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曉松奇談·人文卷 > 三 張勳和他的北洋 1.從默默無聞到一戰成名 >

三 張勳和他的北洋 1.從默默無聞到一戰成名

我曾經在「妄人列傳」系列裡,講了很多妄人的故事,現在我想新開一個系列,叫作「奇葩列傳」,專門講一講歷史上的一些奇葩人物的故事。

「妄人」和「奇葩」這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妄人都是大人物,比如切·格瓦拉、康有為、蒙巴頓等,這些大人物曾經在歷史的舞台上比畫了一番,只不過沒比畫好,最終虛妄了,所以就成了妄人。為什麼妄人這個系列沒能進行下去呢?因為每當講起大人物的時候,總是難免牽扯到一些不該提的事情,有些敏感。而奇葩是比妄人要小很多型號的人,其實奇葩本身並不具備多大的能量,他們只是像跳梁的小丑一般,糊里糊塗地跳上了歷史的舞台,在上邊比畫了兩下,所以我們管他們叫奇葩。

我打算放在第一個來講的奇葩是張勳,因為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奇葩的人。

不論是在中國大陸的歷史課本裡,還是在台灣省的歷史課本中,不管歷史書本身有多薄,肯定會有半頁紙是和張勳有關的,所以張勳確確實實是跳上了歷史的舞台,但由於他的型號實在是不夠大,所以他比畫了兩下就銷聲匿跡了。不過張勳這個人真的很有意思,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跳上了歷史舞台,結果一幕戲還沒演完呢,就被人給轟下去了,然而他還是或多或少地改變了一些歷史的進程,而且張勳還起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雖然我說奇葩都是輕量級的小人物,但大家千萬不要小看了小人物,一隻蝴蝶扇一扇翅膀,都能引起天氣的劇變,有時候一個小人物跳出來蹦躂兩下,結果被各種大人物別有用心地利用一番,進而所引發的蝴蝶效應,也會是影響相當巨大的。

一提到張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有關張勳復辟的歷史,是歷史課本中必提的。張勳復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中華民國的歷史,或者更進一步說,是改變了中華民國前半期的歷史。因為中華民國實際上是分成了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國旗都長得不一樣,國歌也不一樣,前半段是掛著五色旗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北洋時代,後半段是掛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國民政府時代。所以整個北洋時代的歷史,其實以張勳蹦上來表演作為契機,分成前後兩段,之前的這一段,叫作「大家努力地辦共和,大家努力地爭中國的未來,大家努力地摸著石頭過河,大家努力地爭法理」。在這一段裡,大家還沒有真正地兵戎相見,沒有在北京放槍放炮,也沒有打內戰。小的摩擦還是有一點的,比如南方的蔡鍔,還有後來的護國運動,這些事情雖然在歷史課本裡佔據一頁的篇幅,但以中國當時大的歷史進程角度來看,其實都是很小的事情。真正讓大家開始兵戎相見,直皖戰爭,直奉戰爭,第二次直奉戰爭,等等,把中國拖向混亂,將全國人民、全中國的知識分子、仁人志士,包括軍閥在內的所有人共同努力了六年的成果全部付諸東流的原因,其實就是張勳。或者說,張勳他就是一個藥引子、導火索,因為他本身並沒有那麼大的能量,是大家利用了他,讓他跳上歷史的舞台蹦躂了兩下,結果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俗話說,三歲看老,當我們講述一個人的故事時,總是習慣於從他的小時候講起。當我們講司馬遷和司馬光這樣大師級的人物時,當然要談他們的偉大作品,但也會經常講一講他們小時候發生的事。那麼,既然現在要講奇葩張勳的故事,自然也要從他小時候的經歷講起。

張勳這個人的經歷,實際上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清末民初的軍閥的經歷,這些人中很少有達官貴人的子弟,或是三公六卿的後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公卿都是滿族人,到了民國時代,滿族人就成了遺老遺少,既沒有什麼權力,也沒有什麼力量了。晚清和民國時代的漢人軍閥,都不是什麼達官貴人出身,首先,漢人能混成達官貴人的概率就比較低;其次,能混上達官貴人的人,其後代也沒必要去當兵。中國自古就是重文輕武、重文輕商的,李鴻章和曾國藩這樣的大人物的後代,很少有去前線打仗的。於是,第一代北洋軍閥,從袁世凱到後來的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絕大多數都是草莽出身,張勳也不例外。張勳小時候家境特別貧苦,8歲的時候就死了娘,12歲又死了爹。總之他從小就命硬,先克媽又克爹,甚至在他親媽死後,他爹還給他找過一個後媽,結果張勳把他的後媽都剋死了。

張勳從小就特別頑劣,他的後媽教訓了他,他就跑到伯母家去告狀。因為他的爸爸已經死了,是他的後媽在撫養他。張家的宗族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張勳這一告狀,大家把他的後媽叫到祠堂裡痛斥了一頓,這位後媽非常憤慨,一怒之下投井自盡了。張勳就這樣成了孤兒,不得不自求生路。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到大戶人家去,給人家放牛放馬,因為他比較能幹,所以慢慢當上了小廝,跟在少爺身邊,後來又混成了書僮。就這麼混啊混,一直混到25歲了,還在給少爺當書僮。在當時那個年代,從文的人25歲已經可以中舉人或進士了,從武的人25歲也可以在前線戰場上得軍功了,所以張勳可以稱為「小器晚成」。

張勳26歲時才由人薦往南昌府衙內,死了一個旗牌兵。而這時附近的清節堂裡有位李姓老太太給長官們和公館的少爺先生們洗衣服、做針線活兒等。慢慢地,老太太和張勳熟悉起來,老太太非常喜歡張勳,主動將與她相依為命的外孫女曹琴許配給張勳。因為曹姑娘才13歲,還不能立即過門,要等到她滿16歲才正式過門,但是定親這件事對張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人就是如此,男人一旦有了家眷,就立刻有了一種神聖的責任感,他從此就不再是一個人了,不能再瞎混日子了,得好好努努力,讓一家老小過上好日子。

在清末的時候,好男兒能幹嗎呢?去從軍。當然了,還有比從軍更好的路,那就是參加科舉,但張勳大字不識幾個,只是他爸爸在世的時候,讓他上了幾天的私塾,距離參加科舉的水平差太遠了,所以他只能去從軍。好在那個時候在中國去從軍,是不愁沒仗可打的,因為國內有捻軍、太平軍,等等。張勳甚至連太平軍都見過。他是1854年出生的,那正是太平軍鬧得最凶的時候。差不多在張勳六七歲的時候,太平軍路過他們家,張勳雖然躲起來了,但是他的爺爺被太平軍給殺了,他的大爺爺跟太平軍爭辯了兩句,也被砍了好幾刀,隨後重傷不治而亡,所以張勳從小就對太平軍和革命者這類人,充滿了仇恨。等到張勳當兵的時候,太平軍已經沒有了,但捻軍還是有的。張勳的從軍經歷還是比較光榮的,他先到廣西從軍,當時正值中法戰爭,張勳立馬上了前線,最後還跟隨了著名的愛國將領馮子材,馮子材領導的鎮南關大捷的部隊中,就有張勳的身影。

軍閥也好,軍頭也好,不管後來腐化成什麼樣子,但他們最初在軍隊裡的時候,由於都是貧苦百姓出身,沒有背景,只有背影,要想建功立業,只能靠英勇和忠誠。張勳也屬於這類人,每次打仗的時候他都衝鋒在前,為人也非常忠厚老實,大家都覺得這個孩子不錯,所以他就一路陞官。適逢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多事之秋,各種各樣的仗永遠都打不完,張勳打完了鎮南關大捷之後,又被調到了北方繼續打仗,甲午戰爭的時候,張勳又跟隨義軍英勇抗敵。大家都知道,義軍在甲午戰爭的時候還是比較強的,整個甲午戰爭期間,只有義軍是沒有被打崩潰的。張勳身為光榮的義軍中的一員,後來又在東北跟日本人打了兩次,屢立軍功,到他最後投奔北洋的袁世凱的時候,已經是個三品的參將了。

不過,靠軍功升上來的三品,跟文官的三品是無法相比的,文官升到三品就能直接面見皇上了,可軍功升的三品基本沒什麼大用,只要你跟隨的那支部隊一解散,你就什麼都不是了。於是張勳以三品參將的身份投奔向袁世凱的時候,袁世凱正在小站練兵,張勳就成了袁世凱手下的一個營長,而且還不是主力營長。小站練兵一共只有幾千人,其中的主力營長後來都成了北洋軍閥裡的大軍閥,比如馮國璋、段祺瑞等,他們都是步兵營長。而張勳不是北洋的嫡系,所以當不上主力營長。什麼叫北洋嫡系?就是從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武備學堂、北洋水師學堂等學堂畢業的人,他們就是北洋嫡系,馮國璋和段祺瑞都是從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軍校生,屬於北洋的正根嫡系。張勳出身草莽,一路南征北戰,雖然他算是早期投奔小站的人,在北洋軍閥裡能算上早期的老臣,但他不是北洋的真正嫡系。

除此之外,張勳不受重用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年紀實在是有點大。大家算一算,他投奔袁世凱的小站、當上營長的時候,都已經41歲了,和他同級甚至比他級別還高的人,基本上才二三十歲,張勳比袁世凱還大五歲,袁世凱是整個北洋系的大佬。所以在北洋系裡,大家每當喝酒的時候都尊稱張勳一聲老大哥,張勳自己也以老大哥自居,但在大家心裡,其實根本沒把張勳當老大哥,就是把他當成一個土包子,總之他的身份非常尷尬。有趣的是,在張勳未來復辟的時候,將要出現的一個重要的大角色——黎元洪,反倒是北洋最開始的水師學堂畢業的,但黎元洪專門跟北洋嫡系的段祺瑞對著幹。黎元洪這個人也很有意思,他從北洋水師學堂畢業後,跑到軍艦上去當大車,他服務的軍艦就是「廣甲」號,「廣甲」號先在廣東水師服役,後來又參加了北洋水師,結果甲午海戰的時候被擊沉了,其實不是被擊沉的,而是逃跑的時候自己觸礁沉沒的,黎元洪後來被救了起來,投奔了張之洞,後隨他到湖北參與編練新軍。總之,他轉了一大圈之後,居然成了北洋的大對頭。

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北洋」二字到底是怎麼定義的。我索性就在這裡解釋一下,好讓大家知道所謂的「北洋系」統治了中國那麼多年,究竟是怎麼回事。鴉片戰爭之後,我們開始對外通商,負責管理通商口岸的大臣,就被命名為某某大臣。一開始還不叫「北洋大臣」,但是後來發現出了很大的問題,比如天津教案等,大家意識到,這些通商大臣如果只管通商,不管地方上的事情話,協調起來比較困難。因為外國人複雜極了,有商人,有傳教士,還有教堂,等等,通商大臣如果不能管理地方上的事情,他的權力就太小了,導致當他得罪了外國人的時候,地方官也不會配合他,外國人又要跑過來打我們,問題愈演愈烈。在晚清的時候,洋人太重要了,於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同治年間,朝廷乾脆就把通商大臣提拔起來了,直接改成北洋通商大臣,由直隸總督兼任,這回就叫作「北洋大臣」了。所謂的「北洋」,其實就是在北方處理洋人事務的意思,與之對應的還有南邊的「南洋」。

「北洋大臣」負責管理一切通商事宜,還同時由直隸總督兼任,所以晚清的時候,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成了權傾朝野的最大的官。都有誰擔任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呢?大名鼎鼎的李鴻章。整個北洋實際上就是李鴻章辦起來的,甚至有一種說法,有些歷史學家乾脆直接說,甲午戰爭其實不是中日之間的戰爭,而是李鴻章跟日本人之間的戰爭,因為甲午戰爭的時候,日本人打的主要就是李鴻章的北洋水師、李鴻章的淮軍以及由淮軍訓練出的新軍,等等。李鴻章的下一任是榮祿,再下一任就是袁世凱。袁世凱的權力之大,要管到直隸,管到山東,管到奉天,也就是遼寧,所以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時候,各種北洋的附屬產物都興起了,如果說是李鴻章奠定了北洋水師學堂、北洋武備學堂和北洋水師,袁世凱則奠定了北洋的新軍、北洋大學等。

所以,張勳投奔了袁世凱之後,他心裡就一直覺得,世界上最牛的官銜就是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這也是後來張勳復辟失敗的一個重要伏筆,因為他覺得袁世凱的這個官銜簡直太重要了,太令他嚮往了,所以他忠心耿耿地跟著袁世凱干,越干越大。如果說張勳這個人有什麼優點的話,那麼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他有著中國傳統軍人的那種忠孝節義的道德,當然這也是整個北洋系統所有軍人都有的特色,包括後來被罵成「三一八慘案」的罪魁禍首的段祺瑞,以及吳佩孚,他們都有忠孝節義的道德觀念,因為那是中國的傳統軍人所受的最基本的教育。正因為張勳的忠誠和勇敢,所以儘管他不是北洋的嫡系,袁世凱還是比較喜歡他的,張勳被提拔得很快,被派到了南方去陞官。

北洋系從小站練兵開始,逐漸變成了北洋三鎮、北洋六鎮,都由袁世凱嫡系的北洋系軍校生掌管。當然了,北洋系裡也有很多像張勳一樣的非嫡系人才,還有從捻軍裡起來的姜桂禵等,袁世凱是怎麼安排這些非嫡系的人才的呢?把他們派到外圍去提拔,比如安徽和江蘇的前線,張勳被派到南方去帶領武衛右軍。管理武衛右軍這個名號張勳非常滿意,他後來一直保持著這個名號。武衛右軍的意義究竟有多重要呢?在李鴻章逝世之後,甲午戰爭失敗以後,榮祿當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緊接著八國聯軍就要來了,榮祿把整個中國北方的主力部隊,整編成了五支部隊,其中小站練兵的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就叫作武衛右軍。八國聯軍一來,除了武衛右軍負責在山東剿義和團、沒能上前線以外,其他四支的武衛前軍、中軍、後軍和左軍全部被派往前線,全部覆滅,包括聶士成和董福祥等將領,全部陣亡。最後中國北方最重要的軍隊,只剩下了袁世凱的這一支北洋新軍,所以袁世凱才能夠迅速地權傾朝野,成為最有實力和權力的人,結果袁世凱把這支最重要、最光榮的部隊的首領頭銜給了張勳。

隨後,辛亥革命爆發了,當時張勳正好駐守在南方。大家應該都知道,辛亥革命的火燒到全國之後,絕大多數地方的清朝官員都是一剪子把自己的辮子剪了,直接從巡撫變成了都督,或者從總督變成了都督。或者從新軍的協統變成了都督,黎元洪就是從新軍的協統搖身一變成了武昌起義的大領袖,閻錫山從新軍的一個小軍官搖身一變成了山西的都督,還把山西的巡撫陸鍾琦給打死了,很不幸,這位陸鍾琦就是我外婆的爺爺,這已經算是整個辛亥革命裡為數不多的流血事件了。辛亥革命其實就硬碰硬地打了兩仗,其中一仗是北洋三傑之一的馮國璋領導的。

所謂的「北洋三傑」,又被稱為「龍、虎、狗」,「龍」是王士珍,「虎」是段祺瑞,「狗」是馮國璋。其實這三傑都不太能打仗,或者應該這麼說,今天回頭看一看,整個北洋軍裡面都沒有什麼傑出的將領,北洋軍的第二代裡還出了個比較能打的吳佩孚,第一代裡包括「龍、虎、狗」在內,都沒什麼能打仗的。我覺得別說「龍、虎、狗」了,他們連蛇都稱不上,都縮頭縮尾的。這三個人裡唯一還算打了一次漂亮仗的,就是馮國璋在辛亥革命時打下了武漢二鎮。馮國璋帶領的是北洋軍最精銳的第四鎮全部及第二鎮和第六鎮各一個混成協,「鎮」就是師,北洋六鎮其實就是六個師,「協」就是旅,黎元洪就是駐守在武昌的一個旅的協統,也就是旅長,所以馮國璋打武漢二鎮的時候,是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打下了漢口和漢陽,隨後就不往前繼續打了,因為就開始南北議和了。

最慘烈的是革命軍進攻南京的這第二仗,這也是讓張勳徹底成名的一仗,因為張勳就是駐守在南京的將領。辛亥革命的時候,凡是革命軍進攻的地方,駐守各地的官員都要事先跟革命軍聊一聊,至少也相互通個電,因為辛亥革命的口號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所以有些滿族的官員沒法再變成都督了,乾脆就收拾收拾東西,在革命軍到來之前跑路了。在南京,兩江總督沒跑,張勳也堅定地留了下來,他在南京率軍與革命軍血戰,而且自己親自揮舞著大刀,親自指揮城防,親自登城督戰。南京跟武漢不一樣,武漢是北洋軍佔據絕對的優勢,而南京壓根沒有北洋軍的主力,北洋軍的主力都去了武漢的前線,張勳手裡只有3000多人吧,而且這3000多人也不是北洋軍的嫡系,應該說連新軍的主力部隊都稱不上,而圍攻南京的是新軍的第九鎮。

當時,全國新軍裡最精銳的有八九個師,其中袁世凱手下的第一師到第六師,是最精銳的北洋六鎮,還有武漢地區的第八鎮和第二十一混成協、真正組建好的只有北洋六鎮、武漢的第八鎮、南京的第九鎮和南方的另外一個鎮,只有這九個鎮是真正組建好的,本來想請德國人來當顧問進行訓練。小站時期袁世凱就請了德國人來幫忙練兵,訓練新軍。當時德國人計劃幫中國訓練出36個鎮,但到了辛亥革命的時候,只組建完成了九個鎮,其餘的都還只有一個協,比如黎元洪擔任旅長的第二十一協,實際上就是還沒組建完成的第十一鎮。按理說每一個鎮應該有兩個協,第十一鎮應該有第二十一協和第二十二協兩個協,但第二十二協還完全沒有。結果不論是武昌的第八鎮,還是南京的第九鎮,新軍裡基本上都是革命黨,北洋軍裡雖然也有革命黨,但遠沒有南方的長江流域這麼嚴重,北洋軍裡的少量革命黨很容易就被清除了。東北也有很多革命黨,但張作霖這些人也很能折騰,所以東北的革命也沒幹起來。

真正的由革命黨掌握的新軍,最重要的就是武漢的一鎮一協,以及南京的第九鎮,清朝的大員們當然知道這幾支新軍裡有好多革命黨。清朝對於新軍的管理特別有意思,對於第八鎮和第九鎮這些革命黨比較多的新軍,清朝也訓練他們,也給他們武器,但是基本不給他們子彈。像張勳帶領的這些巡防營的舊軍,雖然武器和裝備沒有新軍好,但是子彈充裕。其實張勳的武器也還不錯,有毛瑟步槍,也有克虜伯炮。於是,當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全國各地的新軍都面臨著沒有子彈的窘境,不論是武昌起義還是其他起義,革命軍每到一個地方,最先要攻克的就是軍械庫。正是因為如此,張勳才能在毫無人數和武器優勢的情況下,堅持守衛了南京長達二十來天,甚至打到一半的時候,革命軍裡的很多人都覺得攻不下南京了,因為張勳太兇猛了。

雖然南京打不下來,但辛亥革命的整體形勢實在是太好了,原本各省的代表想要聚在南京,後來大家索性都跑到武昌去開會了,先定下了中華民國的政府組織法,也就是初步的憲法,然後選拔各種人才等。選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得到了南京光復的消息,於是各省的代表趕緊跑到南京去繼續開會。孫中山也回來了,黎元洪也跑來了,這才有了後來的南京臨時約法,還有中國的憲法起草和獨立宣言,也都是在南京頒布的。

然而張勳雖然被革命軍打敗了,但他在臨走前,還是幹了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他居然是全建制撤退的。所以,張勳在打仗方面還是非常厲害的。雖然第一代北洋統帥都不太能打仗,但是矬子裡拔將軍的話,還算能打仗的只有兩個人,那就是馮國璋和張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