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生在於心安:星雲大師為你道破人生的種種真相 > 行動即知識 >

行動即知識

唐代的智閒和尚曾拜靈佑禪師為師。有一次,靈佑禪師問智閒:「你還在娘胎裡的時候在做什麼事呢?」

還在娘胎裡的時候能做什麼事呢?智閒冥思苦想,終無言以對,於是說:「弟子愚鈍,請師父賜教!」

靈佑禪師笑著說:「我不說,我只想聽你的見解。」

智閒只好回去,翻箱倒櫃查閱經典,企圖從經書中找到答案,但沒有一本書是有用的。他這才歎悟道:「本以為飽讀詩書就可以體味佛法、參透人生的哲理,不想都是一場空啊!」

灰心之餘,智閒一把火將佛籍經典全都燒掉了,並發誓說:「從今以後再也不學佛法了,省得浪費力氣。」

決定後,智閒便去辭別靈佑禪師,準備下山。禪師沒有任何安慰他的話,也沒有挽留他,任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閒找到了一個破損的寺廟,便住了下來,過著和原來一樣的生活,但是心裡總是放不下禪師的那個問題。

有一天,他隨便把一片碎瓦塊拋了出去,瓦塊打到一根竹子上,竹子發出了清脆的聲音。智閒腦中突然一片空明,內心澎湃。他感到了一種從未體驗過的震顫和喜悅,體驗到了禪悟的境界。於是立即趕到靈佑禪師身邊,感謝道:「禪師如果當時為我說破了謎題,怎會有我今日的頓悟?」

知識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的知識,一種是間接的知識。所謂直接的知識,就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知識,是自己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這樣的知識更加紮實,也能給人更深的啟悟。而間接的知識,則是從別人處聽來的知識或從書本上看來的知識。這樣的知識可以開闊我們的眼界,也可以增加我們的內涵,讓我們變成一個淵博的人,但在給人的震撼上,往往不如直接的知識。

一個人想要真正成長,需要兩種知識兼備。但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要更多地去依賴第一種知識,只有這樣,才能讓成長來得更徹底。靠聽悟道,充其量不過是個高僧大德。靠行悟道,方能成為一方活佛。

在感到迷茫的時候、無所適從的時候,要聽別人勸,但更需要自己去努力思考。結合自身思索出的出路,才是最最適合我們的。如果只想著依靠別人的指點,往往是事倍功半,只有用心去感受、去做、去悟,才能得到最深刻的體驗,獲得最深刻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