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自省之書 > 要有慈悲心腸 >

要有慈悲心腸

〔古羅馬〕奧古斯丁

人們有時在生活中會遭遇悲慘的事。對於悲慘的事,人們往往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但抱著看好戲心態的卻大有人在。也許,看戲時引發的悲痛就是人們的樂趣。

戲劇並不能鼓勵人去幫助他人的不幸,它只能撩撥人們的感傷、賺取人們的眼淚。當看到戲劇中一對戀人歡愛時,或者因為不能長相守而痛哭失聲之時,我仍然會油然而生與其他人相同的感慨。但對於我來說,戲劇所帶給我的享受,這或悲或喜的感情,只是一種樂趣罷了。

相反,沉湎於人世歡場的人會引起我的哀憐,那些因喪失了悲憫和仁慈而麻木的人,尤使我深切地同情。

一個人如果缺乏對他人真摯的同情,他會缺乏體驗不幸的機會,同時,他最好也要祈禱永遠不會有這種機會——缺乏責任,也就缺乏了愛。

如果有不懷好意的慈悲心腸的人,以深切的同情心希望觀賞到他人的不幸時,無論他表達的同情如何恰當,都是慾望的罪惡——人們是不會讚揚這種慈悲心腸的。

奧古斯丁(354—430):基督教正統派神學體系的集大成者。在中世紀的5至11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他的神學在西歐基督教會內居於最權威的地位。他被教會奉稱為「聖人」「聖奧斯丁」。其主要著作有《懺悔錄》《上帝之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