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見字如面 > 《見字如面》入選信件文檔編號040 只要消滅了特殊,平等自然會來 >

《見字如面》入選信件文檔編號040 只要消滅了特殊,平等自然會來

史鐵生寫給盲童朋友

1993年

史鐵生(1951—2010),當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務虛筆記》《老屋小記》《病隙碎筆》等。史鐵生二十一歲時因病致雙腿癱瘓,此後一生與輪椅、醫院相隨相伴,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2010年12月31日,史鐵生因突發腦出血逝世,享年五十九歲。

自身遭遇的不幸,讓史鐵生一生都在不懈地探尋著生命的意義,追問活下去的根據和理由。他還將目光投向殘疾、弱勢群體,並用文學給予他們理解、關愛和尊嚴。1993年,史鐵生寫下這封給盲童朋友的信。在信中,他以切身體驗為盲童們講述了自己對於苦難的認知和對殘疾處境的思考。

各位盲童朋友:

我們是朋友。我也是個殘疾人。我的腿從二十一歲那年開始就不能走路了。到現在,我坐著輪椅又度過了二十一年。殘疾送給我們的困苦和磨難,我們都心裡有數,所以不必說了。以後,毫無疑問,殘疾還會一如既往地送給我們困苦和磨難,對此,我們得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我想,一切外在的艱難和阻礙都不算可怕,只要我們的心理是健康的。

譬如說,我們是朋友,但並不因為我們都是殘疾人我們才是朋友。所有的健全人,其實都是我們的朋友,一切人都應該是朋友。殘疾是什麼呢?殘疾無非是一種局限。你們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卻不能走。那麼健全人呢,他們想飛但不能飛——這是一個比喻,就是說健全人也有局限,這些局限也送給他們困苦和磨難。很難說,健全人就一定比我們活得容易,因為痛苦和痛苦是不能比出大小來的,就像幸福和幸福也比不出大小來一樣。

痛苦和幸福都沒有一個客觀標準,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誰能夠保持不屈的勇氣,誰就能更多地感受到幸福。生命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不斷超越自身局限的過程,這就是命運,任何人都是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遭遇痛苦、超越局限,從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毫不特殊。

我們殘疾人最渴望的,是與健全人平等。那怎麼辦呢?我想,平等不是可以吃或者可以穿的身外之物,它是一種品質,一種境界。你有了,你就不用別人送給你。你沒有,別人也無法送給你。怎麼才能有呢?只要消滅了「特殊」,平等自然而然就會來了。就是說,我們不要因為身有殘疾而有任何特殊感,我們除了比別人少兩條腿或者少一雙眼睛之外,除了比別人多一輛輪椅或者多一根盲杖之外,再也不比別人少什麼和多什麼,再也沒有什麼特殊於別人的地方。我們不因為殘疾而忍受歧視,也不因為殘疾去摘取殊榮。如果我們幹得好,別人稱讚我們,那僅僅是因為我們幹得好,而不是因為我們事先已經有了被稱讚的優勢。我們靠貨真價實的工作贏得光榮。

當然,我們也不能沒有別人的幫助。自尊,不意味著拒絕別人的好意。只想幫助別人而一概拒絕別人的幫助,那不是強者,那其實是一種心理的殘疾。因為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任何人不需要別人的幫助。

我們既不能忘記殘疾朋友,又應該努力走出殘疾人的小圈子,懷著博大的愛心,自由自在地走進全世界。這是克服殘疾、超越局限的最要緊的一步。

史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