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 > 失落一代的浪蕩者 >

失落一代的浪蕩者

相信很少有人像瑞典攝影家克裡斯特·斯特倫霍爾姆一樣,有過那麼多樣的人生經歷:

曾是水手,足跡遍及歐洲、亞洲、非洲大陸各地;

曾是走私者,還在北非挖過金礦;

曾是游擊隊員,自願加入芬蘭抗俄的地下軍;

曾是郵差,在西班牙內戰時,往返於馬賽和西班牙之間遞送郵包;

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鬥英雄——因為替挪威地下軍傳遞情報而榮獲勳章;

曾是爆破訓練家——教突尼西亞游擊隊員如何使用炸藥;

曾是挖屍工人——替美軍在諾曼底挖掘屍體,以供辨認;

曾是職業導遊,在地中海一帶的國家領著觀光團四處跑;

曾是存在主義者;

曾是電視製作人;

曾是……

幾乎曾是一切。

斯特倫霍爾姆在四十歲以前為了生活,幹盡了他所能找到的任何差事,然而始終不曾用相機賺過一文錢。四十歲之後他不但用攝影維生,並且開班授徒,創辦了瑞典著名的攝影學校,為該校的第一任校長(1962—1972)。

斯特倫霍爾姆出生在瑞典一個保守的中產階級家庭中,父親是位軍官。在斯特倫霍爾姆十六歲時,父親因為發生了一件意外事件而自殺身亡,連帶使家庭經濟破產,一家人從此陷入窮困。於是斯特倫霍爾姆開始了他那荒謬的生活方式——浪跡歐洲大陸,變換著各種古里古怪的職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長過來的斯特倫霍爾姆,就如同許多歐洲人一樣,是那個失落一代裡的一員,有著「被侮辱與被戕害」的心靈。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十年烽火奪去了他生命中最可貴的青春。在三千多個充滿病態記憶的日子裡,他發展出他那一套特別的生存哲學,然而戰後他帶著夢魘又繼續浪蕩了十幾個年頭,在亞洲、非洲毫無目標地流浪下去,最後終於以相機為舵,穩住了下半輩子的人生方向。

斯特倫霍爾姆雖然在20世紀40年代就開始拍照,然而功成名就的時日卻來得相當晚。他幾乎一直在被忽視的情況下拍照,開展覽,出攝影集子,直到1978年秋天,在斯德哥爾摩的Camera Obscura畫廊所舉行的個展,才引起重視及廣泛的認可,也使他獲得了瑞典國家的終生獎助薪俸。

一來由於斯特倫霍爾姆成名很晚,二來他的風格和攝影史上的所有潮流都搭不上邊,因此在目前的一些以編年史方式或以派別分類的攝影集子上,很難看到他的照片被選入。瑞士的Camera雜誌在1980年9月號推出他的專輯,算是為他做了首次世界性的披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