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王衛:順豐而行:新藍領時代驕子 > 高效管理,對話「巨無霸」 >

高效管理,對話「巨無霸」

順豐做快遞很牛,在中國市場上的確如此。與國際巨頭相比,雖然有些短板,可其一路上揚,正朝著「角鬥士」的方向高歌猛進著。把順豐說成是「中國的聯邦快遞」,相信沒人能反對。能夠成為巨頭,不局限於規模有多大,而是內核是否具有傳承的潛質。

毫無疑問,順豐是個有精神的企業。王衛對順豐以及順豐21萬員工的高效管理,也助力其趕超國際快遞巨頭。

聯邦快遞是國際快遞巨頭中的巨頭,順豐的榜樣似乎很強大。一個沒有背景又不願意引資,還不打算上市的民營快遞公司,真的能匹敵國際巨頭,做成中國的聯邦快遞嗎?

聯邦快遞的創始人弗雷德·史密斯,被譽為「聯邦之父」,他是一個意志力超強,不斷自我奮進的優秀管理者。在弗雷德·史密斯的帶領下,聯邦快遞經歷了數次試錯,甚至九死一生的自我超越後,才最終成為現在的快遞界神話,這個與領導人風格一樣,極具倔強和執著特質的企業,不僅僅是順豐的榜樣,更是國際快遞舞台上的最美舞者。

順豐作為一個與聯邦快遞很多方面「神似」的企業,能否實現自我超越(目前已經是中國民營快遞的巨頭產業,在發展中,真正的對手恐怕也就只有「過去的自己」了),成為下一個聯邦快遞呢?首先,讓我們對這兩個快遞巨頭進行對比分析,無論順豐能否成為中國的聯邦快遞,聯邦快遞對順豐的榜樣作用還是極大的。至少,在管理的概念下,渠道管控、速度和規模的提升、人性激勵作用等方面,順豐與聯邦快遞確有可比性。

渠道管控,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導向和決定性,那種來自於製造商對現有渠道進行的管理和控制,最直接的目的是實現公司的分銷,以達到對渠道成員之間、公司和渠道成員之間合作進行的一切活動的管控,最終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確保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長期具有優勢,持續、健康地發展。因此,對於那些還處於高速成長期的快遞公司而言,在相對複雜的系統內推行整齊劃一的執行模式,既重要更難以實現,它更像一把雙刃劍,一旦把握不好,便會傷其身、毀其形。另一層面上也反映出,哪些將渠道管控進行得很順利的企業相比之下更成熟,更能取得競爭中的最大成功。

1973年上半年之前,弗雷德·史密斯作為「聯邦快遞之父」,一直都忙於市場調研和公司的籌建工作。通過專家團隊的市場調研後,得到的結果讓所有準備投身快遞行業的企業家都望而生畏,但史密斯卻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烈興趣,而其本身也具有不可多得的膽識、魄力。

做快遞實在太燒錢了,既要擁有足夠的飛機、汽車作為交通運輸工具,還要在大面積的範圍內鋪設網點,建立分支機構,同時還要招募海量的快遞員。史密斯為達成夙願,將全部家當850萬美元貢獻出來,又積極遊說投資商,最終募集到9600萬美元的資金。這使聯邦快遞從誕生之日起就創下了美國企業界單項投入最高記錄。

在獲得風投資金後,史密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購買了33架體積小,便於提供運送服務,還無需申請執照的達索爾特鷹飛機。完善了交通運輸工具的聯邦快遞,在短短4年的時間裡就創造了1億美元的年度經營收入。

到2010年,聯邦快遞旗下已擁有666架全航運飛機;2012年,近26萬名快遞員為聯邦快遞創收390億美元,不得不說,史密斯極具豪賭精神。當初孤注一擲地募資、買飛機、構建全網絡供應鏈的渠道管控舉措,成為其穩固企業、提升運營效率的關鍵點。

同樣具備豪賭精神的,還有中國快遞企業家王衛,他創立的順豐在21年的發展道路上可謂曲折攀巖,最終正本清源。1993年成立的順豐公司,直到3年後才將局限於廣東地區的業務範圍延伸至全國,2002年之後才有了順豐總部。而後,曾經以「自然延伸」方式高速自發擴張的順豐,逐漸出現不和諧的音律——一些加盟商為了眼前的小盈利,置公司信譽和品牌形象於不顧,大肆搶食地區性的市場份額,更有甚之者還自立門戶,與順豐抗衡。王衛認識到事情的嚴重程度,於是開展了「收權運動」,進行一體化推進。

作為中國第一家購買飛機做快遞運輸業務的順豐,靠著21萬員工的努力,創造出近300億元的年營業額,成為中國快遞舞台上的一枚最璀璨之星。

在發展的道路上,順豐雖然沒有聯邦快遞「財大氣粗」,且經歷了多年的曲折發展之後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但二者在渠道管控方面的近乎一致,也加速了順豐向榜樣靠近的節奏。

在40餘年的發展歷程當中,聯邦快遞明確地知道「時效」在快遞領域是尤為重要的。尤其「限時」,更成為細分快遞市場的關鍵性特徵。聯邦快遞對運輸工具尤為重視,畢竟「時效」完全是由運輸工具決定的。目前,聯邦快遞已經將至少1/4的業務「飛」到了世界各個國家,它不惜血本,追求速度制勝和規模擴張的決心,至今依然堅決。

同樣以「快」著稱的順豐,在規模擴張方面相對更為謹慎,但一旦發現「目標」,便快、準、狠地佔據競爭要地。表面看來,有些冒險主義意味,實質上卻是謹慎的王衛深思熟慮後,獨有的商業邏輯的體現。

包了4年飛機,將速度提升至「最快」的順豐,已再也不能滿足僅僅租飛機了。只是由於當時還未接受任何風投公司資金的注入,順豐不可能像聯邦快遞一樣一下買那麼多飛機,所以,搶佔了中國中高端快遞市場大部分份額的順豐,唯有一邊租飛機、買飛機,通過空運提升速度確保「時效」上的承諾,一邊在全國範圍內佈局。目前,順豐的國際、國內業務已經通達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順豐和聯邦快遞都意識到,想成為快遞大佬,無論是速度還是規模,都要實現最優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對於管理一個人員流動性強、市場節奏快、精準度要求極高的快遞企業管理者而言,聯邦快遞從來都不吝嗇硬件設施上的投入。聯邦快遞系全美地區首家提供加速貨物跟蹤服務的快遞企業,其率先採用激光條碼、掃瞄儀、掌上電腦等高精尖設備用於快件投遞系統中,另建立無線電網絡,此無線電網絡除美國軍方之外,是為美國最大。

除了自身修為、外部管控、引進尖端設備之外,聯邦快遞一樣重視人才養成計劃,因為在一個快遞公司中,員工能將個人主觀能動性發揮到工作的點滴之中,就會在為公司節約成本之餘創造更大的財富。基於此,史密斯開始了他的人性激勵機制,培養員工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公司沒有明確指示的時候,員工依然能迅速採取行動的能力。

聯邦快遞的核心價值觀為——「員工—服務—利潤」,即PSP原則。只有員工得到了滿意的工作回報,才能將熱情的服務提供給客戶,以此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利潤。王衛在這一點上,與史密斯可謂「英雄所見略同」,兩人不謀而合地堅持以人為本的內部管理機制,而多年前就引起業界共鳴的「計件+晉陞」,更是有力地支撐著順豐攜21萬大軍穩步前行。

毫不誇張地說,王衛一直是踏著聯邦快遞的足跡發展順豐的,不過,也許沒有這個榜樣,順豐在王衛的精心打造之下也會成為快遞業界的傳奇,畢竟中國快遞史上,還沒有出現第二個王衛,甚至換個人,給他30億、300億也打造不出來第二個順豐。

順豐一路走來,有人質疑,也有人認同。不斷的質疑聲,是王衛前進的側面動力。當然,膜拜順豐和王衛的仍大有人在。業界對順豐的肯定,決定了這個「中國的聯邦快遞」繼續謹慎而為,向著下一個世人不得知的戰略目標潛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