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宮崎駿和他的世界 > CHAPTER1 創造者宮崎駿 06 >

CHAPTER1 創造者宮崎駿 06

作者 角田亮

吉卜力工作室為製作《天空之城》而成立。它雖然是集結了全體製作人員的製作主體,卻不僱用正式員工,只在有需要時聘請臨時員工,以便降低運營風險。由此可見,日本動畫界的財政基礎是何等薄弱。如今,作為「COOL JAPAN」[1]政策的核心組成部分,動畫產業備受追捧,殊不知眾多動畫工作室岌岌可危,員工的待遇也差到極點。為何日本動畫界會發展得如此畸形?罪魁禍首正是手塚治蟲。因為他在製作日本首部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時要價太低。動畫片的製作成本基本都是人力成本,而作品的質量也完全取決於動畫師的水平。又要保證質量,又要趕上播出時間,就需要眾多動畫師不眠不休地工作。於是,年輕的動畫師基本都要住在工作室,無暇回家休息,淪為公司的「耗材」。如果工作室接到了常規節目,那麼製作週期就有3個月或半年,至少在此期間,工作人員還可以專心創作。然而,主要製作電影的工作室就是另一碼事了。不製作電影,員工就無活可幹,徒增工作室的人力成本。顯然,這樣的運營體制極不穩定。

成立吉卜力工作室的初衷本是製作宮崎駿與高畑勳的動畫電影,公司的存續與發展並不重要。然而,工作室的主創人員逐漸對日本動畫界的運營模式產生質疑。為培養優秀的動畫人,讓他們在動畫界安居樂業,吉卜力工作室的理念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完成《魔女宅急便》之後,吉卜力工作室取消了每部作品重新簽約的制度,開始錄用自由動畫師為正式員工。1989年11月,他們錄用了第一批動畫師,著手培養新人。

1992年,工作室的新辦公樓於東小金井落成。它是宮崎駿在《紅豬》的製作工作最緊張的時候親自設計的。新工作室的女廁所是男廁所的兩倍大,停車場的面積不大,牆面上卻栽種了植物,突出了吉卜力的環保理念。曾有人指出,《千與千尋》中的湯屋與《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城堡都暗喻了吉卜力工作室。破落不堪,卻又在不經意間煥發新生,不分日夜地運轉——這倒的確是動畫工作室的特徵。

人們本以為,吉卜力一旦失敗,就會當場解散。誰知它接連打造出幾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成了一塊金字招牌。吉卜力本該是一座小作坊,是宮崎駿與高畑勳這類極富個性的動畫作家隨意創作的城堡,誰知城堡的規模日漸壯大,不知不覺中竟達到能自負盈虧、自主發展的境地。光有宮崎和高畑還不夠——吉卜力應當如何培養新人,如何孕育出新的作品,成為人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兩位個性鮮明的動畫大師手下,真能有青年才俊橫空出世嗎?

製作《魔女宅急便》時,宮崎駿瀏覽了大量的短片作品,選中了一位有潛質的新人,希望由他來擔任本片的導演。誰知宮崎在繪製分鏡稿時產生了無窮的創意。眾人權衡之後得出一個結論:如此重任,新人恐怕難以招架。於是宮崎只得當回導演,培養新人的計劃也宣告破產。

後來,宮崎駿又相中了近籐喜文。宮崎與高畑在製作電視動畫時就認識了近籐。他擅長刻畫真實的人物動作,是吉卜力不可或缺的人才,宮崎駿本人也非常認可他的實力。1995年的《側耳傾聽》由宮崎駿負責劇本、分鏡稿並兼任導演,當時還沒有太多導演經驗的近籐則是他的左膀右臂。從某種角度看,《側耳傾聽》也算是近籐的出道作品了。他忠實展現了宮崎的分鏡稿,但看完樣片之後,製片人鈴木指出了一個問題。近籐回答道:「我也覺得這裡有問題,但又不敢隨便改宮崎老師的分鏡稿……」由此可見,即便是長年與宮崎合作的近籐,也得看宮崎的臉色。《側耳傾聽》的票房成績不錯,吉卜力工作室終於培養出一位新導演。這部作品的確延續了吉卜力的傳統,但眾多觀眾一定在觀影時搜尋過宮崎與高畑的影子。這部作品描繪了年輕人的青春歲月,是一部毋庸置疑的佳作,也能讓觀眾滿意而歸,可是作為一部從兩位動畫大師打造的吉卜力工作室走出來的新人導演的作品,它真的過及格線了嗎?宮崎與高畑在東映動畫開始了他們的合作歷程。東映就是一個規模巨大的工作室。如何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凸顯個性,一直是困擾他們的難題,而吉卜力工作室為他們提供了絕佳的舞台。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宮崎與高畑成了吉卜力的代名詞。這就意味著,在吉卜力製作有個性的作品需要承受莫大的壓力。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宮崎駿的集大成之作《幽靈公主》是吉卜力有史以來最為重要的項目之一。參與創作的原畫師多達27人。無奈新人速度太慢,無法及時完成進度,導致宮崎常在工作室怒吼:「身為職業動畫師卻畫不好畫,你們就不覺得慚愧嗎!」最終,宮崎不得不將任務分配給工作室內外的老資格原畫師。吉卜力的年輕員工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他們也想滿足天才動畫大師宮崎駿的要求。然而,他們越是這麼想,越是不敢下手,作畫速度也就越慢,進而陷入惡性循環——這就是吉卜力面臨的一大難題。

歷經磨難,宮崎駿的心血大作《幽靈公主》終於完成了。在試映會上,宮崎突然宣佈退休,並提出「老年吉卜力」的設想,只錄用50歲以上的員工。旁人聽了頓時驚慌失措。《幽靈公主》大獲成功,而吉卜力也成了老少皆宜的國民動畫品牌。與迪士尼的合作讓工作室的經營狀態日漸穩定。宮崎駿如約離開吉卜力,成立了新事務所「豚屋」,並將其用作版權管理事務所「二馬力」的畫室。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1998年1月,執導《側耳傾聽》的近籐喜文在47歲時英年早逝。當時吉卜力正在策劃他的第二部作品。近籐的離世是吉卜力的一大損失,也讓接班人問題重新回到起跑線。1998年9月至1999年2月,吉卜力舉辦了「動畫導演講座 東小金井塾II」,由宮崎駿擔任塾長。他親自在宣傳海報上寫下一行大字:「總能找到一個好苗子」。此次講座吸引了千餘名報名者。其中有13人脫穎而出,享受每週1次,每次5小時的講座。可惜他們之中並沒有吉卜力要找的接班人,自此以後,吉卜力再也沒有舉辦過類似的講座。其實早在1995年,他們就開辦過「動畫導演講座 東小金井塾I」,當時的塾長為高畑勳,只是那場講座也毫無斬獲。要找到一位能得到兩位大師認同的新人,簡直比登天還難。1999年1月,宮崎駿重回吉卜力,出任所長。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製作《千與千尋》時,曾有人提出讓宮崎駿與安籐雅司共同執導。後者在28歲那年一躍成為《幽靈公主》的作畫導演,實力過人。但最後,總導演還是由宮崎擔任,安籐繼續擔任作畫導演。當時宮崎駿懷著與製作《幽靈公主》時截然不同的態度,為年輕人提供機會,積極鼓勵年輕員工參與影片的製作工作。安籐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待——他沒有將主人公千尋刻畫成宮崎動畫中常見的「活力少女」,而將一個無比真實的「現代女孩」展現在觀眾面前。在影片的開頭,這一點表現得尤為明顯。誰知好景不長,宮崎在分鏡稿難產時故態復萌,把千尋畫成了他最為熟悉的「全力奔跑型」角色,與安籐的風格大相逕庭。在製作工作的後半程,兩人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到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地步。完成《千與千尋》後,安籐便離開吉卜力工作室,轉投今敏[2]旗下,參與了《東京教父》的製作。

宮崎駿在「2001年度電影旬報讀者選出的十大日本電影導演獲獎者訪談」中如此說道:

動畫界有許多導演,動畫行業的從業人員也沒有變少。可我就是看不到一張清晰的「臉」。在庵野秀明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庵野秀明的動畫好似「拆卸作業」。他在作品中大膽暴露了自己的缺點,卻也無比誠實。除了他,就沒有其他值得關注的新人了……今後入行的新導演們將會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難題。他們必須在文明、自我與青春不斷趨於歷史相對化的過程中,將眼光投向更遠的地方。與此同時,他們也要將那些深陷自我意識的陷阱、日漸孤立的工作人員擰成一股繩。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沒有如此堅定的意志,就做不出傑出的作品。如果作品只要夠「長」就行,那麼阿貓阿狗都能當導演了,但是沒有資質的人執導的長篇動畫電影絕對會辜負眾多工作人員傾注在這份異常辛苦的工作中的時間與精力。近來我愈發痛感,屬於我們的小時代已經結束了。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就是現代年輕人的寫照。吉卜力的年輕員工雖然置身於絕佳的工作環境,卻沒能發揮出自身的潛力。宮崎駿所說的這段話,也透著他對年輕人的焦躁與無奈。

在製作《千與千尋》的同時,吉卜力也在推進《哈爾的移動城堡》與《貓的報恩》的策劃案。起初,吉卜力從東映動畫請來年輕導演細田守執導《哈爾的移動城堡》。其實細田一直想與宮崎駿共事,還應聘過吉卜力。他誇口道:「我不在乎請我的是不是吉卜力,只是因為這是一個製作長篇電影的機會,所以我接了。」遺憾的是,這份策劃案在進入製作環節之前便停擺了。後來,細田的表現異常活躍(《夏日大作戰》(2009年)、《狼的孩子雨和雪》(2012年)),可見吉卜力並沒有看走眼,問題是:他真能與宮崎駿和平共處嗎?宮崎駿總在尋找有潛力的新人,希望挖到一個比自己更厲害的動畫人。但與此同時,他也認定「世上沒人能強過我」。這也許就是吉卜力遲遲培養不出接班人的根源所在。

2006年,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出任《地海戰記》的導演。他並沒有一線製作經驗,卻辭去了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的館長一職。《地海戰記》在業界的評價並不高,票房成績倒是繼承了吉卜力的招牌。然而,他的第二部作品《來自虞美人之坡》依然平淡無奇。觀眾們只能看著吉卜力塑造的角色在畫面上動來動去,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亮眼的特徵。宮崎吾朗稱,他並不是那種「作家性」很強的導演,寧可老老實實當個工薪族。吉卜力工作室雖然成功改善了動畫人的待遇,可留下來的都是些只會照章辦事、生產吉卜力牌動畫的流水線工人。

2014年5月的《文藝春秋》刊登了鈴木製片人的訪談。他說,庵野秀明一直有意製作《風之谷》的續集,卻遲遲沒有得到宮崎駿的首肯。直到去年,宮崎駿才忽然提了一句:「庵野來做倒是可以。」即便宮崎說的是玩笑話,這句話也非常耐人尋味。宮崎駿還請庵野為《起風了》的主角配音,天知道兩人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尋找接班人之路,也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1] 「COOL JAPAN」是日本為了將獨有的魅力文化傳播到海外而設立的一項政策,旨在將本國文化推銷到海外,同時推進產業發展,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動畫、漫畫等二次元產業。

[2] 今敏(1963—2010),動畫導演、漫畫家。作品特徵在於個性鮮明貼近你我的人物、角色精神層面的探討描寫、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曖昧關係等。代表作有《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