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 > 蓋棺論定亞當斯 >

蓋棺論定亞當斯

安塞爾·亞當斯(1902—1984),這位祖籍英格蘭的美國佬,在他享年八十二歲高齡的歲月中,集功成名就、榮華富貴於一身,可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眾化」的攝影家。

亞當斯曾被《時代》雜誌選為封面人物(1979.9.3),還出任主角演了五集的電視影集:《攝影——銳不可當的藝術》,是美國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象徵人物,他所拍攝過的美國風景區,後來都一一成為國家公園。當他不斷抨擊裡根政府對環境保護不力時,裡根還不得不親自接見他解釋原委。他那十分有特徵的臉孔——四歲時就撞歪的大鼻子、一把濃密花白的絡腮鬍子、一副寬邊的老花眼鏡,加上一頂西部牛仔的闊邊帽——還被印在T恤上,為自然保護者們爭先搶購併穿在身上。

亞當斯使自己和攝影在美國都變得十分通俗化,也十分有商業價值。他的攝影書已印了上百萬冊,在美國的超級市場都可以買到。有他簽名的照片,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一張就高達八九千美元,而且行情看漲,節節升高。他有無數的崇拜者,但也有相當多的反對者。說他好的,不管怎麼為文論證,都會將他的作品冠上「純攝影」而以一代宗師尊之。

反對他的人,最通常的批評是:「在這個崩裂的世界中,居然還在拍石頭。」在這麼極端的兩種不同評語下,我們不妨參考那些最沒性格的簡介文字。

《攝影小百科》(1976年美國Harper&Row公司出版)提到亞當斯時這麼說:

當你站在一張安塞爾·亞當斯的照片前,就無法不被他那技術上的純粹鋪張與華麗所淹沒,那實質上沒有粒子的照片,提供了外觀層次無限豐富的色調,從純白到漆黑。

他在1932年加入了西岸的年輕攝影家如愛德華·韋斯頓、柯寧漢等人組成的「光圈六十四」(F.64)團體,相信照片應該有極致的焦距、清晰感和深度。然後,亞當斯獨自一人開始了一系列的痛苦經驗,讓自己的照片有更大範圍的色調。從這裡他發展出分階測光法,使他在拍攝的時候能預先知道色調,來決定曝光和沖洗放大的時間。

亞當斯自己放大照片,因為他對待照片的方式就像傳統藝術一般。事實上如果你想買他設定張數的簽名作品——第六張以後是八千美元(前五張數倍於此),還得事先預訂呢。

除了攝影之外,亞當斯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開始教授這種技術,並以一系列五本的「基本攝影叢書」和工作坊來宣揚他的分區曝光法。

從這段不帶個人意見的簡介中,我們很清楚亞當斯的作品,要不是他那空前的測光手法和沖洗放大技術的話,就沒有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了。他可以說是有史以來作品風格建立在技術上的比重最高的一位攝影家了。

換句話說,亞當斯的照片若非有著那麼精巧極致的品質,不過是一張張普通的風景明信片。就像以他做封面的那一期《時代》雜誌中,評論家羅伯特·休斯寫的:

把攝影的記錄功能和美學功能分得那麼清楚的,在現存的攝影家中,還沒有任何一位趕得上亞當斯,他那些成名的風景攝影幾乎和記錄扯不上任何關係。

亞當斯就是這麼一位特殊的攝影家。他完全摒棄攝影的記錄功能,使攝影成為「純粹的技術運作,擔任美感的表達工具」,也使大部分對攝影抱有報道使命的人士,對他的東西嗤之以鼻。這些反對者還包括比亞當斯更有聲望的攝影大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在內。

亞當斯所拍攝的這些渺無人煙的風景,全是美國山水,這些荒野景色早已成為美國人的道德寓言。因此,亞當斯在美國文化中,很自然就有了家喻戶曉的地位,但這並不等於他在世界影壇上也有著同樣尊貴的身份。歐洲所發行的一些攝影專集,就往往故意將亞當斯摒棄在門外。無論如何亞當斯在攝影史上有其一定的坐標點,這是對他再反感不過的人,都不能不承認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