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 > 亞當斯的精神 >

亞當斯的精神

音樂也一直影響著亞當斯,從他受不了德彪西、拉威爾這類印象派的音樂來看,他的心靈深處充滿著對古典樂派嚴謹結構的頑固要求。

這種態度也充分反映在亞當斯的作品中,他把底片當成樂譜,把放大照片當成演奏。晚年的他幾乎認為演奏比創作來得要有意思,就逐漸放棄拍照,而專心放大照片,看能不能使這些音樂奏得更傳神、更動人。亞當斯和別人最大不同處就在這裡。對他來說,放大比拍照當時還來得重要(這和布列松的照片幾乎完全交給別人沖洗放大形成最大對比)。

亞當斯在國內也有不少崇拜者,日積月累下,也有頗大的影響。其實要瞭解亞當斯作品的精髓,非得把他的暗房工作當成第一步。

亞當斯的純熟技術,使他游刃有餘地把大自然纖毫畢露地展現給我們,這是因為他的演奏技巧太好了,而不只是他拍的景色是千載難逢的奇觀,不是他取景角度的別出一格,不是他的相機鏡頭比別人銳利。

不斷演奏,使他知道哪一段樂章用什麼方法彈奏,才能表達出音樂的神韻來,也使他知道下次拍照時該注意哪些地方。那種放大技巧與拍照時關注方式不斷反芻,正是他的精神所在。因此,對亞當斯作品風格有所憧憬的年輕朋友,應當好好地做暗房工作而不是整天勤快地到處找景色。

亞當斯把放大照片當成一種藝術表現,他說:

我的攝影生活是鐘擺,拍照和放大是鐘擺的兩端。

如果鐘擺不平衡,時鐘不是停擺,就是誤點。亞當斯的鐘擺平衡得那麼好,所以能在攝影史上永遠地擺下去。儘管他已經離開人間的大時鐘,但我們還是記得他曾敲擊的巨響。

No.9 半圓山的容姿,1927

No.10 威廉森山,1945

Ansel Adams,提頓山和蛇河,1942

Ansel Adams,亞斯平,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