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聰明愛:別拿男人不當動物 > Chapter 1 想要瞭解男人,得去動物園看猩猩 >

Chapter 1 想要瞭解男人,得去動物園看猩猩

偷情的收益是巨大的,完全有可能為他的基因帶來意外的收穫——縱使他以為自己只是為了爽或者尋求浪漫。但我們都知道,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是我們的基因在暗中操縱,對於人類自認的「理智」,基因只會發出竊笑。

人類為什麼實行一夫一妻制,同時喜好偷情

在32盞聚光燈高懸、亮如白晝的演播廳內,選手們正緊張地在後台候場。

這個挑戰比賽規則著實簡單。台上一共有100名評委,選手只要上台闡述一句話,這句話如果能獲得超過六成的評委支持,他就可以拿走巨額獎金。

別看規則簡單,倒下的人卻不少。在之前的比賽中,有的在「人生而平等」這類四平八穩的話面前倒下了;「男女平等」竟然被評委們噓下了場;有的選手投機取巧地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個無法解釋的謎」,結果他也倒下了;甚至連「評委都是好人」,這種討好賣乖的話都沒有獲得半數以上評委的支持。

一個又一個的選手沮喪地下場而去。

台上的10萬元獎金分文未動。隨著時間的流逝,只剩下了最後一名選手。

這位選手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張小紙片,朗聲讀道:「人——就——是——黑——猩——猩。」

話音剛落,台下的觀眾忍不住樂開了花。評委席上的一名評委也飛快地掏出了反對牌,他前面的另一位評委稍微遲疑了一下,也掏出了反對牌。

因為按照規則,如果選手獲得支持,本期的10萬元就將分給獲得支持的選手們;如果沒有任何選手得到這10萬元大獎,獎金就將會平分給每一位觀眾。

鍵盤手正要奏起悲傷的背景音樂,燈光師也準備將燈光轉暗,誰知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第3名評委掏出了支持牌,第4名評委也掏出了支持牌。

然後是第5名、第6名、第7名……第99名、第100名。

也就是說,除了一開始的兩位評委,剩下的整整98位評委,全部掏出了支持牌。

選手嘴角掛上一抹笑容,似乎他對這個結果早已成竹在胸。現場觀眾包括主持人卻被大大地震驚了,從主持人召喚禮儀小姐的話音可以聽出來,她嗓音裡有一絲不解和一絲顫抖:「請禮儀小姐送上10萬元獎金。」

台下的觀眾原本都呆若木雞,但聽到「10萬元」幾個字,他們突然群情激奮起來。到手的錢突然被一句莫名的話頂掉,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突然,一位時髦女郎尖聲叫道:「有黑幕啊!」這句話更是刺激了在場的所有人。

接著,一位年輕小伙子粗聲大氣地吼道:「我早就懷疑你們這群人了,你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們的評判標準是什麼?你們有什麼資格做評委?老實交代,否則我們這些被愚弄的觀眾是不會對你們客氣的!」

騷動……

還是騷動……

眼看局面就要進一步失控,劇組人員匆忙上前調停……良久,評委們點了點頭。

燈光亮起,音樂響起,只見100名評委沉默地齊刷刷地轉過身去,每個人背後都寫著鮮紅的、一模一樣的兩個大字:基因。

如果你去過動物園,你會發現黑猩猩簡直是一種「不知廉恥」的動物。無論是雌性還是雄性,它們都可以隨時隨地與不同的異性性交。雌性黑猩猩在發情的時候,晃著紅腫的屁股,不管逮到誰都當成老公。

呃,倘使人類和黑猩猩一樣發情,我們的世界將會多麼可怕……

人怎麼會和黑猩猩一樣呢?也許你對這樣的假設嗤之以鼻。但不管是分子生物學還是基因研究,都指向同一個事實:我們和濫交的黑猩猩是親緣關係極為接近的動物。

英國動物學家莫利斯在對大量的動物進行了觀察和實驗後,寫了一本書,叫《裸猿》,銷量直逼《聖經》。美國加州大學生物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傑拉德後來出版了一部《第三種猩猩》,也揭示了我們和猩猩的同源性。

實際上,我們和黑猩猩之間的親緣關係,比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間的親緣關係還來得近一些,我們的基因組中,98.4%的基因和黑猩猩一致。倘若外太空人造訪地球,他們一定會將我們和黑猩猩關在同一個籠子裡。

黑猩猩與人類有多麼接近呢?如果你將黑猩猩和大猩猩看作是表兄弟,我們和黑猩猩就是一母所出的親兄弟。黑猩猩與人類幼兒在智力上的相似程度,顯然比外表的相似程度更高。科學家曾經成功地教會一隻黑猩猩認識阿拉伯數字,這傢伙會將0~9的數字按大小順序排列,並能記住多達5位的數字。有的黑猩猩經過語言培訓後,能聽懂幾千個英文單詞,並能借助鍵盤等工具「說話」。實際上,黑猩猩幼年時期與人類的幼兒發育類似。有的甚至比人類幼兒更聰明,一直到幼兒能夠牙牙學語時,它們才會落敗。

從這張進化圖(圖1-1)中我們可以得知:人類和黑猩猩在生物圖譜上是如此相似的近親。實際上,在大約600萬年前,我們才從黑猩猩和人類的祖先那裡分化出來,從此走上獨立演化的道路。

圖1-1

僅僅1.6%的基因差別,就讓我們成了「智人」嗎?就決定了我們的外貌、生活習性、智力,還讓我們成為非濫交的動物嗎?基因告訴我們:1.6%真的不算什麼,它不足以使我們變成萬物之靈,紅眼綠鵑和白眼綠鵑之間的差異也不止這麼多。

近年來,隨著對基因序列研究的逐步深入,科學家發現人類的Neuropsin基因[1] 內含子[2] 中的一個胸腺嘧啶[3] 點突變導致了人類與黑猩猩的分化,而且這個突變可以通過科技手段引導改變。在人和黑猩猩的分割線上,起關鍵作用的只有這麼一個小小的剪切點,加上這個剪切點黑猩猩就能變成人,去掉這個剪切點人就與黑猩猩無異。

Note

[1]Neuropsin基因:一種絲氨酸蛋白酶,它在動物的學習和記憶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內含子:是阻斷基因線性表達的序列,發生改變後能影響人的基因。

[3]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酸中的鹼基之一,發生突變後會破壞DNA基因的穩定。

很多人根深蒂固地想要和黑猩猩劃清界限,人類中心論的科學家們更是不遺餘力地試圖做到這一點。但一切事實都指向同一個結論:我們和黑猩猩並無太大的區別。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我們會因為「愛情」的存在而採用與其他動物截然不同的擇偶策略。難道沒有愛情之前,人類就不繁殖了嗎?人類就不撫養子女了嗎?當然不是。也許你不知道:人類的祖先在地球上存活已經有500多萬年了,而將愛情視為婚姻基礎的這個念頭,從產生到現在不到200年。這短短的200年,並不足以讓人類的本能理解「愛情」這種虛無縹緲的事物。倘若地球人之外的智能生物來到地球,他將會很肯定地告訴我們:我們的「愛情」除了帶有一些偶然性或者人為的浪漫裝點之外,和黑猩猩追逐雌性發情的紅臀部並無不同,它們同樣是由基於兩性繁殖的一些擇偶偏好組成的。

熱愛繁殖的祖先孕育了我們。實際上,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熱愛兩性關係的生物進化史。對兩性關係無感的生物早就孤獨地死去,他們沒有給世界留下任何東西。而那些熱愛繁殖的祖先,乃至祖先的祖先,他們是用什麼原則或者倚仗什麼方式來進行配偶選擇的呢?這種本能衝動是如何扎根在我們體內,支使我們做出選擇的?我們身上帶著哪些祖先遺傳給我們的擇偶偏好呢?這個話題還得回到人類與黑猩猩的共同祖先上。

人類和黑猩猩最顯著的不同,是直立行走和腦容量的增加。科技已經證實,人類的很多行為乃至高度發達的社會文化,其實只是直立行走的副產品。

有專家認為,與製造工具相比,直立行走更應該看作區分人與猿的標誌,因為它不僅低能耗,還解放了雙手、開闊了視野,而且為其他方面的演化奠定了基礎,比如人類腦量的膨脹。從某種意義上說,它還是改變我們人類擇偶策略的關鍵。

人類為了直立行走,改變了盆骨形狀,女性的產道也隨之變窄了(也就是變得不那麼圓了);在最近200萬年的進化中,人類腦容量擴大了3倍,嬰兒的頭也因此變得很大。這兩種改變的疊加結果便是增加了女性分娩的難度——產道變小,但嬰兒的頭卻比以前還要大得多。這就意味著女性不得不採取一些手段來使自己的產道變大,實際上,她們這麼做了,她們的產道確實大了一些,但這無異於杯水車薪——人類嬰兒出生時候的平均體重在3公斤左右,黑猩猩的嬰兒只相當於它的一半重。但是你要知道,雌性黑猩猩的體重一般是90公斤,接近人類女性體重的2倍。也就是說,按體重比來算,人類的寶寶相當於黑猩猩寶寶的4倍。實際上,人類嬰兒的頭實在太大了,人類女性已經在盡可能地生下最大的嬰兒。

黑猩猩的孩子斷奶之後就可以自行找東西吃,倘若想要生育和黑猩猩的孩子一樣成熟的嬰兒,人類女性需要懷孕18個月——但她們非常容易在這樣的生產中死去。在生育輔助技術出現之前,生育對於女性已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舉動。只要胎兒的雙頂徑超過10厘米,就幾乎不可能順產下來。可以想像,如果懷孕18個月(雙倍於現在的時間),鬼門關將會變得多麼凶險。即使女性本身樂意懷孕18個月,用生命或者用近乎毀損的陰道換來頭大無比、一斷奶就能生活自理的嬰兒,男人們也不會答應(你知道原因的)。

最終博弈的結果是,女人們不得不把孩子早點生出來,於是我們都在9個多月的時候呱呱墜地。與初生的小猴和猩猩相比,人類的嬰兒是如此虛弱不堪。小猴生下來可以牢牢地抓住母親,但是人類的嬰兒6個月才能坐起來,8個月才會爬,12個月左右才能開始學習走路。多數時候,他們除了會哭和吃奶之外沒有任何技能——忘記了,還有排泄,如果這也算技能的話。

實際上,幼猴出生的時候,其大腦已經達到成熟大腦的70%,其餘30%將在出生後的半年內發育完成,黑猩猩的嬰兒1年內可以完成大腦所有的發育,但人類嬰兒出生時的腦容量僅有成人的23%——也就1/5多一點,在他過6歲生日前,他的大腦會持續發育,但一直到23歲才會完成(也就是說,有些人在大腦發育完成之前就結婚了)。

在直立行走的智人女性懷孕後期,她們的行動是如此不便,她們沒有辦法去參與正常的捕獵或者採集,於是就必須依靠雄性來為她們提供澱粉和蛋白質。在嬰兒出生後的一段漫長的時間內,她還得需要雄性來做這些事,因為沒有任何靈長類物種比人類的嬰兒更依賴母親。這意味著,母親必須整天待在孩子身邊,對他進行大量的親代投資[1],她無法像其他動物的雌性一樣去捕獵或者採集。如果她背著一個隨時啼哭的嬰兒出去覓食,那無疑是在主動對猛獸說:看這邊,買一贈一呢!

出生到成年之前這段漫長的時間內,人類的幼兒需要父母來提供保護和食物,他們無法自己覓食,沒有太多生活技能。他們甚至要到15歲以後,才能跑得和成年人差不多一樣快。而對曾經生活於人類身邊的野獸來說,這小東西在漫長的15年成長期中,就是一團美味的肉。

為了取得更好的繁衍成果,讓孩子活下去,這種可憐的雄性「猩猩」必須做出一點什麼來。事實上,在那樣殘酷的大環境下,如果他們不願意參與撫育嬰幼兒和家庭建設,他們的孩子就會死得很快。他們沒有辦法做到像黑猩猩和大猩猩那樣灑脫。

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根據親代投資理論,最好的方法是雄性配合雌性一起撫育、培養、訓練(也就是投資)他們的嬰兒,讓其好好地存活下去。這就是雄性親代投資(Male Parental Inverstment,簡稱MPI)。可想而知,願意對自己的後代實施親代撫育的雄性,比做完愛拍拍屁股走掉的雄性,擁有更容易存活、吃得更飽、長得更壯的後代。

Note

[1]親代投資:指親代為增加後代生存的機會(以讓其成功繁殖)而進行的投資,但會以犧牲親代投資其他適應度成分的能力為代價。適應度的成分包括現存後代的福祉、親代的未來生殖能力和輔助家族的整體適應度。

很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群婚群居的制度對男性而言是缺乏動力的,這就好像大鍋飯一樣,若是做好做歹一個樣,我為什麼要外出狩獵?狩獵消耗體力且存在風險,待在洞穴裡和女性交配顯然更加吸引人。

這呼喚了一夫一妻制的出現。

實際上,從300萬年前開始到現在,只有在15,000年前的農業社會裡一度實行過一夫多妻制(而且只有少數地位高的雄性能實現這一點),多數時候,人類都實行一夫一妻制,無論狩獵民族社會,還是現代工業社會,人們都始終如一地奉行著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是如此根深蒂固地扎根在人們的基因裡,這是由雄性親代投資決定的。

然而,雄性親代投資並不妨礙願意對家庭負責的好丈夫們偶爾也去拈花惹草。

這可能基於以下兩種考量:

第一,雄性永遠都沒有辦法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除非他願意24小時不合眼地看守妻子。所以如果錯誤地撫養了一個孩子,雄性的損失是巨大的。如果他就這麼一個孩子的話,他的基因就因此滅絕了。可想而知,只生育一個孩子的制度也許很容易不經意間觸發男性的父子關係不確認的焦慮。

第二,對雄性而言,性交是如此隱蔽又沒有風險,只要不被自己的配偶發現,他最多損失一點精子,也許還損失一點金錢或者浪費一點甜言蜜語,換來的卻有可能是高度的子嗣回報。倘若可以通過不妨礙家庭生活的性行為為自己留下一個後代,這樣的收益是巨大的。

實際上,通過對人類雌雄體型以及人類與猩猩睪丸大小的比較,演化生物學家揭示:人類確實是輕微的一夫多妻制物種。輕微一夫多妻制的解釋是,在一夫一妻制實行的同時,偷情、通姦以及招妓行為也在大行其道。但正常情況下,這種制度是以一夫一妻制為主的。

一夫一妻制並不能制止男性偷情。

我們上面已經說過,偷情的收益是巨大的,完全有可能為他的基因帶來意外的收穫——縱使他以為自己只是為了爽或者尋求浪漫。但我們都知道,任何行為的背後都是我們的基因在暗中操縱,對於人類自認的「理智」,基因只會發出竊笑。

我們餓了的時候會想吃東西。身體通過一套特殊的運算,告訴我們應該吃一點高蛋白質的東西,於是我們會想吃雞蛋;也許我們的身體需要攝入一些澱粉和糖,然後我們會想吃蛋糕;如果我們體內缺水,我們會想喝水。但這一切,都是由我們的身體而不是大腦來決定的。也許我們以為這是自己的主觀意識,但實際上這是我們身體的呼喚。就像我們要死要活地愛上某人,那只是基因告訴我們「你和他很配,你們的後代會很強壯」。我們真能操縱自己的意識嗎?當然不能。

男人和女人,迥然相反的擇偶策略

有A、B兩個學校,實行兩種完全不同的考試制度。A校實行的是嚴苛的淘汰制,學生努力學習可能得到滿分,不努力則即使天資再聰穎也會被淘汰出局;B校實施的是寬鬆的合格制,只要學生不出現嚴重違規,一般都能合格,當然這種考試也有弊端,無論學生多麼努力,最好的學生也只比最壞的學生多考那麼幾分。

我們來推理一下,這兩所學校的學生會有什麼不同呢?

A校的學生應該相當喜歡競爭,他們會琢磨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打倒對手和潛在的敵人,B校的學生應該比較愛好和平;A校的學生應該更努力,腦子更靈活,B校的學生相對而言沒有那麼多野心,性格溫和;A校的學生應該會認真地對待考試,而B校的學生應該不在意考試……不要以為這樣的學校不存在,不要以為這樣的考試很怪異,這兩種考試,就是大自然裡的生物每天都要面對的常規考試。這個考試的科目叫作繁殖。

1948年,英國遺傳學家貝特曼就在實驗室裡設立了這樣的兩所「學校」。他把一定數量的雄果蠅和同樣數量的雌果蠅放在一起,讓它們隨意交配。結果顯示,雄果蠅交配的次數和對像越多,它們的後代也就越多;而雌果蠅無論有多少個性夥伴,它們的後代數量也沒有太多變化,即使是最性感的雌果蠅,也不會比最不受歡迎的雌果蠅擁有更多的後代。

實驗結果告訴我們:雌果蠅後代的數量主要取決於它們的後代成長到繁殖期並且再繁殖下一代的能力(它的子代的繁衍能力),雄果蠅後代的數量則取決於它亂交的次數(它自己繁衍的能力)。

大多數情況下,繁殖是在雌性體內進行的。將一個後代撫養到繁殖期總比射一次精要麻煩得多,因此,雄性的生殖潛能比雌性的生殖潛能大多了。想想看,只要偷一次歡,他的子嗣也許就會直接增加一個,而雌性偷歡並無太多益處。因此,雄性偷歡的收益大、風險低,而雌性收益小、風險高。因此,雄性總是更具競爭力,喜歡亂交;而雌性不善競爭,比較挑剔——反正無論如何她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孩子。

這個結論被廣泛追捧,即使後來某些動物學家認為雌性也同樣不太忠實。但鐵證是:精子遠遠沒有卵子「值錢」。不忠的雄性比雌性多得多,而且不忠的範圍更廣,不忠的情況更嚴重。

一個著名的社交調查顯示,75%的男大學生可以欣然接受來自素不相識的、擁有一定魅力的女性發出的一夜情邀約,而100%的女大學生拒絕了來自素不相識的魅力男人的一夜情邀約。在其他的地方,我們一樣可以看到男性對性總是那麼迫不及待,那麼熱切;而女性,總是被動的、保守的、遲遲不願意付出的。

實際上,正因為卵子是如此珍貴。只要雌性願意,她完全可以輕易獲得一夜情或者通姦的機會,這會導致一些孩子不一定是他母親的長期伴侶所生。根據英國的一項調查,約有4%的英國人是通過母親偷情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或許我們可以把偷情叫得好聽一點——精子戰爭[1]。

Note

[1]精子戰爭:Sperm competition,是由曼徹斯特大學生物學教授羅賓·貝克(Robin Baker)提出的概念,裡面提出了一個震驚全球的現象:男性一次射出的精液當中,只有極少量(不到1%)的精子是擁有生殖能力的「取卵者」(egg-getter)。其餘的精子是被刻意製造成不具備受精能力的,它們的主要任務則是阻止他人的精子和卵子結合。作者認為這從側面反映了人類女性長久以來的偷情偏好。同名書籍《Sperm Wars》在國內有中文譯本《精子戰爭》。

4%是什麼概念呢?這個數字表示大約從1900年到現在,英國每個人的祖輩當中都至少有一個人的父親不是他的親生父親。

4%這個數字並不算高,根據一項世界級的血型研究表示,10%的孩子不是父親的親生子女;而兒童保護機構揭示的非親生孩子的比例是15%,美國某地採集來的數據甚至高達30%。

這些數字很好地說明了為什麼在婚姻外偷情的男性比較容易得到原諒,婚外情的已婚女性卻很難被赦免,那就是男人對於孩子的父性確認會因為女方出軌而更容易遭到毀損,最極端的例子便是榮譽謀殺[1],而男人外出偷情卻不容易釀成什麼極端後果——只要他注意避孕,又願意回家。

為什麼兩性差距如此巨大?

答案是:為了達到生殖目的,兩性的最低投資和受騙的風險大不一樣。

很顯然,性對男性而言,收益是巨大的。春風一度,他就完全可以收穫一個孩子;而女性則需要冒著巨大的風險懷孕並生育,還得撫育很長一段時間。因此,男性的生育潛能比女性大得多。如果他願意,他完全可以在3個月內讓100個女性懷孕,只要有1%成活,他的基因擴散度就可以和一夫一妻制的愛家男人打平。而女性即使和100個男人上床,她1年內也只能生1個孩子。所以她必須關注孩子的質量,關注如何才可以獲得一個願意長期守護她和孩子的異性,以便於她的孩子平安成長到繁殖期。

Note

[1]榮譽謀殺:也稱榮譽殺害(honor killing),是指男性成員以「捍衛家庭榮譽」為由,殺害他們認為與其他男子有「不正當關係」的女性家庭成員,盛行於伊朗、阿富汗、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地區。

在過去的狩獵——採集社會裡,一個女人最多可以撫養4個孩子直至他們長大成人,而男性的子嗣理論上可以無限多,只要成功地花5分鐘偷情一次,就可以得到25%的額外收穫。當然我們也知道,偷情也有一定的風險,也許他會被老婆發現,也許情婦的老公或者家人會痛扁他一頓,而且偷情的胚胎很難順利成長——當女性發現孩子很難成活的時候,她們會選擇墮胎或者溺嬰,而且偷情出生的孩子因為缺乏父系的扶植,也很難順利成長。最關鍵的是,純粹偶然的性交完全可能無法產生後代。一個到處留情的花花公子的基因可能很快就會滅絕。

因此,對男性的基因而言,最好的選擇是什麼呢?

答案是:混合擇偶策略(Mixed Mating Strategies),也就是在擁有穩定家庭生活的同時,偶爾發生婚外情。

混合擇偶策略的意思是同時保留兩種擇偶策略:一種是長期配偶策略,一種是短期配偶策略。前者性格越忠貞越好,哪怕為了忠貞犧牲一點基因優秀度也沒關係;後者一定要放蕩,容易被搞到手。更重要的是後者的數量越多越好。

這樣的擇偶策略對男人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在我們的祖先中存在3個族群,每群都有10個這樣的男人。

A群是特別老實、對老婆極度一心一意的男人。

B群是非常花心、到處留種,從來不會留下來幫忙撫育孩子的男人。

C群結合上述兩者,在保持一夫一妻制的基礎上,偶爾拈花惹草的男人。

A群的男人顯然很符合女人們的理想,但他們也很容易因為老婆偷情而瀕臨絕種。只要他們的老婆不忠,這樣的專情基因就很容易散失在風中,失去了遺傳的機會。很遺憾的是,人類女性不忠的並不在少數,上面已經提到過那些為別人撫養孩子的可憐父親的比例。

B群男人其實採用了一個很好的策略,他們對子代的投入如此之少,以至於他們完全可以無限度地傳播自己的種子。但不可忽視的是,退回去幾百年,人類還生活在物質並不充裕的時代。在那種艱難的條件下生存的雌性,沒有能力單獨撫養一個嬰兒直至成年。所以這些沒有父親的嬰兒很可能被引產、被溺斃,或者夭折了,這些可憐的孩子活不到繁衍季節,結果這些男人雖然廣種,卻薄收。同時,他們還需要冒著被對方的父親、哥哥、丈夫等人暴打至死,以及傳染上疾病死去的風險——在抗生素普及以前,風流的文人們總是被各類性傳播疾病困擾著。當然,他們敗壞的名聲很容易導致女人們望風而逃。此外,近代的女性雖然有了撫養私生子的經濟能力,但避孕手段的普及,使得B群男人也很難擴散自己的基因。

好吧,我們再來看C群男人。一方面,他們通過婚姻裡反覆的性接觸基本可以保證自己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偷情又為他們的基因多買了一份保險。

與忠厚的老實人相比,選擇混合擇偶策略的男人多一重遺傳基因的機會;與浪蕩的花花公子比,選擇混合擇偶策略的男人擁有自己的後代(注意,是能安全成長到繁衍期的後代)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這就無怪乎如今C群男人當道了。

需要說明的是,之所以探索人類混合擇偶策略的生理和心理基礎,並不是在為男人的濫情開脫。C群男人的擇偶策略從進化而言很優秀。生物的進化本能無關對錯,就像由於遠古時期食物的匱乏,我們每個人的基因裡都刻著熱愛高脂肪和糖類的烙印,以至於很多人管不住自己的嘴,但這種基因或者說本能衝動並不代表大量進食高熱量食物是正確的,很可能這種行為和我們的現代文明社會是完全相悖的。

在一夫一妻制下,這種混合擇偶策略是不合法的,而且是非常不道德的。人之所以異於動物是因為人類社會有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文明守則,這需要我們用理性克服每個人骨子裡自私的衝動來達到制衡。我們有著內心的原始衝動不代表我們就應該去身體力行地發洩我們的原始慾望。

此外,我們闡述的是在沒有完善的避孕藥物和避孕方法之前所發生的故事——別忘了,避孕是近代才興起的科技手段,這種漫長的擇偶狀態早已在我們的基因裡打下深深的烙印。即使一個人並不喜歡孩子或者根本不想要孩子,但他(她)依然是那些喜歡繁殖、熱衷繁殖、精於繁殖的祖先的後代。

男人的本性就像一張底片,這決定著他行為的本質,而呈現關鍵只在於這張底片被沖印出來了多少張,他無法改變這張底片上原有的刻印內容。後文我們還會提到,男人無法克制自己想要尋覓年輕有繁殖力的女性的衝動,即便他不想現在馬上就擁有一個孩子。

一夫一妻制究竟對誰有利

小梁最近在發愁一個問題,他不知道在銀銀和雪兒兩個女孩之間怎麼選。

銀銀是他的同學,今年25歲,身高1.68米,本科畢業,他們一直都是彼此的精神伴侶,非常談得來。

另外一個女孩是公司新來的同事雪兒,今年23歲,身高1.65米,學歷只有大專,但長得非常漂亮,最關鍵的是雪兒性格非常好,而且挺崇拜小梁,要知道男人最愛的是女人的崇拜。

他每天都在這兩個女人之間猶豫,不知道選誰好,放棄雪兒又怕傷了雪兒,放棄銀銀又怕傷了銀銀。

他時常在想,要是有一夫多妻制就好了。

小梁可以歇一會兒了,我國從來就沒有一夫多妻制,即使是在封建社會,實行的也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跟正妻不同的是,妾完全可以被作為財物來進行買賣和贈予,而正妻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這實際上也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男人的長期擇偶策略和短期擇偶策略的體現。

其他個別國家確實有實行一夫多妻制的,但縱觀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除了母系氏族外,其他時期基本上都在實行一夫一妻或一夫一妻多妾制。與一夫一妻多妾制伴生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妾生的孩子是沒有資格分到太多的財富與遺產的。

這裡顯然又暗合了男性長期擇偶策略和短期擇偶策略的混合運用,長期擇偶策略就是把所有的家產都重點投資到長子的身上,以便於他能夠獲得最好的基因、最好的教育,然後讓這個孩子散佈更多的基因,獲得更多的孫代;短期擇偶策略就是納盡量多的妾,然後把少量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她們的身上,讓她們生下一些孩子,然後讓這些孩子自由繁衍。

與一夫一妻多妾制伴生的嫡長子繼承製的意思是:只有正妻的長子能繼承家產。這種做法顯然是為了平衡正室的心理,因為如果男人的第二個老婆會威脅到前一個老婆的地位,那大老婆在一開始就不會容許男人娶其他的老婆,在這樣的情形下打算娶多個老婆的男人就會很快滅絕,因為一開始就沒有女人願意當他的老婆,而且當他想娶新老婆的時候,第一個老婆就會不要他。所以,男人用嫡長子繼承製來討好正妻。

另外請注意,繼承財富的人是長子,不是長女。很顯然,就連古人也知道,卵子是如此有價值,以至於大多數的卵子都能獲得繁殖的機會。缺少財富並不能剝奪卵子的繁殖機會;而精子是如此不值錢,以至於擁有精子的男性必須通過打敗競爭對手來獲得交配的機會,擁有財富或其他資源的精子的主人會擁有更多繁殖後代的機會,所以將財富留給長子是正確的,這會令他增加市場競爭力。而留給長女完全沒有必要,她的卵子已經是一筆極大的財富了。擁有諸多財富的女性和一窮二白的女性留下的後代個數不會有太大差別,而擁有諸多財富的男性和一窮二白的男性留下的後代數目卻有著天壤之別。

也許小梁會說:「即使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好啊,我可以擁有好幾個漂亮小妾了。」但實際上,一夫一妻多妾制並不能讓男人擁有更多漂亮的妻子,反而會極度降低妻子的質量(無論長相、學歷還是素質),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都知道,男性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衡,有的人食不果腹,有的人擁有私人飛機。倘若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不少女性都能夠共享一個擁有更多資源的男性,而一夫一妻制卻讓她們不得不死守一個相對貧窮的男人。

唯一例外的是極具吸引力的女性,在任何情形下這些尤物都能夠跟最富有、最有魅力的男性結婚,但在一夫多妻制下面她們不得不和其他女人共享一個老公。

最具有吸引力的男性呢?他們在一夫多妻制下面可以有很多的老婆,但在一夫一妻制下面他們只能有一個老婆。

所以說,

最具有吸引力的女性受益於一夫一妻制;

其他的女性受益於一夫一妻多妾制或者一夫多妻制;

最具吸引力的男性受益於一夫多妻制或者一夫一妻多妾制;

其他的男性都受益於一夫一妻制。

實際上,一夫一妻制能夠保證每一個男性都找到老婆。當然普通男性只能跟普通女性結婚,但是能跟普通女性結婚總比打光棍強多了。

我們假設男女人數都是50。這時如果有一個綜合素質排行第30名的女人,拋棄了排行第30名的那個男人,轉而投向排行第5名的男人,當後者的小老婆去了。那麼原本排行第30名的那個男人只能娶排行第31名的女人,他之後所有男性的老婆都得跟著降一級。

在一夫多妻制下,男人們會驚恐地發現:

倘若性資源的分配和其他資源的分配一樣遵循帕累托80:20法則,即80%的性資源集中在20%的男人手裡,而剩下的20%的女性由剩下的80%的男性來分配,當剩下的20%的女性分給80%的男性之後,至少有60%的男性是永遠找不到老婆的。

倘若你是最頂尖的那10種男性(政界要人、學問大家、億萬富翁、大公司高層……)之一,你就有機會得到2個及以上的老婆——注意,這還意味著你娶第1個老婆的年齡會非常大,也許超過30歲達到40歲。除非你十分年輕有為,否則你在青年時期無法吸引優秀的女人。所有一夫多妻制社會裡的男性娶妻子的年齡都比一夫一妻制社會裡的男性娶妻子的年齡大得多。

當你是一個比大多數普通人強一點,50人裡排名能在第10~20名,成為一個老闆或高級金領的時候,你才有機會獲得一個老婆。

如果你只是個收入平平的小白領或者小職員,對不起,你不會有老婆。不過你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因為50個男人中,會有30個沒老婆。

事實上,不管是人類社會還是動物界,在採取一夫多妻制的時候,大多數雄性都沒有機會傳承自己的後代,直到他們孤獨地死去。而且他們必須擁有強大的戰鬥力,以便在同性爭鬥中獲勝。同時,他們必須承受更短的壽命,因為他們必須把更多的精力耗費在獲得異性青睞而不是延長壽命上。自然界裡的普遍現象是:雄性生物承受著更高的死亡率和壓力。澳大利亞的雄性小袋鼠都會在狂熱的交配期間感染致命的疾病,然後死翹翹。睪酮(Testosterone)在血液中含量越高,生物體就越容易感染疾病,至少小公雞就是這樣。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硬漢易折」的根源,男性的免疫系統和生殖系統存在著深刻的衝突,它們是如此地不可兼得。實際上,我們可以從很多野史上瞭解到:閹割的男性會比一般男性壽命長一些。

但是,有誰會願意在35歲擁有5個老婆,然後40歲剛熬到好日子就進棺材呢?

在一夫一妻制社會中生活的男人們經常會幻想,在一夫多妻制的社會中他們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就像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小梁,他在想兩個女人圍著自己是什麼情形的時候,完全沒有意識到對他這樣的普通男性而言,一夫多妻制意味著自己根本沒機會娶到老婆,即使足夠幸運地娶到了,也只能娶到那剩下的20%。那樣的情形下,他們妻子的魅力、長相、學識等一切條件都肯定要低於一夫一妻制下能夠娶到的女人。

婚姻表面上是中世紀為了保障離婚和喪偶的婦女能夠得到經濟保護而出現的,但實際上它在保護這些三四十歲的女性的同時也保障了20多歲男孩們的利益,它讓少女們無法隨便地攀附那些三四十歲的富有男性,這樣她們就會更加願意去結交20多歲的男孩們。它把純真的女孩子還給了男孩子。

一夫一妻制並不代表男性對女性妥協,而是代表高階層男性對低階層男性的妥協,他們把自己在正常狀況下所得的老婆讓出來給低階層男性,以免後者起來造反。

當然,所有男性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低階層的。但實際上,在一夫多妻制下,80%的男性都是低階層的。

誠然,在一夫一妻制的情形下採取劈腿或腳踏兩隻船的男性能夠將他們的生殖利益最大化,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嚴重地損害了其他人的利益,公共綠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說有一大片公共綠地,你的羊在上面吃草,當然是羊越多你就越佔便宜。劈腿的男性,就像養了很多羊的牧民一樣。問題是大家都這麼放牧的話,這片綠地很快就會消失。這樣的情形需要有公權力的介入來使得所有人都能夠得到相對均衡的利益,以達到社會的最優化分配。每人一隻羊,你也不佔我的,我也不佔你的。所謂的公權力介入實際上就是法律,這也就是一夫一妻制度的由來。

不過,有的男人並不願意遵循這種基於公眾利益的約定,他們更願意像黑猩猩一樣發情和交配。值得一提的是,這類蔑視社會規範的男性,往往會採用連續性一夫多妻制。也就是說,有了小三,很可能還會有小四。他的慾望,並不會只為一人停留。

從短期擇偶策略看第三者在男人心中的地位

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下面類似的說法:

「家中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紅旗不能倒,而彩旗也顯然不止一種顏色。

「娶妻娶德,娶妾娶色。」——老婆得忠實,妾得漂亮,而且妾是可以有很多個的。

「老婆是固定資產,情人是流動資金。」

「老婆是字畫,掛得發了黃也不能換;二奶是年歷,每年都得換新鮮。」

「老婆是你的家,溫暖舒適而自然;情人是你街上的迪吧,瘋狂刺激而陌生。」

或者可以這麼說,雄性拿大多數資金做穩定投資,然後偶爾進進賭場,萬一趕上手氣好撈上一票豈不快哉?

不過很少有人會傻到把全部資金都拿去押大小——那種為了情人離婚的男人,和瘋狂的賭徒一樣罕見。多數男人憑借本能都知道什麼時候該玩玩,什麼時候該收手。

混合擇偶策略還能解釋男性的另一種行為——純粹的性。女人經常不能理解男性為什麼可以將愛和性分開。實際上,單單從生物學上來說,他們是可以做到的。

在科學家看來,所謂的愛不過是一種被過分美化了的性的產物,它並不能產生任何實質性的結果,最多只能讓人們感到陶醉——這令我想起那些偷吃酒糟醉倒在屋簷下被人們撿去燒著吃的傻麻雀。人們總是熱衷於發明創造各種將自己與動物區分開來的東西,無論是使用的工具,還是所謂的愛情。如果愛情就是白頭偕老和長相廝守的話,那麼長臂猿[1]和草原田鼠比我們要做得好得多。

從生理上來說,男性對於繁殖的投入比女性少得多,這足以讓他們將性獨立出來,或者說,這足以讓他們將獵獲性的工具在同一時間施加到不同的女性身上。

當然,這並不代表這種行為是道德的或者理性的,在當前社會,它和我們的常識以及法律格格不入。就好像進化讓我們都愛吃高脂肪的食品和甜食,但這對我們的健康非常不利。進化並不涉及道德或者理性。

此外,混合擇偶策略還可以解釋一些很冷門的問題。比如說,小三會很納悶,為什麼男人寧願選擇條件不那麼好的妻子,也不願意選擇條件絕佳的自己?答案很簡單:對於男性而言,他沒有辦法肯定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十分忠貞的能為自己生下屬於自己後代的老婆,哪怕她不是那麼出色,也比擁有一個不那麼忠貞讓自己可能陷入撫養別人兒子陷阱的老婆強。不要以為男人不會瞧不起小三,他們只是嘴上說說罷了,實際上,他們知道小三比原配更不忠實、價值更低(既然她都願意不要長期承諾就和已婚男人上床,勢必代表著她找不到其他足夠好的願意對她進行長期投資的男人,勢必代表著她的基因不夠好)。他們知道自己的妻子與她們生下的兒子值得長期一對一投資,小三則只值得短線持有。

Note

[1]本文所指的長臂猿是廣義長臂猿,包括合趾猿(Siamangs)在內的一夫一妻制猿種。

在後面的章節裡,我們還可以反推:小三想要登堂入室,至少要等到男人的子女上大學。不過,那時候的小三多半也錯過黃金生育期了,而含蓄地說,男人,往往只會喜歡黃金生育期內的女性。

長期擇偶策略令男人偏愛更需要他的女人

像「對不起,她更需要我」這樣的分手金句,在各大影視、戲劇、小說、漫畫乃至我們日常的生活中隨處可聞。

類似的還有:

「你沒有我也能活得好好的,可是沒有我她就活不下去。」

「我很愛你,可是我得對她負責。」

「我愛你,可是她需要我的照顧,我不能拋下她。」

「你比她勇敢,比她獨立,沒有我你也可以活得很好。」

奇怪嗎?一點也不。我們也許需要再複習一遍人類這種特殊動物的混合擇偶策略。雄性需要兩種雌性,一是忠實的,願意讓他們給予長期投資的雌性,一種是性開放的,願意讓他們播種以便取得意想不到收穫的雌性。

如果換了你是雄性,你會如何選擇?

從動物學的角度來說,你一定會選擇一個非常需要你、沒你不行的雌性作為長期投資對象,因為她看起來比較不容易背叛你,能給你留下屬於你的後代;而選擇一個看起來不怎麼計較名分,願意和你上床的雌性作為短期擇偶目標,也許她能讓你中一張基因彩票,給你留下一個後代。

為什麼男性願意選擇更需要他的女性呢?因為這類女性對他們的需要喚起了深埋在他們基因裡的父性確認的連鎖反應,他們認為這個女子是如此地需要他,離不開他,那必然是忠實的,很難再會投入其他男性的懷抱。所以,她的孩子一定是他的,他理應照顧她和孩子,否則她和孩子也許都會餓死。而另一個女人,她看起來是如此倔強,很容易一點不合就賭氣轉投其他男人的懷抱,給他戴上綠帽子,再說,她如此堅強,即使沒有他的存在,她也很容易生存下去,並將他們的孩子撫養長大。

在這種情形下,採取離開更強壯的那一方,能使得他的後代數量最大化。而離開柔弱的那一方,他的後代數量會驟減。

他們是如此容易被哄騙的動物。女人的眼淚就像美貌一樣,可以迅速打垮他們的理智。這就是為什麼男人永遠都無法抵抗女人眼淚的原因。

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你更快地擺脫他呢?答案也很簡單:

一、死纏爛打。這種行為相當於告訴對方「我確實是一個劣質基因的持有者,我不得不纏住你免得失去你的扶植」。

二、恐嚇他。如「我要揭發你,告你的狀,讓你臭名昭著」。你向他展示了自己強大的力量,你完全可以獨立。

三、試圖靠身體留住他。這樣就會讓他加速厭倦你,因為他播種之後對你的興趣將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