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伊麗莎白女王 > 主要人物介紹 >

主要人物介紹

皇親國戚

英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

英王亨利七世的次子,都鐸王朝第二任國王。為了與伊麗莎白的母親安·波林成婚,亨利八世不惜與羅馬教皇反目,與元配亞拉岡的凱瑟琳離婚,推行宗教改革,並通過允許自己另娶的法案。他將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國教會脫離羅馬教廷,自己則成為英格蘭最高宗教領袖,並解散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權力因此達到頂峰。

安·波林(Anne Boleyn,1507-1536)

英國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就是為了與她結婚,亨利八世與教會斷絕關係,推行宗教改革,並與元配亞拉岡的凱瑟琳離婚。安·波林在一五三三年生下伊麗莎白之後,再也無法順利生出子嗣,使得亨利八世厭倦了她,最終在一五三六年以通姦罪名被斬首示眾,結束了「千日王后」的傳奇一生。

英國的瑪麗女王(Mary,Queen of England,1516-1558)

亨利八世與元配凱瑟琳的女兒。父母的離婚,導致她度過一段悲慘的青少年時期。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因此繼位之後便決意將英國恢復為信仰天主的國家,但是她與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聯姻並不受人民的歡迎,在一五五八年十一月過世時並未留下子嗣,在位僅五年。

諾福克公爵四世湯瑪士·霍華(Thomas Howard,4th Duke of Norfolk,1536-1572)

伊麗莎白女王的表親之一,也是勢力龐大的權貴重臣。雖然從小在新教的環境下長大,但是他對天主教徒的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深表同情,也因此後來在追求瑪麗·斯圖亞特的魚雁往返中,同意參與天主教徒的篡位陰謀。一五七二年因叛國罪成立而遭到斬首處決。

英王愛德華六世(Edward VI,1537-1553)

伊麗莎白女王的弟弟,亨利八世唯一的兒子,由第三任妻子珍·西摩所生。一五四七年,當他繼位成為英國國王時還只是個十歲的小孩,到他一五五三年去世為止,在位僅六年。

萊蒂絲·諾利斯(Lettice Knollys,1541-1634)

佛朗西斯·諾利斯與凱瑟琳·凱利之女,也是伊麗莎白女王的姨甥女。她一生總共嫁了三次。二十歲時便嫁給了第一任丈夫艾賽克斯伯爵華特·德弗羅,並且生下後來的小艾賽克斯伯爵羅伯·德弗羅。華特·德弗羅身故後,將兒子托付給伊麗莎白女王,而萊蒂絲則秘密嫁給了女王最鍾愛的寵臣萊斯特伯爵。事後才得知的伊麗莎白女王頗有醋意,總是找機會報復萊蒂絲。萊斯特伯爵去世後不到一年,四十七歲的萊蒂絲便下嫁了她兒子小艾賽克斯伯爵的好友布朗特爵士,但在一六一年以小艾賽克斯伯爵為首的謀反叛變中,布朗特爵士也受牽連遭到死刑處決。萊蒂絲活到了九十四歲。

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Mary Stewart,Queen of Scots,1542-1587)

伊麗莎白女王的表侄女。她出生不久後,便被加冕為蘇格蘭女王。因為與法國王儲弗朗西斯二世有婚約在身,她從小就在法國宮廷長大,並且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她與達恩裡勳爵的婚姻雖然沒有得到伊麗莎白女王的同意,但她的兒子詹姆士六世後來成為伊麗莎白女王唯一的繼位人選。她與伊麗莎白女王之間的互動,是本書的重頭戲之一,她涉嫌謀殺前夫達恩裡勳爵、慫恿諾福克公爵與她成婚的陰謀,以及逃亡英國後被軟禁期間仍不斷地秘密向外界聯繫謀反篡位的舉動,最後終於連伊麗莎白女王也抵擋不住民意,將她送上了斷頭台。

達恩裡勳爵亨利·史都華(Henry Stuart,Lord Darnley,1546-1567)

萊諾克斯伯爵馬修·史都華之子,他的外祖母是亨利八世的姐姐瑪格麗特·都鐸,因此他是伊麗莎白女王的表外甥。為了爭取英國王權的優先繼承順位,他成了蘇格蘭瑪麗女王的第二任丈夫,但是這段婚姻並未修得正果。一五六七年,他被發現在自宅的爆炸案中身亡。

英王詹姆士一世(King James I of England,1566-1625)

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與達恩裡勳爵之子。雖然他從襁褓時期便被加冕為蘇格蘭王,但直到一六三年他三十七歲,伊麗莎白女王去世時,才繼位為英國國王。

參政大臣

伯利男爵威廉·塞西爾(Sir William Cecil,Lord Burghley,1520-1598)

伊麗莎白女王治理國事的首席顧問,也是女王的親密好友。女王暱稱他為「天使先生」。在伊麗莎白女王統治英國的四十五年期間,他便擔任了長達四十年之久的國務大臣。

弗朗西斯·沃爾辛厄姆爵士(Sir Francis Walsingham,1532-1590)

身為嚴謹忠誠的清教主義者,因而獲得伊麗莎白女王的信任,並且成為她的國務大臣。一五八年代起,當伊麗莎白的女王生涯面臨繼位危機時,他在整個歐洲布下非常精密的情報網絡系統以掃蕩天主教徒謀反篡位的陰謀行動。伊麗莎白女王暱稱沃爾辛厄姆爵士為她的「摩爾人」。

萊斯特伯爵羅伯特·達德利(Robert Dudley,Earl of Leicester,1533-1588)

萊爾子爵、華威伯爵暨諾森伯蘭公爵之三子。與伊麗莎白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玩伴,自稱是最懂伊麗莎白女王的男人,女王私下喜歡稱他「甜美的羅賓」。然而由於第一任妻子的懸疑死亡案件,羅伯特·達德利注定無法與伊麗莎白互定終身。儘管在一五七八年他秘密迎娶了萊蒂絲·諾利斯,但是直到一五八八年去世為止,他終其一生都得到女王的寵愛。

克裡斯多福·海登爵士(Sir Christopher Hatton,1540-1592)

伊麗莎白相當喜愛的寵臣之一,他是一位北安普敦郡鄉紳之子。對伊麗莎白女王而言,他是一個理想的臣子,窮其一生追求著女王,而他與其他追求者的不同之處,在於他為女王保持獨身,女王甚至也給了他專屬的暱稱——「眼瞼」。

弗朗西斯·德瑞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1543-1596)

航海家及武裝民船船長。一五八年以他最有名的船艦「金鹿號」環遊世界一周回到英國,是英國史上第一位航海周遊世界的人。一五八八年當英國對抗西班牙無敵艦隊時,伊麗莎白女王授予其指揮官一職。

華德·萊禮爵士(Sir Walter Raleigh,1554-1618)

伊麗莎白女王喜愛的寵臣之一,頗為自負,身兼軍人、探險家,同時也是一位詩人。他在弗吉尼亞州建立第一個海外殖民地,並以女王之名為這塊土地命名,又曾經因為讓伊麗莎白女王的寢宮侍女懷孕而一度被關入倫敦塔中。一六一八年,因為一項莫須有的罪名而被處以死刑。

約翰·哈林頓爵士(Sir John Harrington,1561-1612)

他是約翰·哈林頓與伊莎貝拉·馬坎的兒子,他的父母皆為伊麗莎白女王自公主時期的侍從與好友,因此伊麗莎白女王成為他的教母。現今我們所知伊麗莎白女王晚期的宮廷歷史多半是經由他的記錄得知。他同時也是一位詩人、廷臣,以及發明沖水馬桶的人。

弗朗西斯·貝肯(Francis Bacon,1561-1626)

尼可拉斯·貝肯爵士之子,伯利男爵威廉·塞西爾的外甥。因威廉·塞西爾之子羅伯特在宮廷中的政治勢力日漸茁壯,轉而尋求小艾賽克斯伯爵的支持。他天資聰穎,身兼律師、政治家、哲學家及作家,並擁有多部關於歷史、法律、哲學等論述著作。後來晉身成為大法官。

羅伯特·塞西爾(Robert Cecil,Earl of Salisbury,1563-1612)

伯利男爵之子。跟他父親一樣,羅伯特隨後也在伊麗莎白女王的宮廷展露政治長才,成為國務大臣,並且是在伊麗莎白女王過世時將王權和平移轉給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的幕後推手。

小艾賽克斯伯爵(Robert Devereux,Earl of Essex,1567-1601)

艾賽克斯伯爵華特·德弗羅之子。伊麗莎白女王與威廉·塞西爾謹守對其早逝父親的承諾,協助看顧他自小到大的成長,伊麗莎白女王更成了他的教母;在他的母親萊蒂絲·諾利斯嫁給羅伯特·達德利之後,萊斯特伯爵在宮廷中也一直提拔這個繼子,因此備受這些大人們寵愛的小艾賽克斯伯爵逐漸恃寵而驕,甚至是宮廷裡唯一膽敢直言冒犯伊麗莎白女王的人。一六一年,小艾賽克斯伯爵因為謀反叛變不成而被處以死刑。伊麗莎白女王因他的死陷入深沉的哀傷之中,直到兩年後女王去世之前,都一直被困擾著。

外國求婚者及其他

菲利普二世(Philip II,1527-1598)

西班牙國王,英國瑪麗女王的丈夫,伊麗莎白女王的姐夫。在菲利普二世的統治下,西班牙的國力達到巔峰,他曾經試圖創建一個天主教大帝國,因此與歐洲各國交戰多年,但終究並未能如願以償。在偏向新教的伊麗莎白繼位英國女王后,菲利普二世曾向她求婚未果,之後更展開「對英國的企圖」以顛覆王權與宗教信仰。一五八八年派遣無敵艦隊遠征英格蘭,卻在英吉利海峽被機動靈活的英國海軍擊潰,從此西班牙在海上的威力便逐漸衰退。

凱瑟琳·梅迪奇(Catherine de Medici,1519-1589)

一五三三年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她的三個兒子——弗朗西斯二世、查理九世、亨利三世,先後都成了法國國王;其中弗朗西斯二世娶了蘇格蘭的瑪麗女王,並且在她的勢力影響下,查理九世也曾對伊麗莎白女王提出聯姻協商,而她第四個兒子弗朗西斯·安茹公爵則是伊麗莎白女王任內最後一位求婚者。

弗朗西斯·安茹公爵(Francis,Duke of Anjou,1554-1584)

法王亨利二世與凱瑟琳·梅迪奇之四子。雖然他的年紀比伊麗莎白女王小了二十多歲,但卻是最受女王喜愛的追求者,也是伊麗莎白女王的最後一段熱戀者(至少她表現得如此)。伊麗莎白女王暱稱他為「小青蛙」。

瑪麗·吉斯(Marie de Guise,1515-1560)

她是法國吉斯公爵的長女,一五四年被加冕成為蘇格蘭國王詹姆士五世的第二任王后,也是瑪麗·斯圖亞特的母親。瑪麗·斯圖亞特五歲的時候,瑪麗·吉斯將她的女兒送往法國宮廷接受法王亨利二世的教養。一五五四年她開始替她的女兒執政。在其執政期間,蘇格蘭最大的問題就是信仰天主教的她與新教之間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