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今文學網 > 宮崎駿和他的世界 > CHAPTER1 創造者宮崎駿 04 邂逅德間康快成立吉卜力工作室 >

CHAPTER1 創造者宮崎駿 04 邂逅德間康快成立吉卜力工作室

作者 角田亮

宮崎駿首次執導的動畫電影《魯邦三世卡裡奧斯特羅之城》成為首部拿下動畫電影權威獎項——大籐信郎獎的商業電影,在業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卻是叫好不叫座。宮崎駿一邊醞釀下一部作品,一邊與高畑勳製作日美合作電影《小尼莫》(Little Nemo),並參與電視動畫《名偵探福爾摩斯》的籌備工作。這也是宮崎駿頗為鬱悶的一段時期。

當時,《宇宙戰艦大和號》在學生中一炮走紅,掀起了一股空前的動畫熱。而德間書店出版的動畫專業雜誌Animage正是幕後功臣。在Animage之前,日本並沒有聚焦於動畫的雜誌。這本雜誌的總編就是日後吉卜力工作室的製作人——鈴木敏夫。鈴木很是認可宮崎駿的創作才華,於是與他一同構思了一份動畫電影企劃案,提交到公司的會議上。這部作品名為《戰國魔城》,是一部以戰國時代為舞台的武打片,算是《幽靈公主》的原型。但這份企劃案被公司以「沒有原作」為由「槍斃」了。

眼見兩人消沉不已,鈴木的上司尾形英夫提議:既然上層說「沒有原作」的不行,那麼你們就弄個原作出來。尾形是特攝電視劇雜誌《電視園地》的總編。正是他將鈴木提拔為Animage的主編,並一手打造了這本雜誌。起初,宮崎駿並不贊成這種做法。他覺得,「為了拍動畫電影而畫漫畫,豈不是曲線救國嗎?」尾形與鈴木好容易說服了宮崎,於是漫畫版《風之谷》便在1982年2月號的Animage上開始了連載。尾形則四方奔走,把《風之谷》誇上了天,說它是超人氣漫畫作品,非常適合改編成電影。

此前,出版社角川書店以「要麼先看書再看片,要麼先看片再看書」為宣傳語,同時宣傳旗下的文庫本與電影,取得了顯著成效。德間書店也想如法炮製,走跨媒體路線不斷擴張。它收購了唱片公司MINORU PHON,將其改名為「德間Japan Communications」,重整《東京時報》(晚報),還接收了破產的電影公司「大映」。即便如此,漫畫版的《風之谷》只有一小部分核心漫畫讀者聽說過,將這樣一部知名度並不高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風險之大可想而知。就連德間旗下的電影公司「大映」都沒有將宮崎駿放在眼裡。畢竟此前的動畫電影不是「電視動畫的劇場版」(如《宇宙戰艦大和號》《機動戰士高達》《銀河鐵道999》),就是有著名漫畫原作撐腰的大作。

但社長德間康快膽識過人,在發行公司與推廣渠道都沒有著落的情況下毅然點頭,批准了「包括發行、宣傳費在內的4億日元製作費」和「10個月的製作時間」,讓他們製作一部110分鐘的電影。就在尾形驚訝不已的時候,德間吩咐他安排宮崎駿和自己共進午餐。後來,宮崎駿回憶了當時的一段小插曲:「社長見我的時候,他基本已經打定主意了。用餐時,他問我:『你是哪兒人啊?』我說:『我生在所澤。』結果社長來了一句,『我好像收買過所澤市長呢』。(笑)」(《週刊星期五》,2011年11月4日)。尾形卻記得,午餐會結束後,德間對他說了一句話:「那個叫宮崎的人挺精神的,眼睛尤其有神,你也得向人家學習學習。」德間極少對自己見過的人發表評論,所以這句話讓尾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德間對動畫電影並無興趣,只是在直覺的驅使下決定在宮崎駿身上賭一把。宮崎駿與德間康快的邂逅,揭開了宮崎駿動畫電影的輝煌篇章。

圖片來源:高品圖像

德間康快素有出版界幕後大佬之稱。他出生於大正十年(1921年),比宮崎駿足足大了20歲。從早稻田大學畢業後,他進入讀賣新聞社工作。後來升任《讀賣新聞》總裁的渡邊恆雄[1]與日本電視台會長氏家齊一郎都是他的同門師弟。後來,德間因工會運動被新聞社解雇,進入「真善美社」工作(這家出版社曾出版過有戰後文學金字塔之稱的埴谷雄高[2]的《死靈》以及安部公房[3]的作品),之後自立門戶,成立德間書店。起初,公司的主打產品是一本名為《朝日藝能》的週刊雜誌,其實力微不足道。德間書店的辦公室位於新橋的破舊大樓內,大熱天也沒有冷氣可吹,於是社長兼總編德間只得穿著短褲改稿。在勞資鬥爭中他鍛煉出了一副魄力十足的嗓子,眼神也異常犀利,被他嚇得瑟瑟發抖的部下不在少數。德間在政界與財經界也有眾多人脈,前首相田中角榮[4]就是他的好友。

德間的豪賭成功了。由從沒有製作、宣傳、發行過動畫電影的外行人德間書店牽頭製作的《風之谷》叫好又叫座,大獲成功。為了製作下一部作品《天空之城》,宮崎駿和同事們向多家動畫工作室尋求合作,卻沒有人願意接手。因為業界人士都知道,宮崎駿雖然能做出好作品,但跟著他做動畫太辛苦了。久而久之,宮崎駿等人便意識到,他們有必要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製作公司。《風之谷》雖然成功了,可沒人能保證下一部作品也能成功。經營動畫工作室的出版社更是史無前例。但德間不假思索地拍板了——吉卜力工作室就此誕生。在製作《紅豬》的時候,眾人又探討起建設工作室專屬辦公樓的問題。

宮崎:「無論是成立吉卜力工作室時,還是建設辦公樓時,我都是很猶豫的。因為當時正好是泡沫經濟最鼎盛的時候,地價特別昂貴。我心想,『在地價這麼貴的時候造房子不合適吧……』結果德間社長勸我說:『人生苦短,機不可失啊。』後來他還說了一句:『人生跟負重爬坡是一回事,反正銀行裡有的是錢。』說完還壞笑了幾聲。那一幕我至今記憶猶新。」(《週刊星期五》)

德間會不時地到吉卜力工作室露個面,卻從不會干涉製作人員。吉卜力同時推出《龍貓》與《螢火蟲之墓》時,曾碰到一個現在的動畫人很難想像的問題:因為這兩部作品一部提到了「鬼」,一部則與「墓」有關,主題略顯「陰暗」,嚇得發行公司連連搖頭。幸好德間社長親自出馬,才說動了發行公司,讓觀眾欣賞到這兩部影片。不過德間也有孩子氣的一面——他故意將自己牽頭製作的文學大作《俄羅斯國醉夢譚》[5]安排在《紅豬》上映的檔期,意圖與吉卜力一決高下,驚得鈴木敏夫瞠目結舌。當迪士尼公司提出要與德間集團合作,面向全世界發行《幽靈公主》時,德間更是表現出驚人的魄力。迪士尼方面認為兩小時的篇幅太長了,其中還有不少暴力畫面,便要求進行一定的剪輯,而德間堅決反對。想當年《風之谷》在北美發行時,片名被篡改成《風之戰士》,還被人自說自話地剪掉了很多鏡頭。德間之所以如此堅決,也是為了防止悲劇重演。在宮崎駿和同事們的眼中,德間的形象頓時偉岸起來。不過在《幽靈公主》取得票房成功之後,德間依然叫囂著「鈔票就是些沒用的紙片」。極具虛無主義色彩的他,究竟是如何看待吉卜力工作室的成功的呢?

當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的建設工作因政府的限制而遇阻時,德間毅然決定將數十億的建設經費與設施捐贈給三鷹市,幫助美術館成功落戶。

宮崎:「我認識的企業經營者很少,所以我起初還以為德間社長這樣的人到處都是。後來我接觸了很多大企業的高層,花了好多時間才意識到,德間社長才是稀有人種。」(《週刊星期五》)

後來,宮崎駿與人共同創作了《來自虞美人之坡》的劇本。據說片中「德丸理事長」的原型就是德間——德間曾擔任過逗子開成高中的理事長。他將商海賦予他的經驗知識運用到學校的經營管理上,成功地將學校拉回正軌,深受廣大師生的愛戴。

由於德間集團長期負債經營,不斷擴大事業規模,在2001年德間康快去世後,這座媒體帝國便轟然倒塌了。大映由角川書店接收,「德間Japan Communications」則被第一興商買走。吉卜力工作室於2005年脫離德間書店,成為獨立運營的公司,由宮崎駿出任董事。

如果宮崎駿沒有結識德間康快,恐怕就沒有我們熟悉的吉卜力工作室與宮崎駿動畫了。至少,宮崎駿的創作狀態會與現在大不相同。也許只有德間這般辦事果斷又高瞻遠矚的經營者,才能將宮崎駿的動畫世界呈現在觀眾面前。

[1] 渡邊恆雄(1926—),曾任《讀賣新聞》的總裁和主筆,在日本政壇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被稱為「一代政治記者」、「終身主筆」。他反對日本政治人物參拜靖國神社,致力於揭露日本的戰爭歷史。

[2] 埴谷雄高(1909—1997),小說家、文藝評論家,生於台灣新竹。在校期間受列寧著作影響,接受馬克思主義,並參加左翼農民運動。1946年開始發表長篇小說《死靈》,1949年後中斷,全書至今仍未完成。

[3] 安部公房(1924—1993),小說家、劇作家,生於東京,在中國瀋陽長大。1948年從東京大學畢業後,即從事文學創作活動。由於長期接受存在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西方現代派影響,所以他的作品往往具有特殊的場面、奇怪的情節、象徵的手法和深刻的寓意,力圖揭露社會的不合理性,並且探求解決問題的出路。

[4] 田中角榮(1918—1993),政治家,原眾議院議員,擔任第64、65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在任期間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因被指金權政治而下台。

[5] 《俄羅斯國醉夢譚》1992年上映,原作為井上靖的長篇小說。