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人生在於心安:星雲大師為你道破人生的種種真相 > 追求內心安 >

追求內心安

宋代汾陽有位善昭禪師,深得佛法奧義,修行真摯涅槃,有大德行。善昭禪師為人極為低調,他曾自我揶揄說:「我不過是一個混日子的粥飯僧。傳佛心宗,並非我的職責。」

當時許多僧人、官員都仰慕禪師的大德,都想聽大師講述佛法,開啟世人。這些人前後請了大師八次,求他出來講法開釋,然而他都堅臥草庵,不肯出山。

那時候,得道僧都喜歡雲遊四海,四處看繁華事態,尋覓優雅風景,但善昭禪師卻是一個異類,他很少出行,時人也經常因為這點而批評他,說他缺少禪者的瀟灑與韻味。

面對那些無理的指責,善昭卻嚴肅地說:「自古以來,祖師大德行腳雲遊,是因為聖心未通,道業未成,所以驅馳叢林,以求抉擇,而不是為了遊覽山水,觀風望景。那以觀風景為目的而去雲遊的僧人,不是真僧人,他們參拜的不是佛祖,而是花木。真正的得道也不是瀟灑,而是心靜。」

出家人不慕繁華乃是本分,留戀於繁華乃是歧途。真正的心靜是獨處淨室而不覺得煩躁,不是身處深山,被景色所迷戀。後者的淨,是外物帶來的,前者的淨才是發自內心的。

那些以為出家人必須要到深山老林尋找清淨的,是不懂佛的;那些認為只有去深山修煉才能成佛的,是沒悟道的。真正的道,是安放自己的心,而這份心安,來自於內在的力量。

人生百年,不過一夢。何必管他繁華還是蕭條,又何必在意明天和過去。活好現在,把握當下就可以了。未來是明天的事,過去是昨天的事,而我們身處的是今天。倘若連今天都過不好,又談什麼明天和未來。倘若連今天都過不好,那留戀昨天又有何用!

真正安心之後,自己便是無限風景,此時,我們站在哪兒,哪兒就是旖旎風光。若靠風景才能獲得心安,那麼便是心還沒有安,即使身處美妙的大自然,一樣只是短暫的安寧。等到離開後,那大批的煩惱一樣會重新佔據我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