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巴菲特幕後智囊:查理·芒格傳 > 第16章 巴菲特-芒格王朝戰無不勝 >

第16章 巴菲特-芒格王朝戰無不勝

投資遊戲說到底就是要比其他人對未來做出更準確的預言。要如何做到呢?一種方法是將這種競爭在有限的幾個區域中進行。如果你試圖預言所有事情的未來,那你的嘗試也就太多了,會因為缺乏專長而失敗。———查理·芒格

“查理關於從事律師工作的一句座右銘是:最好的法律工作來自你的案頭。 ”羅伯特·德漢姆說。這位芒格、托爾斯和奧爾森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處理了很多伯克希爾的法律工作。根據這一哲學,德漢姆說,他和查理、沃倫以及伯克希爾之間的工作關係“有系統地增長著” 。

實際上,芒格和托爾斯事務所和它最重要的客戶伯克希爾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共同成長。一點一滴建設起來的伯克希爾在20世紀90年代冒頭,其公司個性和在商業世界中的地位都非常穩固。從那時起,芒格和巴菲特總是發現自己不是被人認出就是在聚光燈下。 20世紀90年代早期,伯克希爾擁有一批引人注目的業務以及強勢的證券投資組合。業務的運營不僅帶來一大筆現金,伯克希爾旗下的保險公司也有一大筆備用金結餘———這些錢都歸巴菲特和芒格管。收購持續了一段時間,投資的大部分都是優質公司。

“查理讓我關注到了優質業務能帶來不斷增長的利潤這一優勢, ”巴菲特說,“不過只有當你非常確信這一點的時候才行,不要像得州儀器或是寶麗來那些公司,所謂的賺錢能力都是假設性的。 ”

巴菲特繼續運用他從本·格雷厄姆那裡學來的套利技巧,偶爾做一些短期投資。伯克希爾1989— 1990年間買過RJR納貝斯克的垃圾債券, 1989— 1991年間買過富國銀行的股份, 1991年收購了H.H.布朗鞋業公司,這是一家北美地區鞋業製造商中的領導者,後來被別家鞋業公司買走。

1992年,巴菲特購入了14%的通用動力股份,他的老朋友,芝加哥的克朗家族是這家公司的大股東。冷戰結束後,通用動力的軍工業務一落千丈,管理層為了新的、規模較小的業務徹底重組了公司。隨後世界上發生了好幾件事情,東歐劇變,有一場公司贊助的荷蘭式拍賣要將這些股份買回去。通用動力的股票從巴菲特買入時的11美元急升至43.5美元,他後來賣出了股份,收益相當可觀。同一年,伯克希爾購入了中央州立保險公司,這是一家信用保險公司。

1993年,伯克希爾得到了聯邦貿易委員會的許可,在已有的基礎上增持所羅門兄弟的股份到25%。同一年,伯克希爾通過股權交換的方式收購了德克斯特鞋業,從而擴張了旗下的制鞋業務。 1995年,伯克希爾收購了R.C.Willey家居裝飾和海澤伯格鑽石,為傢俱業和珠寶店業務增添了新成員。

差不多就在那個時候,巴菲特和芒格開始因為能夠比其他投資者得到更好的交易條件而招來批評之聲,特別是《華爾街日報》 。在所羅門和美聯航這幾筆交易中,交易條款特別優厚,而這些收購都不是在公開市場進行的。在這些情況中,伯克希爾都是應被收購公司管理層的要求來扮演救星,不是將公司從惡意收購中解救出來,就是注入一筆救命的資金。交易都是通過談判,通常以優先股的形式實現,這些優先股可以得到利息,在特定價格也可以轉換為普通股。

芒格為這種類型的交易進行了辯護,說伯克希爾擁有別人得不到的條款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伯克希爾“為對方帶去的不只是現金” 。芒格說,除了提供“耐心”資本讓管理層能實行長期策略,巴菲特還會提供忠告和鑒定意見。同時,芒格指出,其他股東也會因為這些公司的股票價格回升而受益。

收購清單中包括了伯克希爾在20世紀90年代早期收購的一部分公司,但足以證明他們的收購模式。伯克希爾堅持只在巴菲特和芒格非常瞭解的行業範圍內行動,對於保險業則特別看重。

也許更重要的是,在20世紀的最後一個10年,芒格和巴菲特能夠堅守他們理想中的策略,只要有可能,就對公司進行整體併購。一旦伯克希爾擁有了整家公司,他們兩個就能以自己認為合適的方式來分配公司的利潤。伯克希爾控股的結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整。 1996年初,伯克希爾的股票投資組合佔了總共299億美元資產中的76%。到了1999年第一季度末,股票只佔了32%,而那時總資產已經高達1 240億美元。這3年中,伯克希爾花了273億美元買下了7家公司。在2000年的年度大會上,芒格和巴菲特解釋說,通過整體擁有這些公司,他們能將反覆無常的股市或是伯克希爾股價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伯克希爾持有約3 660萬美元的現金及等價物,財務評級為AAA,這些都賦予了芒格和巴菲特強大的收購能力。保險分析師指出,伯克希爾已經成為企業家們心目中“第一號買家” ,因為他們既想繼續運作自己的公司,同時也不想管籌集和分配資金的問題。買家中包括私人公司或是股權非常集中的公司,他們的主要投資人希望能將自己的資產變現。這就是說,持有人可以用自己的持股來交換伯克希爾的股份,無須繳納太多稅金,以後在伯克希爾的股價到達心理價位的時候賣出就可以了。

伯克希爾更希望支付現金,不過必要的時候也會進行股份交換。許多在公司中持有大量股份的家族堅持要採用免稅的股份轉讓形式,免得將自己財富中的一大部分交給了美國稅務局。

“最近伯克希爾的收購都是以股權交換的形式進行並非是一種巧合。在這個市場上要進行現金交易非常困難。 ”芒格說。

“伯克希爾可以做到一有意向就交付資金,不需要經歷什麼委員會審核流程或者複雜的章程,這意味著好的投資想法直接就提交到了奧馬哈, ”保險分析師寫道,“我們相信伯克希爾對於想收購的資產通常只接洽一次;從來沒有人在第二輪中從伯克希爾那裡得到一個更好的價格。這也讓公司在收購資產時有很強的優勢。 ”

備用金充裕的優質保險資產仍然是伯克希爾號火箭一路垂直上升的動力所在。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樣,巴菲特最早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時候就開始學習了保險知識,因為他發現自己的教授本·格雷厄姆是GEICO的主席。伯克希爾最早於1967年進入保險行業,投資額是860萬美元。到20世紀90年代末,保險資金高達100億美元。芒格說,保險公司的運作良好,因為採取了保守的業務方式。1993年的威斯科金融年度大會上,當被問及為什麼伯克希爾沒有推出更多的保險政策時,考慮到公司的規模,芒格這樣回答:

人們總是對伯克希爾說:“天啊,在說到資金規模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多寫一點呢?其他人都是這麼做的。評級機構說你可以將年度規模寫成總資金的2倍。 ”然後他們看著我們的100億美元保險資金說: “那就是一年200億美元。你幹嗎只寫10億美元呢? ”不過緊接著… …另一個人走進來問:“為什麼去年每個人都死了,就你沒有? ”也許這些問題是相關的。

芒格承認伯克希爾的重大事故保險部門讓公司在某種程度上相當脆弱,不過他認為他們已經成了評估風險的專家,可以合理地處理這些問題。一場加州大地震可能會讓公司賠掉高達6億美元的保費,“那樣的情況會讓人很不愉快。 ”芒格說。 1994年加州的北嶺地區發生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雖然公司並沒有透露具體金額是多少。儘管如此,當年伯克希爾保險部門的報告中,來自保險業務的利潤是12 990萬美元,還有41 940萬美元來自投資。

“如果我們遇到了一場真正的災難,好比說安德魯颶風結束一星期後又來一個的話,伯克希爾就會有非常不愉快的一年。 ”芒格說。

芒格和巴菲特都反覆警告股東,隨著公司資產規模的不斷增長,要維持收入增長率變得越來越難,因此股價的增長也不可能和過去20年一樣。

“規模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個錨,會把你往下拽, ”芒格解釋說,“我們一直都知道事情會是這樣。你有100億美元的可交易證券,告訴我當人們擁有100億後仍然能夠實現的一個不可思議的複合增長率。 ”

不過,他們的確找到了保管資金的地方。 1994年8月,沃倫·巴菲特因為將大都會通訊出售給沃爾特·迪士尼而有了20億美元現金入袋。他於當月開始和GEICO的聯合主席路易斯·辛普森談判,要求購買保險公司中伯克希爾沒有擁有的那50%的股份。有很多棘手的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如何公平地管理股票交易,因為GEICO分紅而伯克希爾不這樣做。

談判持續了7個月,還請來了紐約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幫助定出一個對GEICO公平的價格。採用了現金流以及其他衡量標準,摩根士丹利說GEICO的價值最低50.80美元一股,最高則可達73.43美元一股。最終,摩根斯士丹建議以70美元作為一個公平的價格。巴菲特說他想和芒格討論一下這筆交易。當天晚些時候,他向GEICO的股東們提出了70美元一股的現金收購意向。

在這個價位上,伯克希爾花了23億美元買下了GEICO的另一半。在GEICO,伯克希爾仍然保留了路易斯·辛普森的職位,很多人認為他顯然就是巴菲特的接班人。害羞的辛普森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一直都負責GEICO的備用金投資,收購後將繼續做下去。 GEICO的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現在由伯克希爾總部管理。辛普森至少從1980年開始就跑贏了市場,有一份幾乎可以媲美巴菲特的投資記錄。然而1997、 1998和1999年,辛普森的回報率卻不及標準普爾500指數,這意味著他不但沒有獎金,還欠了伯克希爾錢。

20世紀90年代中期辛普森開始為投資者所知,當時股東們向巴菲特施加了壓力,於是65歲左右的時候,巴菲特公佈了自己的接班人計劃。沃倫隨意地提及有很多備選人才,其中就包括辛普森。然而,芒格說巴菲特並沒有暗示辛普森會接替自己的意思,只是說如有必要,辛普森是可以隨時上崗的一個人選。“我們完全可以直接任命一個繼任者,不需要通過這種瘋狂而迂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芒格堅持。

收購GEICO後的幾年,伯克希爾動用220億美元收購了通用再保險公司,此舉驚動了整個保險界,奠定了伯克希爾在保險業中的領導者地位。這次巨型收購被一些分析家們形容為伯克希爾歷史上的“分水嶺事件” ,而巴菲特自己則說: “我們在建造諾克斯堡。 ”

1998年巴菲特用股權交換的形式收購再保險巨人的時候,伯克希爾的股票交易價一直都在高位運行。

“沃倫的時機選擇不太精明, ”奧蒂斯·布思說,“他買入通用再保險的時候伯克希爾的股價約為80 000美元,這可是一筆股票換股票的併購交易。 ”

不過,芒格指出,通用再保險的股票價位也偏高。然而,市場的這種總體高估行為正要經歷一些調整。

在通用再保險的交易中,有相當一部分機構投資者加入了伯克希爾的股東行列,因為70%的通用再保險股份由共同基金、保險公司和退休金計劃所持有。

伯克希爾曾經有意向那方面發展,不過現在主要是一家不動產—災害事故承保人, 79%的收入和運營收益來自保險。根據保費計算,伯克希爾是美國第4大災害保險公司。每年40億美元的收入讓GEICO成了美國第7大汽車保險公司,同時也在所有保險公司中排名第18位。不過正如它的名字那樣,通用再保險主要為保險公司提供風險擔保。以保費和公積金計算,通用再保險是美國最大的再保險承保人,全球排名第三, 1997年的收益是83億美元。除此之外,由巴菲特的橋牌夥伴阿吉特·簡領導的國民賠償公司是全國最大的保險公司。

收購通用再保險讓伯克希爾的淨值達到了560億美元,是美國公司中最高的一家,同時在股市的資本總值也達到了1 200億美元。 1999年初,施羅德和拉平估算伯克希爾的內在價值,或者說實際每股價值為91 253美元(對於B股而言,則是3 041美元一股) 。當然,伯克希爾的保險備用金不斷增長。根據估算,1998年伯克希爾來自所有保險類業務的備用金不到230億美元,到2008年的時候將會累積到將近530億美元。

不過,也出現過問題。幾乎在伯克希爾剛剛完成對通用再保險收購的同時,他們發現這家保險公司犯了一個保險業的錯誤,會影響到短期盈利水平。不過芒格和巴菲特並沒有畏懼。經驗告訴他們,從長期來看,再保險業務仍然是一項絕佳的收購。

公眾對芒格和巴菲特的要求標準高得驚人。他們交易受挫會比一帆風順的交易引起更多的關注。

1990年就有這樣一個例子。巴菲特和芒格購買了35 800萬美元的美聯航優先股,折算後占該公司股權的12%。兩人都加入了航空公司的董事會。美聯航向伯克希爾出售股份的目的是為公司帶來急需的資金,同時讓公司免受他人的惡意收購。

美聯航是由大湖中央航空公司、摩霍克航空公司、皮德蒙特航空公司以及太平洋西南航空公司拼湊合併而成的,合併後算得上是全國數一數二的航空承運公司了。不過,炫目的開端之後,美聯航就面臨著嚴重的問題。

芒格和巴菲特真的惹上了一堆麻煩事。 1991年伯克希爾年度大會上,芒格形容一家航空公司就是“長翅膀的邊際成本” 。查理的牢騷是針對現在已經不復存在的東部航空公司而說的,這家公司在掙扎存活的過程中把別的航空公司也拖下了水。他認為判定破產的法官早就應該讓東部航空關門大吉。芒格解釋說,一旦一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它就可以在沒有債務的情況下運營,這樣就能比那些有償付能力的公司更具競爭力。

正如對S&L的管制放鬆讓行業活躍起來一樣,對航空業的限制也逐漸放鬆了,從而引起了一場爭奪優勢地位的混戰。除了要和東部航空的低廉票價競爭之外,美聯航還於1991— 1994年間遭遇了一系列的空難事故,員工士氣和乘客忠誠度雙雙受損。國家運輸和安全委員會以一種可怕的科學客觀性將美聯航1994年在賓夕法尼亞州發生的一起導致132人死亡的空難形容為“一次不受控制的下降,最終和地面發生了碰撞” 。

1994年,美聯航停止支付優先股的分紅。同一年,伯克希爾在公司的投資記錄中計入了一筆26 950萬美元的稅前費用。 1995年,伯克希爾以35 800萬美元收購來的股份只值8 600萬美元了。

兩年後,由於疲於應付那些無休止的法律訴訟、運營難題,特別是工會帶來的麻煩,兩人都從董事會辭職。 1995年,公司沒有就壓縮成本問題得到工會的讓步後,芒格和巴菲特雙雙辭職。

當一位投資者要求芒格解釋一下伯克希爾參股美聯航後的經濟問題時,芒格回答說: “很高興你給了我一個機會來表達自己的一點謙卑之情… …我們沒有在這件事上發揮出自己最聰明的一面。 ”

1996年,巴菲特試圖出售美聯航的股份,幸運的是,他沒有成功。緊接著的第二年,美聯航發佈了航空史上最好的一份季報,雖然這和將泰坦尼克號駛離冰山一樣困難,美聯航開始了逆轉。

“查理和我離開董事會的時候,美聯航的運勢忽然就上升了。 ”巴菲特俏皮地說,暗示要是他們放手不管,事情反而進行得更順利。美聯航最終有了支付拖欠的優先股分紅能力, 1998年2月3日,美聯航回購了伯克希爾持有的35 800萬股優先股。

“那是一段令人羞辱的經歷。坐在那裡眼睜睜地看著淨值消失——— 1.5億美元、 2億美元預案———看著那些原本屬於我們的可愛的財富消失… …那些聯盟都只會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思考現實。還有那些白癡般的競爭———包括那些已經破產的競爭對手們,一邊逃避自己的債權人,一邊虧錢經營拖累我們的業務。那真是一段非常不愉快的經歷。 ”芒格回憶道,“用一句話總結,這是一門槓桿化程度非常高的業務。所以一旦行業有了起色,就會非常好,包括美聯航… …對於伯克希爾來說結局不錯,不過我們並不想再來一次類似的經歷。 ”

巴菲特一直都說航空業對於旅客有利,但卻是投資者的噩夢。然而他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航空類股票所吸引。伯克希爾最讓人們困惑的一筆投資就是持有PS控股集團20%的股份。有關這筆投資的前因後果可以追溯到芒格在老的太平洋海岸證券交易所裡辦公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朋友李克·古瑞恩介紹給了巴菲特。古瑞恩曾經和芒格以及巴菲特一起參與過對藍籌印花、喜詩糖果的收購以及其他投資項目。

古瑞恩是太平洋西南航空的大股東兼董事。 PS集團是1987年太平洋西南航空出售給美聯航後剩下的公司。總資產約7億美元的PS集團,其主要業務是出租那些美聯航在收購時沒有買下的飛機。有些飛機又租回給了美聯航。 PS集團還擁有一家旅行社、一家石油和天然氣鑽探公司、一家廢品回收公司以及一家燃料公司。

1990年,伯克希爾收購了PS集團11.04%的股份,總價為1 868萬美元。這603 275股的平均購入價格為30.96美元。第一次買入的4個月後,巴菲特將比例增持到了22.5%。

一些專家認為巴菲特買入這些股份是為了幫助PS集團的副主席古瑞恩脫離困境。多年來,古瑞恩的財政狀況時起時落。一度他被迫以較低的價格出售5 700股伯克希爾股份用來償還銀行債務。

“沃倫買入這些股份———大約占PS集團的20%———是因為有一位經紀從紐約打電話來說自己手上有, ”古瑞恩說,“看起來很便宜。他相信我是一個明智的人。不過PS集團對於伯克希爾來說是可有可無的資產,賬面上只佔大概2 000萬美元。你幾乎都找不到。出於多種原因,這成了他和我最糟糕的一筆投資。 ”

芒格以前的律師合夥人恰克·裡克肖瑟也捲入了PS集團。 “我們從航空公司出售中得到了一筆錢,然後投資給了一筆更糟糕的資產。 ”裡克肖瑟說。

伯克希爾仍然持有這些股份,雖然隨著美聯航元氣的恢復, PS集團的業務也開始上升,但還是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 PS集團的收益起伏不定,好幾次嘗試通過現金投資來實現業務多元化的努力均告失敗。 1999年, PS集團的一名董事會成員兼大股東約瑟夫·皮林尼辭職,同時聲明反對公司的管理政策。皮林尼建議董事會將公司出售: “看一看公司每股的賬面價值——— 13美元。 ”紐約的一名會計西弗德說: “股價只有8美元。 ”

巴菲特買了一架私人飛機來減輕商務旅行的負擔,芒格仍然搭乘經濟艙航班,責備巴菲特的奢侈行為。巴菲特將他的商務飛機命名為“站不住腳號” ,作為對芒格攻擊言論的回應,不過他說自己的確認真考慮過要把飛機取名為查理·芒格。

1997年巴菲特以15億美元股份加現金成為一家負責飛行員培訓的公司———飛安國際公司的主人後,芒格改變了自己的論調。他對股東們說:“由艾拔·奎治(公司的創始人)提議,我們打算將公司飛機的名字從‘站不住腳號’改為‘不可缺少號’ 。 ”

飛安國際公司是伯克希爾旗下最大的一塊非保險型業務, 1999年因小約翰·肯尼迪在那裡學習飛行課程而變得聲名狼藉。 1951年由艾拔·奎治創立,他是一名飛行員,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後開始業務運營。總部位於紐約州,飛行安全使用精巧的模擬器和其他培訓設備為飛機和船隻的操作人員提供高科技培訓。飛行安全在全國約有500名員工,佔有大概90%的培訓市場,還有長期合同作為保障。客戶通常是航空公司、大集團以及政府機構。這些客戶中包括空中客車、貝爾直升機、波音、英國宇航、雷神、塞考斯基、裡爾噴氣機、洛克希德、賽斯納、美國灣流和其他一些航空公司。 1997年的淨收入為8 440萬美元,飛行安全在伯克希爾非保險類業務稅後收入中佔到了28%。

20世紀90年代是伯克希爾積蓄實力的時期,公司做出的投資有些是非常精明的,很多看上去也預計得到。 1998年出現了例外。巴菲特當時仍然在發掘價值被低估的資產,人們發現白銀市場有所波動,懷疑、猜測、指責,各種反應充斥,不過沒有人會懷疑這些買入白銀的指令來自奧馬哈。

除非法律規定,伯克希爾從來都不向外界公佈自己的投資情況,但當時白銀商品市場上一片混亂,還有人威脅要對白銀交易商提起訴訟,向監管機構抱怨說某些交易商正在操縱市場。巴菲特和芒格站出來承認他們一直都在囤積大量貴金屬。巴菲特宣佈公司從1997年7月25日到1998年1月12日之間已經購買了129 710 000盎司的白銀。

公司的新聞稿是這樣寫的: “ 30年前,伯克希爾的首席執行官沃倫·巴菲特先生就開始第一次購買白銀,並預計美國政府即將停止金屬貨幣化政策。從那以後他一直在關注白銀的基本價值,不過他管理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沒有擁有白銀。近年來,大量已發表的報告顯示貴金屬的存量下降得很嚴重,因為用戶需求大大高出金屬生產和回收能力。因此,去年夏天巴菲特先生和伯克希爾的副主席芒格先生得出結論,要達到供求平衡只可能有一種方法,那就是提高價格。 ”

1998年的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芒格解釋說,公司動用65 000萬美元購買了世界上20%的白銀,可能對白銀交易市場產生了影響,這代表了一次非典型性的巴菲特式的投資,但是對伯克希爾的盈虧幾乎沒有影響。

“整個過程對於伯克希爾的未來的影響就和沃倫打橋牌對其的影響是一樣的。最終雷聲大雨點小,不了了之。 ”

芒格像往常一樣警告說,儘管伯克希爾買入了白銀、買入了航空股的可轉換優先股或者做了一些其他事情,並不意味著別人也應該這麼做。

“如果假定伯克希爾是全美國的正確榜樣,那就大錯特錯了。要是美國的每一家公司忽然都開始嘗試將自己轉型成伯克希爾的複製品,一場大災難就要發生了。 ”

1997年夏天他們以每金製盎司4.6~4.8美元購入白銀。 1998年2月,價格上漲到了7美元1盎司,達到了9年高點,不過當年年底的交易價就在5美元左右1盎司,自那以後價格就相對平穩。芒格當時不會說伯克希爾在白銀市場上處於什麼地位,而是說基於當時的價格,“非常明顯”他們對於銀價表現的預期並沒有實現。

芒格和巴菲特仍然能夠時不時地讓投資市場大吃一驚。過去有些時候芒格所做的投資完全是自己的主意,巴菲特完全沒有介入。比如說好市多,這家總部位於華盛頓的倉儲式商店。

“我非常喜歡這個地方,並因此違背了自己的原則即不加入董事會, ”芒格說,“很難想到在我的一生中還有人做過更多的事情來永久改變零售業的運營方式,為顧客提供人性的快樂。 ”

芒格聲稱,商店通過以非常接近成本的價格出售有品質的商品,建立起了一個非常忠實的客戶群,完全有資格進行特許經營。“如果你迷上了和全家人一起去好市多,你這一輩子都會去這家店。 ”他說。

芒格喜歡好市多的原因之一是公司的總裁吉姆·辛尼格,他的辦公室沒有用牆分隔開來,員工就在身邊來來往往。辛尼格師從加州聖迭戈的哥索爾·普賴斯,這位企業家最早提出了倉儲式商店的概念。普賴斯最早在加州開辦了費馬特連鎖商店,然後賣給了一家德國公司。那家德國公司顯然沒有理解這個概念,無法讓門店數量繼續增長。隨後普賴斯提出了一個比普賴斯倉儲會員俱樂部檔次更高一些的無包裝概念。普賴斯會員店最終被好市多收購,現在是緊隨沃爾瑪會員店之後的全美第二大倉儲式商店。

查理顯然非常喜歡好市多的廚房紙巾的故事,這個故事對於芒格來說代表了令人欽佩的商業倫理。好市多有一條自有品牌線叫柯克蘭,他們承諾會比同類產品中賣得最好的產品質量更好。當發現柯克蘭的廚房紙巾沒有達到這一承諾時,他們就將其全部撤櫃,直到有了更好的紙巾出現。

“他真心地支持我們的業務。 ”辛尼格說,芒格從來沒有錯過任何一次董事會。 “他熱愛這一切。 ”

巴菲特曾經被問到,既然芒格自己已經參股,還是董事會成員,為什麼沒有多買些好市多的股份呢?

“哦,你說到了重點上, ”巴菲特回答,“我們的確應該多買些好市多的。也許如果查理一直都待在奧馬哈,我們可能會多擁有一些好市多股票。查理一直告訴我這種銷售方式有多棒,大概過了10年我開始注意聽他到底在說什麼,於是我們用伯克希爾的名義買了一點好市多的股票。 ”

“我們的確曾經和他們協商再多買一些。我犯下了自己最常犯的錯… …我們開始買入,股價在上升,而我們沒有跟進繼續買入… …如果好市多保持在15美元一股左右的話,也就是我們買入的價格,我們會多買很多。但是它升到了15美元多,誰會在明明可以以15美元買入的時候支付15美元多呢?雖然情況並沒有太糟糕,但我已經犯過很多次這樣的錯誤了,這讓人非常惱火。 ”

1999年2月,芒格進行了一項相關投資,他和幾位家人買下了總部在聖迭戈的普賴斯企業8%~9%的股份。普賴斯企業是一個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由老普賴斯會員俱樂部零售帝國遺留下來的不動產組成。它擁有31家購物中心,其中一些現在由好市多入駐。芒格家族擁有普賴斯2 370萬股優先股中的200萬股。

巴菲特也為自己的賬戶做一些獨立投資。 1999年夏天,他買下了一家小型的加州電子廠———貝爾工業5.3%的股份。 2000年1月,剛宣佈巴菲特買入該公司股票後的一個月,他就悄悄地賣出,賺了100萬美元,投資回報率高達50% 。

巴菲特和芒格一直都警告說,伯克希爾和許多其他行業一樣,會經歷下滑期。他們這樣說了太久,股東們和分析家們都不再相信了。然而,他們所說的的確是事實。 1998年,伯克希爾的年報顯示當年的收益比1997年下滑24%,各項投資的回報則下跌了一半多。那並不意味著伯克希爾實際上在虧錢。淨收入下滑, 1997年為19.02億美元,或者說1 542美元一股,相比之下,前一年則是24.89億美元,或者說2 065美元一股。

縱觀公司歷史,伯克希爾的短期收益反覆無常———部分是因為保險業務的成果是出了名的不穩定,另一部分是因為芒格和巴菲特願意為了長期收益而放棄短期利潤。到了世紀末,通用再保險重新改組,更適合於伯克希爾的哲學,而GEICO則經歷了一次爆發性的成長。

伯克希爾的股價在1999年下跌了19.9%,是10年來的首次,同時2000年上半年價格還一路下跌。芒格告訴投資者要謹慎處理自己的財務問題,確保無論市場上發生了多麼瘋狂的事情,你仍然能夠參與遊戲。他提醒說,如果你無法承受伯克希爾的股價(或者是自己所持有的任何股票)跌掉一半的話,你最好別買。股價的下跌讓這兩個人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受到了損害,不過他和巴菲特個人的受歡迎程度如果能有任何減少,對他來說都是一種解脫。兩個人都一直被要求發表各類演講、提出個人建議或者給成百上千個不同的慈善團體捐款。

無論如何, 1999年伯克希爾仍然是一家強大的公司。經營性收入在《財富》500排行榜中排名第75位。如果算收益的話,排名第54位。不過一些投資者擔心,由於去年排名第一,按照這樣的趨勢伯克希爾會經受比較嚴重的收入銳減。淨收入很強勢,雖然15億美元只是1998年的淨收入的一半不到。每股的賬面資產只增加了0.5%,相比標準普爾500指數,這個結果落後了20.5%。

長期總體看來,芒格對於伯克希爾的未來非常樂觀,原因很簡單。 “原則上,我們有很多非常好的業務。我們的備用金數額一直在增加,在證券交易方面的記錄也相當不錯。以上這些因素都沒有消失。 ”的確, 2000年第一季度,伯克希爾的淨收入增加了49%。

隨著公司的成長和定性,芒格和巴菲特之間的關係也略有改變。 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間,他們每天要商議好幾次。

“我們現在不像以前談得那麼多了, ”巴菲特說,“ 25年前我們討論的問題更多的是關於未來。一度,我們平均每天都要談上一次甚至更多,那些都是長時間的對話。現在他經常主要在哈佛學院和芒格山莊從事慈善事業。這些都不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查理只是比我更少地參與伯克希爾的事情。不過如果發生了什麼特別的大事的話,我們還是會商量。他非常理解商業和各種原理。查理沒有和我一樣在伯克希爾中收起自己的自負,但他非常理解這一點。 ”

雖然巴菲特已經年近70,而芒格比他還年長6歲半,他們都沒有任何退休的跡象。

“沃倫喜歡這個遊戲, ”芒格說,“我也喜歡這個遊戲。即使在那些別人認為非常艱難的時候,對我們來說還是充滿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