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生在於心安:星雲大師為你道破人生的種種真相 > 佛法非法 >

佛法非法

青林禪師初參洞山禪師時,洞山禪師問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青林禪師答:「我從武陵地方來。」

洞山再問:「武陵的佛法與我這裡的佛法有什麼不同?」

青林回答:「如在蠻荒的沙石上開著燦爛的鮮花。」

洞山禪師回頭吩咐弟子:「你們特別做些好的飯菜,供養這位參禪者。」

青林禪師卻不領情,反而拂袖而去。

洞山禪師就對大眾說道:「以後全天下的學僧必然爭先恐後地聚集在他的門下。」

青林禪師來辭行時,洞山禪師又問:「你準備到哪裡去呢?」

青林禪師回答:「太陽是不會隱藏起來的,它必定普照大地。」

洞山禪師為他印可,說道:「你可多多保重,好自為之。」並送青林禪師走出山門。在分手的時候,洞山禪師突然問說:「你能不能用一句話說出你到這裡來參學的心情?」

青林禪師不假思索地說道:「步步踏紅塵,通身無影像。」

洞山禪師聽了以後,沉思良久。青林禪師問:「老師,您想什麼?為什麼不講話呢?」洞山禪師以問代答:「我對你說了那麼多的話,怎麼誣賴我不跟你說話呢?」

青林禪師這時跪下說道:「老師,您說的,弟子是沒有聽到;您沒有說的,弟子都聽到了。」

洞山禪師扶起青林禪師:「你去吧!你可以走到無說無示的地方去了。」

《金剛經》上說:「佛說佛法,即非說法。」意思是:說的佛法,有時候與真理相去很遠;沒有說的,是無說無示,才是真正說法。

佛家常說,禪不立文字。所謂不立文字,一是禪需要領悟,文字無法準確表達禪意;二是文字是固定而又拘泥的,缺少變通。此一刻的禪意用文字記錄下來了,但換另一個場景,就未必適用了。這種無法變通的特性,決定了文字往往不能充分地表達禪。

其實,語言也一樣。一句話,放在一個環境中,是得體而又溫暖的,環境轉換之後,可能就變得冰冷而生硬。我們要做的是發現環境的轉換,然後做出得體的應對,而不是牢牢記住那一句話,不管環境是否符合都拘泥不化,守著它。

兩位禪師是大法力者,能洞察環境變遷,俗世凡塵的人,看他們的談話自然就覺得如墮五里霧中,摸不到頭腦了。其實,也不必拘泥於禪師們的真義所在。他們嘴裡說的是那時的禪,展示的才是永久的禪。

不管說話還是做事,隨情隨境、合情合境才是最最重要的。知曉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永遠都比做事本身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