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 > 新一代的大師 >

新一代的大師

瑞士的Camera月刊是世界上歷史最久也是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攝影雜誌,定期以英文、法文、德文三種版本發行了整整有六十一年之久,終因財務不支於1982年停刊。舉凡當今的攝影名家們,無不是經這本薄薄的月刊(連封面加起來才五十頁)介紹之後,才由地域性邁向世界性的領域。Camera代表著半世紀多來的攝影指向。

年近六十歲的約瑟夫·寇德卡被Camera介紹過五次之多(1967.11/1970.03/1972.02/1975.12/1979.08),而最後一次是以整本的專輯形式刊出。從此寇德卡一躍而成攝影新生代裡名氣最大、地位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以他的功力而言,成為一位大師級的人物是指日可待的。

這位出生於捷克摩拉維亞省的攝影家很是特別,從他出道起就拒絕上照、拒絕訪問、拒絕解釋自己的作品、拒絕發表藝術觀,幾乎除了發表作品之外,他拒絕了一切。因此對一般人來說,儘管十分熟悉他的作品,卻對他這個人非常陌生。有關他的創作背景、思想,大多仍是在二十多年前接受Camera主編亞倫·波特訪問時所披露的。他說:

我不會以其他攝影家說什麼來判斷他的照片,我是以照片來判斷他們,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同樣準則下的判斷。

寇德卡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評論家沙倫納夫曾這麼說他:

寇德卡的離群獨居令人想起盧梭(1712—1778)——一個熱愛人類但厭惡與人交往的人;充滿著對不可能重返的黃金時代的嚮往……這位來自遠方的清教徒有著先知般的名字,留著一把先知的鬍子。神永遠把自己顯露給先知的靈魂。

這種恭維實在稍嫌過火,不過倒是可以看出在迷寇德卡照片的人的心目中,他無疑是攝影藝術的一座新里程碑,就像攝影界有史以來最有聲望的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創造了被奉為經典的「決定性時刻」一樣,寇德卡的照片因為透露出全新的觀點而被肯定。他所拍的街頭人生,就像舞台上的戲劇一般,每個人物在一剎那間將一生火花點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