岸並不難找,但要找到確切地點就是另一回事了。威廉斯中尉將他的駁船停在距離一片空曠海灘的幾百碼外,然後搭一艘划艇上岸。他往內陸走了四分之一英里,想找個能負責的人。遠方火光映照之下,他見到兩名士兵的輪廓,高聲喊住他們。

「親愛的上帝啊!」他們其中一人叫道,然後開始朝中尉開火。威廉斯躲到沙丘後頭回擊。兩名德國大兵倒下,不過此時出現了其他聲音,威廉斯連忙衝回海灘。不到五分鐘時間,他就回到駁船上,以六海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開航。

無論如何,絕大多數小型船隻最後都抵達了正確地點,展開救援任務。它們基本上負責接駁,把部隊接到或拖到停在外海的大型船艦上。事情有時候很順利,只要拖曳划艇或充氣筏即可,但有時候卻困難重重且充滿危險,尤其當他們得直接從海中拽起士兵。

「幹得好,機動船,等等我。」當「崔頓號」側身停在驅逐艦旁接送另一批士兵時,一個聲音喊住了艾溫上尉。一名穿著小羊皮夾克的軍官跳上船。那是史蒂文森將軍(Gilbert Owen Stephenson),他是一名六十二歲的退役少將,此次奉召前來處理危機,負責拉帕訥的一切海上作業。他衣衫不整又渾身濕透,但是當他指示艾溫繼續行動時,似乎對自己的窘迫絲毫不以為意。他補充說道,他等會兒或許有「另外一兩件任務」要交給「崔頓號」。

史蒂文森緊接著也親自投入救援工作。沒有什麼是他不屑去做的。他掌舵、拋纜繩、幫忙把疲憊不堪的士兵拉上船。與此同時,他不斷保持爽朗的閒聊。「來吧,阿兵哥!」他會這樣叫道。他也曾對快淹死的士兵說,「我以前在哪兒見過你?小伙子長得真精神,我肯定認識你。」

傍晚,史蒂文森要求「崔頓號」送他到海灘的一個特定地點。他吩咐艾溫不要亂跑,並且說明他是要上岸去找戈特勳爵。如果他把將軍帶回來,艾溫就直接把將軍送回英國。就這樣,史蒂文森從船身跳入海中,涉水走回岸邊,海水往往淹到他的脖子。

一小時後,他回來了,再度涉水上船,不過絲毫不見戈特勳爵的蹤影。史蒂文森沒有多加說明,艾溫也沒問。他們只是繼續回到救援工作,將軍依然衣衫不整、渾身濕透。除了向士兵加油打氣之外,他也對艾溫本人說了許多。上尉有時是個「好傢伙」,有時是「該死的笨蛋」。艾溫並不介意,他願意為這樣一位高階軍官赴湯蹈火。

在西邊的布賴迪訥近海,「永恆仙女號」也在奮力行動。一開始,會計師船長貝索·史密斯只能找到法國部隊。他把法國士兵接到充當「母船」的「日德蘭號」斯固特。然後一名英國軍官游泳過來,表示更西邊還有一整師的英國遠征軍等待救援。史密斯稍微調整方向,開始接運這批部隊。

這從來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除了種種問題之外,德軍如今進入射程範圍,開始朝海灘猛烈射擊。在拉帕訥以東,敵軍升上一個觀測氣球,在空中毫無攔阻地指揮火力方向。史密斯是少數幾個似乎不受影響的人士之一。他後來解釋,那是因為他耳朵聾了,而且手上有許多事情要做。

在瑪洛沙灘外,「萊伊蓋特二號」的運氣比較差。它從拉姆斯蓋特出發,首先發動機發生故障,後來發現它吃水太深,無法靠近海灘,最後,它撞上船隻殘骸,堵塞了推進器。艦長薩特菲爾德中尉氣憤地把船隻綁到「霍斯特號」斯固特上,然後把船員分派到另外幾艘船上。

把「萊伊蓋特二號」帶到泰晤士河下游的羅伯·希爾頓和泰德·蕭,被指派操作「霍斯特號」本身的救生艇。他們靠近岸邊時,還聽得到斯固特上的收音機傳來響亮的聲音,突兀地播放著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的《兒童時間》節目。

希爾頓和蕭衝過碎浪之後,士兵立刻大量擁上,導致船隻翻覆。他們慢慢學會接駁的藝術。基本上,船隻必須夠接近海岸以便接運士兵,但是不可以靠得太近,以免士兵一擁而上。他們連續十七個小時並肩划槳,把部隊接駁上「霍斯特號」。

小型船隻馬不停蹄地在海灘上工作,唯有當油料不足或船員太過疲累時才返回拉姆斯蓋特。這時,他們發現回家的路途同樣充滿艱險。「銀色女王號」汽艇沒有航海圖也沒有羅盤,不過船員覺得自己應該知道英國在哪裡,因此朝著那個方向出發。

過了半途,他們找到一名士兵的羅盤,大大加強了信心。他們最後看見陸地和一個親切的港口。他們靠近防波堤,受到一陣機槍炮火的歡迎。船隻絕望地轉身離開,原來他們不小心闖入了加來。

「銀色女王號」瘋狂掉頭時,六組德國大炮對準船身齊發。一枚擊中船尾,一枚落在船首右舷。同行的「尤爾號」比利時汽艇也被擊中。有人在「尤爾號」上發射維利式信號槍,緊急呼救。神奇的是,一艘友善的驅逐艦真的看到信號匆忙趕來,為兩艘脫隊的船隻提供炮火掩護,讓它們悄悄溜出德軍的射程範圍。「銀色女王號」竟能左搖右晃地撐回拉姆斯蓋特,卸下一批士兵,然後安安靜靜地在碼頭沉沒。

對絕大多數小型船隻而言,最大的危險不在往返的途中,而在海灘本身。即便士兵井然有序,船隻仍不斷處於翻覆的危險中。海面依舊平靜,但是海風轉向東吹,海浪開始升高。接運工作變得前所未有地緩慢。

在拉帕訥,憲兵隊的狄本斯中尉自從前一天下午抵達海灘之後,便對登船狀況感到大惑不解。狄本斯跟絕大多數英國遠征軍不同,他對大海瞭如指掌。他在懷特島長大,從小就繞著船舶玩耍。而且,在選擇進蘇格蘭警場擔任探員之前,他甚至曾經加入海軍短暫服役。戰爭來臨時,他的專業經驗讓他直接進入憲兵隊,「大戰爆發」前,他的生活多半在打擊犯罪和追逐黑市交易中度過。大撤退結束了這一切,如今他和第一二憲兵連的其他人一起,跟絕大多數士兵一樣在沙灘上等待。

狄本斯凝望著海邊的一團混亂:有些船隻翻覆,還有些無人船隻隨波漂流。他判斷這一刻最需要的,就是一道延伸入海的碼頭或防波堤。如此一來,船舶便可以側身停靠,更有效率地載運士兵。但是去哪裡找材料修建這樣一座登岸碼頭?他的目光落在海灘上散落一地的廢棄卡車和軍車上。現在,他只需要一點點人力。

「我要一個工兵隊!我需要一個工兵隊!」狄本斯高聲嚷嚷著,並且昂首闊步走向有許多部隊聚集的沙丘。這個行動沒有任何上級指示,完全是他自發的,不過在這樣的危急時刻,智謀勝過一切,只要點子夠好,連上校都會聽從大兵的話。

第二五皇家野戰工兵連的史蓋克上尉走出來。「你需要什麼?」狄本斯無法對一名上尉下命令,但是可以提議交易:假如史蓋克的手下可以用軍車搭建一座登岸碼頭,狄本斯的弟兄會負責尋找建材。還有一個「甜頭」,碼頭蓋好後,工兵隊可以率先使用它登船。

史蓋克答應了,他交代班奈特少尉的小隊著手營建。有鑒於原本的低迷氣氛,這群弟兄以令人驚異的熱忱投入工作。他們才剛剛長途跋涉抵達海灘,而昨天一夜有如煉獄。許多軍官在黑夜裡憑空消失了,整個連隊幾乎分崩瓦解。他們平常有兩百五十多人,不過等到抵達拉帕訥時,只剩下三十到四十名士兵。

班奈特少尉是少數不離不棄的軍官之一。他已經竭盡所能,不過,他平時是劍橋藝術學院的教員,而士兵們此刻想要的,是一名真正的職業軍官。許多人嘀嘀咕咕發著牢騷,班奈特最後氣惱地告訴他們:「如果你們要我帶領,我會帶領你們;如果你們要我離開,我也可以離開。」

「老實說,我根本不在乎你做什麼。」有人從行列中嚷嚷著說。

然而,這名藝術教授的領導能力遠超過他們的預期。沒多久,士兵們便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們把軍車一輛輛並排,往海裡延伸,然後放上沙袋、射穿輪胎,以便固定位置。他們到一家木材廠尋找材料搭建平台,並且拆掉擱淺船隻的甲板做成木頭步道。他們甚至綁上繩索欄杆作為最後裝飾。

他們是在退潮時動工的,現在開始漲潮了,士兵們腰部以下泡在水裡,試圖以纜繩捆綁軍車。有時候,他們必須肩搭著肩扶住登岸碼頭,直到纜繩捆緊。潮水反覆扑打過來,他們全身濕透,而且沾滿了油污。

第一二憲兵連的弟兄非常善於尋找建材,甚至可說是太厲害了。有一次,一位准將怒氣沖沖地找上狄本斯,控訴有人偷了他指定作為救護車的四輛軍車。狄本斯表達適當的驚愕,說他想像不出有誰會幹這樣的事,然後悄悄從別的地方偷四輛軍車取代遺失的救護車。

大家口中的「憲兵碼頭」在五月三十日下午蓋好,證實是一大成功。一整個晚上以及隔天一整天,源源不斷的士兵利用它登上負責接駁的小型船隻和工作艇。諷刺的是,班奈特的弟兄並沒有上船。團本部覺得他們把碼頭蓋得太好了,現在必須負責維修。原本答應讓他們成為第一批「用戶」的承諾,就這麼付諸東流。相反地,他們費了一番苦功才學會一句古老的軍事格言:千萬別把一項任務幹得太好,否則你永遠甩不掉它。

後來,關於是誰最先提出登岸碼頭的點子,各方出現了許多揣測。除了狄本斯中尉之外,人們也將功勞歸給史蒂文森將軍、理乍得遜中校和亞歷山大將軍(Harold Alexander)等人。有趣的是,各方說詞或許全都成立。這似乎是那種「時機成熟」自然出現的點子,因為從德國空軍的空照圖可以看出,在五月三十日到三十一日,瑪洛海灘和拉帕訥之間出現了不下十座由軍車搭成的登岸碼頭。

這意味著除了堅忍不拔的第二五野戰工兵連之外,還有許吐司兵投入修建工程。其中就包括第十二槍騎兵隊的一支中隊。他們在拉帕訥以西三英里處興建一座登岸碼頭。對於這類工作,弟兄們毫無經驗,畢竟他們本是一支裝甲偵察隊,但是周邊防線目前已有充足人力,剩餘的作戰部隊全都擁上海灘集合。

正規部隊進入海灘之後,紀律出現驚人的提升。在布賴迪訥,科爾和理乍得遜中校首次度過一個輕鬆的夜晚。正如科爾稍嫌刻薄的解釋,他們終於是在跟「真正的軍人」打交道。

傳統的力量在此昭然若揭。當衛斯托洛普上校命令國王直屬皇家兵團第八營往海灘上的防波堤行進時,他首先召集旗下軍官。他提醒軍官,他們身上的勳章象徵著歷史最悠久的軍團之一。「因此,我們今天下午踏上海灘時,代表的是整個軍團,絕對不可以丟臉。我們必須為海灘上的烏合之眾樹立典範。」

部隊踏出完美的步伐,手臂揮舞整齊劃一,步槍上肩的姿勢標準無誤,軍官和軍士的數組井然有序。「海灘上的烏合之眾」果然深受震撼。

十九歲的勞森少尉隸屬於皇家炮兵團,他知道儀表非常重要,但是覺得自己現在很有理由蓬頭垢面。他的炮兵部隊在代爾和阿拉斯兩度遭到重創,差一點無法退回周邊防線——他們歷經了兩周的艱辛,而且幾乎從來不曾停下腳步。

現在終於抵達拉帕訥,該輪到海軍擔心了。他在海灘上閒晃,突然瞥見一張熟悉的臉孔。那是他的父親——暫時擔任亞當將軍參謀的勞森准將。小勞森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親也在法國北部。他衝上前去,立定敬禮。

「你這副模樣是什麼意思!你讓家族蒙羞!」老勞森大聲斥責,「立刻去把頭髮剪了,把鬍子刮了!」

兒子表示這個時候根本辦不到。老勞森不予理會,只說他的勤務兵——戰前就在他們家工作的僕人——可以打點一切。於是他就在敦刻爾克的沙灘上剪髮修面。

防波堤上的克勞斯頓中校也有自己的一套標準。他看見一名岸勤隊員的頭髮長得不像話,命令他去剪頭髮。

「理發院都關門了,長官。」對方從容不迫地回答。克勞斯頓仍舊堅持。終於,那名水兵拿出刺刀,割下一撮頭髮。「您現在希望我怎麼做,」他問道,「放進紀念盒裡?」

在中校堅定的領導下,防波堤在五月三十日一整天持續運作。絡繹不絕的驅逐艦、掃雷艇、蒸汽船和拖網船停到防波堤旁接運士兵後返航。曾有長達兩個鐘頭時間,克勞斯頓指示士兵在步道上用小跑步行進。當天下午及晚上,總共有超過兩萬四千名士兵登船。

由於多佛逆轉了一項重大決策,克勞斯頓的努力得到大力支持。下午稍早,拉姆齊將軍致電倫敦的龐德上將,堅持讓現代化的驅逐艦重返執行任務。如果要及時撤回所有部隊,這些驅逐艦必不可缺。雙方經過一番激烈爭執,龐德終於讓步了。下午三點三十分,命令出爐,驅逐艦返回法國。

德軍的炮台如今從格拉沃利訥向敦刻爾克港口發射,不過防波堤恰好落在射程範圍之外。德國軍機偶爾對船隻展開打了就跑的襲擊,不過凱瑟林將軍龐大的轟炸機艦隊仍然滯留地面。今天的氣氛既輕鬆又愉快,跟昨天的恐懼與困惑有如天壤之別。「麥爾坎號」接運喀麥隆高地兵團時,領航員梅裡斯上尉在前甲板吹奏著風笛。當皇家龍騎兵衛隊的士兵往前行進時,一名高大的陸戰隊員站在走道上分發熱湯。龍騎兵團的一位軍官沒有湯杯,不過他掏出不知從哪兒撿到的雞尾酒高腳杯。陸戰隊員往杯子裡盛滿濃湯,然後鄭重其事地詢問:「上頭要放櫻桃嗎,長官?」

但是最大的改變出現在海灘上。紀律持續改善,等待的隊伍安靜而有秩序,不斷壯大的小船船隊有條不紊地把部隊接駁到外海的大型船艦上。當馬歇爾上尉的十二人維安小隊耐心等候登船時,一名上校跑來,他顯然擔心這支小隊沒事情做,於是命令他們「稍微收十海灘」。

馬歇爾起初覺得上校肯定在開玩笑;但他錯了,上校嚴肅得很。他解釋道,他們收十得越整齊,越不容易讓德國佬覺得英國遠征軍是倉皇潰逃;這樣能挫挫敵軍的勝利感,有助於他們的戰情。

馬歇爾的人馬終於相信上校是認真的,開始悶悶不樂地打掃——把被丟棄的外套疊好、空箱子堆好、零散的繩子捆好。他們持續工作,直到看不見上校的人影。

整體而言,五月三十日的成果輝煌。感謝嚴明的紀律、軍車碼頭,以及最重要的、激增的小型船隻,海灘上接運的士兵人數從二十九日的一萬三千七百五十二人,提高到三十日的兩萬九千五百一十二人。在這灰濛濛的一天,總共撤離了五萬三千八百二十三人——絕對是迄今最高的單日人數。

幸運的是,盟軍傷亡很輕。拜厚重雲層所賜,救援艦隊得以不受斯圖卡與亨克爾威脅,川流不息地橫越海峽。當天的第一起事故,是往敦刻爾克前進的法國驅逐艦「暴風號」(Bourrasque)撞上了水雷。除了被附近船隻救起的一百五十人外,其餘士兵命喪海底。

後來,在五月三十日到三十一日間的半夜,另一艘法國驅逐艦「熱風號」(Sicoro),被潛伏在克溫特浮標附近的S艇魚雷擊中。有一陣子,艦長土魯斯-羅特列克(名畫家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的表親)以為他有辦法拯救他的船,但是船身發出濃濃煙霧,吸引了德軍巡邏轟炸機的注意。一枚炸彈擊碎船尾,點燃船上現成的彈藥。火柱直衝雲霄,「熱風號」已無可挽救。

不過,絕大多數的船隻平安抵達英國,衣衫襤褸的乘客在多佛或其他西南沿海港口下船。他們往等候的火車移動,這段時間的磨難全寫在臉上——滿臉胡楂、眼神空洞、一條條油污、疲憊不堪。許多人丟掉了裝備,但是有些人一路緊緊抓著原有的或新得的家當。二等兵勞奇的防毒面具底下掛著一雙木鞋、一名法國大兵帶了一隻活鵝、轟炸手阿瑟梅的一萬根香煙還剩六千根,泰勒少尉的勤務兵竟能妥善保護少尉的留聲機。除了士兵以外,必不可少的野狗大隊也成群上岸——光在多佛就有一百七十隻。

這群三教九流之徒渾身寫著「撤退」兩字,但是截至目前,消息仍然受到封鎖。隨著士兵擁入家鄉,事情再也瞞不住了,倫敦終於在三十日晚上發佈公告,證實撤退的消息。畢竟,《泰晤士報》鄙夷地說,這是「許許多多國民親眼所見的事實」。

在成千上萬的撤退部隊中,有一小群人是經過精心挑選的。不論發生什麼事,戈特勳爵希望將足夠多的精兵送回家,形成新部隊的骨幹,以圖日後反攻、討回公道。戈特的參謀長波納爾將軍在五月二十九日晚上撤離,總司令的個人助理芒斯特勳爵也是一樣。而三十日當天,輪到布魯克將軍了。他的隨從查爾斯沃斯上尉神奇地變出一頓豐盛的午餐,將軍吃過烤雞配蘆筍之後,最後一次拜訪他麾下的師長。

這並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布魯克是個卓越而漠然的將領,然而這個下午,他的心情激動不已。他跟即將接掌軍團的蒙哥馬裡將軍話別時,忍不住潸然淚下。蒙蒂拍拍他的背,說了許多得體的話。最後他們握手道別,布魯克拖著沉重步伐緩緩離去。

有一個人打定主意絕不離開,那就是戈特勳爵。五月三十日上午,當從海灘撤離的芒斯特勳爵返抵英國時,倫敦得知了將軍的決定。當時丘吉爾正在洗澡,不過他本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辦公,他把芒斯特叫來浴缸邊談話。芒斯特就是在這難以想像的場景中,陳述了戈特打算堅守到最後的決定。如果沒有明確命令,他絕對不會離開崗位。

丘吉爾大為震驚。怎麼可以留給希特勒這麼好的宣傳材料,讓他逮到英軍總司令然後拿出來炫耀呢?跟艾登、迪爾及波納爾討論之後,他親筆寫下這道讓戈特別無選擇的命令:

假如通信依舊順暢,我們必須命令你返回英國,並且帶回你自選的軍官,因為我們認為你的指揮部已大幅縮減,可以交由一名軍團團長負責。你應該立刻提名接任人選。如果通信中斷,那麼當你的作戰部隊不超過等同於三個師的兵力時,你必須移交指揮權,並且依照指示返回英國。這項命令符合正確的軍事程序,你沒有擅自行動的餘地。

戈特的接任人選必須持續奮戰,「但是當他判斷不可能繼續進行有組織的撤退或者無法對敵軍產生成比例的傷害時,他有權跟法軍高層指揮官商議正式投降,避免無謂的殺戮」。

命令在當天午後交到戈特手中,下午六點,他在海濱別墅召開最後一次總部會議時,向與會人士朗讀了這些指令。除了第一軍團團長巴克爾將軍,以及如今負責指揮第二軍團的蒙蒂之外,當時還未離開的布魯克也參加了會議。他們討論了撤退行動的最終計劃:第一軍團負責殿後,而巴克爾團長將接替戈特,如同倫敦的指示。

會議結束後,蒙哥馬裡逗留了一會兒,要求單獨會見戈特。一旦四下無人,蒙蒂立刻說出心裡的話。他說,讓巴克爾負責善後會是個可怕的錯誤。那傢伙已不再適合指揮。最好送巴克爾回家,改派第一師師長亞歷山大少將負責;他正好有應付這項危機所需的冷靜與清醒的頭腦。幸運的話,他甚至可能把後衛部隊安全帶回英國。

戈特聽進去了,但是並未做出承諾。

在海灘上,布魯克將軍準備離開。他通常衣著入時,不過此時他丟掉了新買的獵人牌馬褲和挪威靴,換上一套老舊的褲子和鞋子。萬一必須游泳,這樣的裝扮比較實際。事實上他根本不必下水,忠誠的查爾斯沃斯讓將軍騎在他厚實的肩膀上,涉水送將軍上了一艘划艇。七點二十分,將軍出發前往等候中的驅逐艦。

八點左右,總部出現一名新訪客。韋克沃克將軍來找戈特勳爵。由於小型船隻開始大量擁入,他想跟陸軍加強協調。過去幾天,船隻往往沒有抵達部隊所在之地,反之亦然。

戈特熱情地招呼他。總司令及參謀人員正準備吃晚餐,邀請韋克沃克加入他們。一行人移步到一間長形的用餐室,雙扇式落地窗讓海景一覽無遺。對話多半是閒話家常,韋克沃克坐在那裡分享將軍的最後一瓶香檳,心中感受特別深刻。英國正瀕臨歷史上最嚴重的軍事挫敗,然而他們坐著談天說地、啜飲香檳,彷彿只是一場普通的海濱晚宴。只有一件事情似乎不太尋常:他剛剛涉水上岸,整條褲子濕答答的。

戈特本人充滿魅力,神采奕奕又泰然自若。他向海軍上將保證,只要將軍一出面,就能達到穩定軍心的力量。韋克沃克覺得很難相信,像他這麼一個坐辦公桌的水手,光出現在現場能有什麼鼓舞人心的效果。

吃完最後一道水果沙拉之後,他們開始聊起正事。韋克沃克立刻明白,戈特及其參謀覺得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他們已或多或少完整無缺地把英國遠征軍帶到海岸,現在輪到皇家海軍把部隊送回家——而截至目前,海軍還沒使出全勁。

韋克沃克表示,海軍成效不彰並非因為不想努力。他強調從海灘載運大量士兵的難度,並且要求將更多部隊轉送到敦刻爾克,利用防波堤登船。利斯准將並不買賬。弟兄們已經走累了,船隻應該遷就士兵的所在之處,並且從海灘接運士兵應該極其可行……除非是「海軍辦事無能」。

韋克沃克被惹毛了。他告訴利斯,他沒有權力或理由那樣放肆地說話。

雙方轉而討論後衛部隊的撤退事宜。不論其他士兵是如何撤離的,這群弟兄肯定九死一生。德國大軍正步步緊逼尼約波和菲爾訥,周邊的防線東端似乎撐不過五月三十一日到六月一日間的晚上。但願能在當天白天撤離其餘每一個人,然後後衛部隊迅速在午夜之前退到岸邊。拉姆齊已經保證會竭盡全力,派遣一整支全新的小型船隻艦隊在近海等候。幸運的話,船隊會出現在對的地方,後衛部隊會在敵軍出手阻撓之前游泳上船。

時間非常吃緊。除了預估五千人的後衛部隊外,還有成千上萬的部隊等著登船。韋克沃克一想到就覺得心情沉重。在敵軍窮追猛打之下,士兵在黑夜的緊急關頭匆忙登船,這並非一幅愉悅的畫面。

晚上十點,該說的都說完了。韋克沃克返回暫時擔任旗艦的「伍斯特號」(Worcester)驅逐艦。走下沙灘時,他發現一艘充氣橡皮艇,於是號召八名士兵替他划船出海。他們在坦納特和利斯的目送下出發,不過人太多了,小艇開始下沉。他們全跳下船,走回岸邊,減少划船人數再試一遍。「海軍辦事無能的另一個範例。」韋克沃克冷冷地對利斯說。

而在總司令部,參謀人員為陸軍總部準備了一份局勢報告,於晚上十一點二十分發出。報告中指出,負責駐守灘頭陣地的剩餘六個師,將在今天晚上逐步縮減兵力,而周邊防線東端則預計在明天晚上(五月三十一日到六月一日間)完全撤離。其餘英國遠征軍的撤退行動進行順暢。不過報告中並未說明,以目前的速度來看,撤退行動能否在六月一日結束以前全部完成。

十一點五十九分,也就是報告發出的三十九分鐘後,帝國總參謀長迪爾將軍從倫敦打電話過來。戈特向他保證,這一夜平安無事,海灘上一切順利。迪爾置若罔聞,直接表明這通電話的真正用意。首相希望他盡可能撤離法軍——不僅是撤出「相當」的數量,而是跟英軍「相等」的數量。丘吉爾本人接過電話,證實了這項命令。

這項命令宛如晴天霹靂。相對於在六月一日最後一刻接運小規模的後衛部隊結束撤退行動,如今整個法軍都涉入其中。沒有人——完完全全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這意味著多少人數,不過顯而易見的是,當天稍早的一切精心計算與策劃都已變得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