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 > 閃電能夠襲擊幾次 >

閃電能夠襲擊幾次

令人吃驚的是,克萊因在被重新肯定之後,又拿起相機拍照。從某個方面來說,他是十足的機會主義者。他對自己又拍起照片的事,這麼解釋著:

我覺得很久沒有說一種語言了。舌頭、行為都覺得遲鈍,對事物的感覺都生銹了。我現在一直在展覽老照片,展得連自己都厭煩了。我希望看看自己還能拍些什麼。

年近七十的克萊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上十來歲,仍然有張英俊的臉、抖擻的精神和不可一世的狂妄。他浪蕩了幾十個年頭,總算靠曾經被遺忘的照片來獲得功成名就的報償。不知道他最近所拍的照片,是不是「反克萊因式」的呢?攝影對他來說一直是有別於任何藝術形式的:

攝影不是繪畫。繪畫是構圖、修飾、改變,該減的要減,該加的要加;而照相就是一下,有或沒有就是那麼一下,死了或活著就是「砰」的一聲。

克萊因所說的「砰」的一聲,就是自己攝影觀念的總結,他像是在測驗每一個人對武器的反應,他的照片很明顯地透露出相機的存在狀況,很自覺地介入被拍攝的對象中,要每一個人都知道有人正在扣扳機,讓他們的反應完全出現在鏡頭裡。

當有人要克萊因談談自己的攝影時,他總是只說三句話:「精神恍惚、目擊、作樂。」

沒有人能很明確地知道他到底要說些什麼。他的行徑是那麼怪異,他的表現是那麼極端,他的說辭又是那麼故弄玄虛,然而他的照片卻是那麼強烈。他所幹的每一件事都像閃電,要大家都被驚嚇,然而閃電能襲擊多少次呢?

No.4 拳師畫家,1961

No.5 電影海報,1961

No.6 手,1963

William Klein,槍,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